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順逆肥瘦
字數:5051 加入書籤
靈樞順逆肥瘦之上篇
角色:
1. 小嶽:逗哏,對中醫知識一知半解,好奇心旺盛。
2. 老孫:捧哏,懂些中醫知識,耐心講解。
開場:
小嶽滿臉笑容,蹦蹦跳跳上台):“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好久不見啊!想死你們啦!”
老孫慢悠悠跟上,笑著拱手):“是有日子沒見大夥了,今兒給大家說段相聲。”
小嶽突然一拍大腿):“老孫,我最近可癡迷中醫了,看了好多中醫的書,感覺老厲害了!”
老孫挑挑眉,略帶懷疑):“喲,您還研究中醫了?那我考考您,知道《黃帝內經》裏的‘逆順肥瘦’嗎?”
小嶽撓撓頭,一臉懵):“這……這是說人胖瘦的事兒?減肥秘籍?”
老孫哭笑不得,拍了下小嶽肩膀):“您這差太遠了!這可是講針刺治療和人體氣血、形體關係的重要內容。”
原文講解:
老孫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原文是這麽說的,黃帝問於歧伯曰:‘餘聞針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子之道,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乎,將審察於物而生之乎?’”
小嶽皺著眉,努力聽):“老孫,您這說的啥呀,跟念咒語似的,給翻譯翻譯。”
老孫耐心解釋):“就是黃帝問岐伯,說我從您這兒學了好多針刺的道理,用起來效果特別好,再頑固的病都能治好。就問岐伯,您這知識是刻苦學習來的,還是觀察事物琢磨出來的。”
小嶽恍然大悟,誇張地說):“哦,原來是黃帝追星啊,追岐伯這大神醫!那岐伯咋回答的?”
老孫接著說):“歧伯對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也。’”
小嶽瞪大眼,擺擺手):“停停停,這更聽不懂了,又是天又是地的。”
老孫笑著比劃):“岐伯說,聖人定的針刺之道,得符合天地和人的規律,要有明確法則。就像工匠不能扔了尺寸去猜長短,丟了繩墨找平直,沒圓規畫不了圓,沒矩尺畫不了方。懂這些法則,就能了解自然,掌握逆順規律。”
小嶽撓撓頭,憨笑著):“這麽複雜呢,那跟咱平常人有啥關係啊?”
老孫繼續引入):“後麵黃帝就問啦,願聞自然奈何?就是問怎麽順應自然。岐伯回答,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堀決衛,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
小嶽摸著下巴,思考狀):“這我好像有點懂,是說放水和挖渠?跟人體有啥聯係?”
老孫詳細解釋):“岐伯是打比方,從深潭決堤放水,不費大力氣水就流盡;順著挖的渠道疏通,水就通了。這就像人體氣有滑有澀,血有清有濁,氣血運行有逆順,治病得順著這些特性來。”
小嶽誇張地豎起大拇指):“老孫,您太厲害了,這麽一講我好像有點明白了。那這和人胖瘦又有啥關係呢?”
引入肥瘦內容:
老孫接著說):“黃帝也問了,願聞人之白黑、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就是問不同膚色、胖瘦、年齡的人,針刺有沒有講究。”
小嶽眼睛一亮,來了興致):“對對對,我就好奇這個,快講講。”
老孫說道):“歧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而取與;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之數也。’”
小嶽皺著眉,努力理解):“這一大串,說的是胖人吧,我聽著像繞口令。”
老孫笑著解釋):“就是說壯年、身體壯實、氣血足、皮膚結實的胖人,要是生病了,針刺要刺得深,留針時間長。像那種肩膀寬、脖子粗、皮膚黑、嘴唇厚的胖人,血又黑又濁,氣運行慢,性格還貪,針刺更得深刺、久留針,多紮幾次。”
小嶽驚訝地張大嘴):“好家夥,這胖人還分這麽多種,那瘦人呢?”
老孫喝口水,接著講):“黃帝也問啦,刺瘦人奈何?歧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小嶽模仿瘦人樣子,瘦巴巴地):“我懂了,瘦人皮薄、肉少、血清氣滑,氣和血都容易損耗,所以針刺要淺,還得出針快。”
老孫點頭稱讚):“嘿,您還真聽明白了,看來您這中醫沒白學。”
靈樞順逆肥瘦之下篇
角色:
1. 小嶽:逗哏,對中醫知識充滿好奇,愛提問。
2. 老孫:捧哏,知識豐富,耐心解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開場:
小嶽再次活力滿滿上台):“觀眾朋友們,咱們接著聊中醫,上次說到胖瘦的人針刺有講究,還有別的嗎,老孫?”
老孫跟上,笑著說):“當然有啊,黃帝還問了刺常人奈何呢。”
小嶽疑惑):“常人?不胖不瘦的人唄,這還有說法?”
常人及壯士針刺講解:
老孫說道):“歧伯曰:‘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也。’就是說對於一般人,要看膚色黑白來調理。那些品行端正、性格敦厚的人,氣血調和,按常規刺法就行。”
小嶽點頭):“哦,這還挺簡單,那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壯士又咋刺?”
老孫接著講):“歧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
小嶽皺著眉想):“這意思是壯士分兩種?穩重的和活潑的?”
老孫笑著解釋):“對嘍,身體強壯、骨骼結實、關節靈活的壯士,如果性格穩重,氣行得慢、血混濁,針刺要深刺、久留針,多紮針;要是性格剛勁、好動,氣滑血清,就淺刺、快速出針。”
小嶽誇張地模仿穩重和活潑的壯士):“嘿,這中醫還把性格都考慮進去了,太神了。那嬰兒呢?嬰兒咋刺?”
嬰兒針刺及經脈走向講解:
老孫喝口水,潤潤嗓子):“黃帝也問啦,刺嬰兒奈何?歧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毫針淺刺而疾發針,日再可也。’嬰兒肌肉嫩、血少氣弱,用毫針淺刺,快速出針,一天紮兩次就行。”
小嶽驚訝):“嬰兒可太嬌嫩了,這針法得特別小心。對了,前麵還提到氣和血運行有逆順,這經脈到底咋走的?”
老孫認真地說):“歧伯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手三陰經從內髒走向手,手三陽經從手走向頭,足三陽經從頭部走向足部,足三陰經從足走向腹部。”
小嶽邊聽邊比劃,手忙腳亂):“這太複雜了,我這手腳都不夠用了。那黃帝沒再問點別的?”
老孫繼續道):“黃帝問了,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回答說,不然。夫衝脈者,五藏六府之海也;五藏六府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
小嶽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半張):“老孫,您這跟念緊箍咒似的,這衝脈到底咋回事啊,求您給講講人話!”
老孫耐心解釋):“簡單來說呢,衝脈可厲害了,被稱作‘五髒六腑之海’ ,就像咱們人體氣血的大倉庫,五髒六腑都得從它這兒拿‘補給’。它有一部分向上走,從喉嚨附近出來,把氣血散布到各個陽經,滋養全身的精華;向下的部分,連接到少陰腎經的大絡脈,從氣街這個地方出發,沿著大腿內側,進入膝蓋後麵,再往下走到內踝的後麵然後分開。還有一部分,和少陰經並行,把氣血散布到三陰經;前麵的分支,從腳背出來,往下走到腳趾,把氣血散布到各個絡脈,讓肌肉能得到溫養。”
小嶽驚歎):“原來不是少陰脈,是衝脈在搞怪,這衝脈在身體裏繞來繞去,作用這麽大呢!這中醫知識一環扣一環,太有意思了。”
結尾:
小嶽感慨):“老孫,聽您講完,我才知道中醫裏的‘逆順肥瘦’有這麽多學問,我得好好學。”
老孫語重心長):“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這隻是冰山一角,多學有益處。”
兩人一起鞠躬):“感謝大家收聽,咱們下次再聊!”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