第32章 平人絕穀

字數:2871   加入書籤

A+A-


    趣談《平人絕穀》
    小嶽: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啊!我是小嶽。
    老孫:我是老孫。
    小嶽:今天我跟老孫給大夥說段特別的相聲。
    老孫:哦?怎麽個特別法?
    小嶽:咱今天聊聊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黃帝內經》裏的《平人絕穀》。
    老孫:謔,那可是經典中的經典,就你能講明白?
    小嶽:您可別小瞧我,我最近研究得可透徹了,保證給您講得明明白白。
    老孫:行,那我就洗耳恭聽,這《平人絕穀》到底講啥?
    小嶽: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黃帝就問伯高說:“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
    老孫:眉頭緊皺,一臉茫然)這說的啥呀?我咋一句都聽不懂。
    小嶽:您別急,這是文言文,我給您翻譯翻譯。就是黃帝問,人七天不吃飯就死了,這是為啥呢?
    老孫:是這麽個問題啊,那伯高咋回答的?
    小嶽:伯高說:“臣請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榖三鬥五升,其中之榖,長留二鬥,水一鬥五升而滿,上焦泄氣,出其精微,栗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
    老孫:無奈地擺擺手)你這又開始念“天書”了,快給我解釋解釋。
    小嶽:意思就是胃周長一尺五寸,直徑五寸,長二尺六寸,彎彎曲曲的能裝三鬥五升的水穀。一般呢,裏頭常留二鬥食物,一鬥五升水就滿了。上焦把胃裏食物的精華輸送出去,又快又猛,像火箭發射似的;下焦就把剩下的往下送到各個腸道。
    老孫:好家夥,這胃還挺能裝。那小腸呢?
    小嶽: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榖二鬥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老孫:瞪大了眼睛)你能不能別老說文言文,我這腦袋跟不上。
    小嶽:笑著解釋)小腸周長二寸半,直徑八分又三分之一分,長三丈二尺,能裝二鬥四升食物,六升三合又三分之二合的水。您就想,這小腸彎彎曲曲的,像不像家裏的水管,還挺能存東西。
    老孫:驚歎)這小腸可真夠長的,三丈二尺,那回腸呢?
    小嶽:回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受榖一鬥,水七升半。回腸周長四寸,直徑一寸又三分之一寸,長二丈一尺,能裝一鬥食物,七升半水。
    老孫:這回腸比小腸短點,那最後還有個廣腸吧?
    小嶽:沒錯,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榖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廣腸周長八寸,直徑二寸又三分之二寸,長二尺八寸,能裝九升三合又八分之一合的食物。
    老孫:總結)這麽多數據,我都快暈了,那這些腸胃加起來能裝多少東西啊?
    小嶽:腸胃之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榖九鬥二升一合合之大半,這腸胃裝水穀的總數可不少。
    老孫:那跟人七天不吃飯就死有啥關係啊?
    小嶽:您別急啊,這就說到關鍵了。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髒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榖之精氣也。
    老孫:著急)你又開始了,快說大白話。
    小嶽:就是說正常人啊,胃裏滿的時候,腸裏就空;腸裏滿的時候,胃裏就空。這樣一虛一滿,氣就能在身體裏上下通暢,五髒就安穩,血脈也順,精神頭就好。人的精神,就是靠水穀的精氣養著。
    老孫:哦,原來是這樣,那和七天不吃飯有啥聯係呢?
    小嶽:故腸胃之中,當留榖二鬥,水一鬥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鬥五升,而留水榖盡矣!
    老孫:疑惑)這又啥意思?
    小嶽:正常人腸胃裏得留二鬥食物,一鬥五升水。每天大便兩次,一次二升半,一天就排五升。七天下來,五七三鬥五升,腸胃裏存的東西就排光了。
    老孫:所以人七天不吃飯就死,是因為腸胃裏沒東西了?
    小嶽:對啦,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榖、精氣、津液皆盡故也。就是說正常人七天不吃不喝,水穀產生的精氣和津液都沒了,人就撐不住啦。
    老孫:感慨)沒想到老祖宗幾千年前就把這事兒研究得這麽明白。
    小嶽:得意)那可不,所以咱得好好研究老祖宗的智慧。今天跟您聊了這《平人絕穀》,您是不是也覺得挺有意思?
    老孫:確實長見識了,以後還得多聽你講講這些老祖宗的學問。
    小嶽:笑著對觀眾)感謝大夥聽我們講這段相聲,希望大家都能對老祖宗的經典感興趣。
    老孫:拱手)咱們下次再見!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