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衛氣
字數:5595 加入書籤
趣談衛氣
角色
逗哏:小嶽
捧哏:老孫
小嶽:上台,拱手)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呐!我是小嶽,旁邊這位是我的老搭檔老孫。
老孫:跟上台,鞠躬)是嘞,又和大夥見麵了,今兒咱們說段不一樣的。
小嶽:眼睛放光,神秘兮兮)沒錯,老孫,你平常對中醫有沒有研究?
老孫:撓撓頭)中醫啊,就知道點兒皮毛,什麽望聞問切,調理身體啥的。
小嶽:一拍手)嘿,就知道皮毛可不行,中醫那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博大精深。今兒我就給你講講《黃帝內經·靈樞》裏的衛氣,這學問可深了去了。
老孫:一臉疑惑,皺起眉頭)衛氣?這是啥呀?聽起來怪神秘的。
小嶽: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先給你來段原文,黃帝曰:“五髒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穀而行化物者也。其氣內幹五髒,而外絡肢節。其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營氣。陰陽相隨,外內相貫,如環之無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竊之。”
老孫:瞪大了眼睛,連連擺手)停停停,你這說的啥呀,我一句都沒聽懂,你趕緊給我翻譯翻譯。
小嶽:得意地笑)就知道你得懵。黃帝這話的意思是,五髒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接受和消化食物,把食物轉化成營養的。這些髒腑產生的氣,對內滋養五髒,對外連接四肢關節。其中,那些浮在外麵,不沿著經絡走的氣,就是衛氣;在經絡裏運行的精氣,就是營氣。衛氣屬陽,營氣屬陰,它們相互跟隨,內外貫通,就像一個圓環,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循環往複,這其中的奧秘,誰能完全弄明白呢。
老孫: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哦,這麽回事啊,那這衛氣具體有啥用啊?
小嶽:豎起大拇指)問得好!衛氣的作用可大了去了,它就像咱們身體的小衛士。第一,能保衛肌表,防禦外邪入侵。比如說,天氣變冷了,別人都感冒了,你卻沒事,這可能就是你的衛氣在起作用,把那些想入侵的病菌都給擋在門外了。
老孫:好奇地湊過來)還有呢?
小嶽:第二,衛氣能溫煦髒腑,潤澤皮毛。就好比冬天的時候,有的人手腳冰涼,怎麽捂都不熱乎,這可能就是衛氣不足,沒辦法好好溫暖身體。而有的人皮膚光滑有光澤,那是衛氣把皮毛滋養得好。
老孫:摸摸自己的臉)那我這皮膚還不錯,是不是衛氣挺足啊?
小嶽:調侃道)您可拉倒吧,您那是天生麗質。衛氣還有第三個作用,司汗孔開合。天熱的時候,我們出汗散熱,這是衛氣讓汗孔打開;天冷了,汗孔關閉,防止熱量散失,這也是衛氣在指揮。
老孫: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這衛氣還挺厲害。那怎麽知道自己衛氣足不足呢?
小嶽:搖頭晃腦,裝模作樣)這就得看你有沒有這些症狀了。要是經常感冒,一吹風就著涼,那可能衛氣就有點弱;還有晚上睡覺容易出汗,這叫盜汗,也可能和衛氣不固有關。
老孫:緊張起來)哎呀,我有時候睡覺還真出汗,我這是不是衛氣不行啊?
小嶽:笑著安慰)您先別慌,也不一定。影響出汗的原因有很多,您要是不放心,找個中醫大夫把把脈,看看舌苔,就能知道個大概。
老孫:鬆了口氣)行,有空我還真得去看看。你剛才不是還說什麽標本虛實的嗎?那又是啥意思?
小嶽:來了興致,比劃著)這就又回到原文了,“然其分別陰陽,皆有標本虛實所離之處。能別陰陽十二經者,知病之所生;候虛實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意思就是說,陰陽經脈都有起點和終點,有氣血充盛和空虛的時候,還有相互會合、分離的地方。能分清陰陽十二經,就能知道病是從哪來的;能判斷出虛實,就能知道患病部位是在上還是在下。
老孫:迷糊地搖搖頭)太複雜了,我還是不太明白。
小嶽:耐心解釋)打個比方,你頭疼,大夫通過看你的症狀,再結合經絡知識,要是判斷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問題,而且是實證,那就可能是這條經絡上氣血太盛了,堵在那了,所以頭疼。要是虛證呢,可能就是這條經絡上氣血不足,不能滋養頭部,所以疼。
老孫:勉強理解)哦,好像有點懂了。那這和衛氣又有啥關係呢?
小嶽:繼續說道)衛氣和這些經絡氣血都有關係啊。衛氣運行正常,經絡氣血就通暢,身體就健康。要是衛氣出問題了,經絡氣血也會受影響,人就容易生病。
老孫:感歎)這中醫的學問太深奧了,感覺一時半會兒學不完。
小嶽:點頭讚同)那可不,中醫可是幾千年的智慧結晶。不過咱們今天就是簡單了解了解,有個印象就行。對了,還有氣街呢,我再給你講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孫:好奇)氣街?這又是什麽新名詞?
小嶽:念原文)“請言氣街,胸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
老孫:無奈地笑)又來了,又聽不懂了,快翻譯翻譯。
小嶽:笑著解釋)就是說人體的胸部、頭部、腹部和腿部的氣,都有各自通行的道路和輸注的地方。氣在頭部的,匯聚在腦;氣在胸部的,匯聚在胸膺和背部的背俞穴;氣在腹部的,匯聚在背部的背俞穴和肚臍左右動脈附近衝脈的穴位;氣在腿部的,匯聚在氣衝穴、承山穴和足踝上下的部位。
老孫:驚訝)這麽多講究啊,那知道這些有啥用呢?
小嶽:認真地說)用處可大了,大夫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就會根據氣街的理論,找到對應的穴位進行針灸或者推拿。比如說,頭疼就可能在頭部或者相關經絡的穴位上治療;肚子疼,就找腹部氣街對應的穴位。
老孫: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中醫的穴位就像一把把鑰匙,打開身體健康的大門。
小嶽:豎起大拇指)您這比喻還挺恰當。不過這些穴位的操作可不能隨便來,得找專業的大夫,不然弄錯了,不但治不好病,還可能出問題。
老孫:連忙點頭)這我知道,可不敢亂來。今天聽你這麽一講,我對中醫又多了不少了解。十二經之本又是怎樣見?
小嶽:我就給你講講《黃帝內經·靈樞》裏十二經之本,這學問可深了。簡單來說,“本”就像是樹根,是經氣的源頭。十二經之本就是十二經脈經氣起始、匯聚的關鍵部位,對人體可重要啦。
老孫:半信半疑)有多重要啊?你快給我詳細講講。
小嶽:來了興致,比劃著)先給你念一段《靈樞·衛氣》裏關於足太陽膀胱經的記載,“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絡命門,命門者,目也” 。意思就是,足太陽膀胱經的“本”,在足跟往上五寸的地方,這個位置對應穴位叫跗陽;“標”在兩絡命門,這裏的命門指的是眼睛,對應穴位是睛明。
老孫:瞪大了眼睛)等等,怎麽又冒出個“標”?這“本”和“標”有啥關係?
小嶽:耐心解釋)這“標”就像是樹梢,和“本”相對應 。“本”是經氣起始集中之處,多在四肢下端;“標”是經氣擴散到達的地方,多在頭麵、胸背這些部位。就像剛才說的足太陽膀胱經,經氣從足跟附近的“本”開始,向上運行,散布到眼睛這個“標”的位置。
老孫: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哦,有點明白了,那其他經脈的“本”和“標”也是這樣嗎?
小嶽:點頭)對嘍!比如足少陽膽經,“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 。它的“本”在足竅陰這個穴位附近,“標”在耳朵前麵,對應聽會穴。這說明足少陽膽經的經氣從足部起始,和耳朵的功能有著密切聯係。
老孫:好奇地湊過來)那要是膽經出問題了,會影響耳朵嗎?
小嶽:肯定地)當然啦!要是膽經氣血不暢,人可能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這些症狀。所以中醫有時候通過調理膽經上的穴位,就能治療耳朵的毛病。
老孫:感歎)這中醫太神奇了,小小穴位還能管這麽多事。那手經的“本”“標”又在哪呢?
小嶽:繼續說道)拿手太陰肺經來說,“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脈”。“本”就在寸口,也就是咱們平常把脈的地方,對應太淵穴;“標”在腋窩內側動脈處,對應中府穴。肺經經氣從寸口開始,散布到胸部。
老孫:摸摸手腕)原來把脈的地方這麽重要,是肺經的“本”啊。那知道這些“本”“標”位置,在治病的時候咋用呢?
小嶽:認真地說)用處可大啦!比如一個人頭疼,要是判斷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問題,大夫就可能在它的“本”部,也就是足跟附近的穴位上紮針或者推拿,來調節經氣,緩解頭疼。因為經氣是相通的,調節了“本”,就能影響到“標”。
老孫: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這就像牽一發而動全身。那十二經的“本”都是在四肢,“標”都在頭麵、胸背嗎?
小嶽:點頭)大體上是這樣,但也有細微差別。像足少陰腎經,“本”在內踝下上三寸中,對應交信、複溜穴;“標”在背俞與舌下兩脈,也就是腎俞和廉泉穴。腎經經氣從下肢起始,和腎髒、喉嚨等都有關係。
老孫:驚訝)連喉嚨都和腎經有關啊?這我可沒想到。
小嶽:笑著說)是啊,中醫講究整體觀念。腎經的經氣通過經絡係統,和身體各個部位都有聯係。所以有時候嗓子幹疼,從腎經入手調理,也能有效果。
老孫:豎起大拇指)這中醫的理論,環環相扣,太厲害了。不過這麽多經絡、穴位,誰能記得住啊?
小嶽:自信滿滿)這就有竅門啦!多了解、多學習,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而且大夫們經過長期學習和實踐,對這些都了如指掌,才能準確治病。
老孫:佩服)看來中醫大夫都不簡單啊。今天聽你這麽一講,我對十二經之本有了新認識。
小嶽:拱手)那就好,希望大夥也能多了解中醫知識,說不定以後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有幫助。
小嶽、老孫:一起鞠躬)謝謝大家,今天這段相聲就到這兒啦!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