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九針論
字數:4416 加入書籤
第一篇:九針的起源與數理對應
角色:
小嶽逗哏):對《黃帝內經》裏的《九針論》有研究,想把知識分享給觀眾。
老孫捧哏):配合小嶽,提出疑問,推動對話進行。
小嶽:搖頭晃腦,一本正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熟悉《黃帝內經》裏的《九針論》,說的就是我。”
老孫:笑著打斷)您可拉倒吧,就您還懂《九針論》?這《九針論》講的啥呀?
小嶽:得意地拍著胸脯)這您就問對人了,我最近可癡迷研究這個。《九針論》主要講的就是九針的原理,九針名字的由來,還有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等等,學問大著呢!
老孫:滿臉疑惑)那您先說說,這九針咋就產生了呢?
小嶽:清了清嗓子)黃帝就問岐伯這個問題啦,岐伯說“九針者,天地之大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 。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
老孫:攔住小嶽)打住打住,這一串說的啥呀?太拗口了。
小嶽:耐心解釋)就是說這九針是根據天地的大數來的,從一開始到九結束。第一針取法於天,第二針取法於地,第三針取法於人,以此類推。您看,這第一針取法於天,天是陽,五髒裏和天對應的是肺,肺在五髒六腑裏就像個大蓋子一樣,皮膚又和肺是一夥兒的,也是人體的陽。所以治療這方麵的病,就做了一種針,這針得頭大尖兒細,不能紮太深,就把體表的陽氣給通一通,把邪氣排出去。
老孫:瞪大眼)好家夥,這一根針還這麽多講究呢!那第二針呢?
小嶽:第二針取法於地。人身上和地對應的是啥呀?是肉!所以這針就得做成直直的,像個小竹筒一樣,尖兒得圓圓的,紮的時候不能傷到肉,要是把肉傷厲害了,那人體內的氣可就沒了。
老孫:撓撓頭)這聽著還挺有意思,那後麵幾針也都這麽對應著來的?
小嶽:那可不!就說第三針,取法於人,人能活著靠啥?血脈!所以這針身就得大,尖兒得圓,能用來按摩脈絡,還不能紮得太深,這樣就能讓氣血流通,把邪氣趕出去。
老孫:點頭)有點意思,您接著說。
小嶽:興致勃勃)第四針對應四時,八方來的風邪跑到經絡裏,容易得那種不好治的病。所以這針得像個小竹筒,尖兒還得鋒利,能用來泄熱、放放血,把那頑固的病給治好。
老孫:驚訝)這針還能放血呐?
小嶽:得意地笑)那可不,用處可大了。還有第五針對應五音,五音的五數在一和九中間,要是人體陰陽失調,寒熱一爭,就容易長癰膿。所以這針的尖兒就得像劍鋒一樣,能把癰膿給刺破排出來。
老孫:半信半疑)真有這麽神奇?
第二篇:九針的具體形製與病症對應
小嶽:接上回,繼續說道)上回咱們說到五針,這回接著講。第六針對應六律,六律能調陰陽四時,和人體十二經脈也配合。要是虛邪跑到經絡裏,就容易得那種突然發作的痹症。所以這針得尖得像馬尾毛一樣,又圓又銳,針身還得稍微大點兒,能治這種急性病。
老孫:連忙追問)那第七針呢?
小嶽:第七針對應七星,和人七竅相關。外邪跑到經脈裏,就容易得痛痹。這針就得尖得像蚊虻的嘴一樣,紮的時候得穩穩當當、慢慢進針,留針時間還得長點兒,這樣正氣能足起來,邪氣也能散出去,出針之後還得好好調養。
老孫:笑著說)這針還得講究紮的手法呢。
小嶽:那可不,第八針對應八風,和人的四肢八節有關。虛邪風傷到人的時候,容易藏在骨頭縫、腰脊關節這些地方,得那種深痹症。所以這針就得長,尖兒還得鋒利,能把藏得深的邪氣和遠的痹症給治好。
老孫:好奇)那第九針呢?
小嶽:第九針對應九野,和人體的關節、皮膚這些地方有關。要是邪氣太厲害,在身體裏流竄,就像風水一樣,水液在身體裏滯住,還過不去大關節。所以這針得尖得像個小棍兒,鋒稍微圓點兒,能把關節裏那些出不去的邪氣給弄出去。
老孫:驚歎)這九針還真是各有各的用處。
小嶽:黃帝也問了,這針的長短有沒有說法呀?岐伯就說了,第一針叫镵針,是照著巾針做的,離末端一寸半的地方,特別尖銳,有一寸六分長,主要治頭和身上的熱症。
老孫:接著問)那第二針呢?
小嶽:第二針叫圓針,照著絮針做的,針身像竹筒,尖兒像雞蛋一樣橢圓,也是一寸六分長,主要治肌肉間的氣病。
老孫:越聽越感興趣)後麵的呢?
小嶽:第三針叫鍉針,照著黍粟的尖兒做的,有三寸半長,能按脈,把邪氣給弄出去。第四針叫鋒針,也像絮針,針身圓直,尖兒鋒利,一寸六分長,能治癰熱,放放血。第五針叫鈹針,照著劍鋒做的,寬二分半,長四寸,能治大癰膿,把裏麵的膿血放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孫:忍不住說)這針的種類還真多。
小嶽:繼續介紹)第六針叫圓利針,照著犛針做的,尖兒稍微大點兒,針身反而小點兒,能紮得深,一寸六分長,主要治癰痹。第七針叫毫針,照著毫毛做的,一寸六分長,治經絡裏的寒熱痛痹。第八針叫長針,照著縫紉用的長針做的,有七寸長,能治那種邪氣藏得深、時間久的痹症。第九針叫大針,照著鋒針做的,鋒稍微圓點兒,長四寸,能治關節裏那些出不去的邪氣。
老孫:豎起大拇指)您這一講,還真明白了點兒。
第三篇:身形與九野的對應及其他知識
小嶽:接著說)這還沒完呢,黃帝又問了,這身形和九野是咋對應的呢?
老孫:好奇地問)是啊,咋對應?
小嶽:岐伯就說了,左足對應立春,日子是戊寅己醜;左脅對應春分,日子是乙卯;左手對應立夏,日子是戊辰己巳;膺喉首頭對應夏至,日子是丙午;右手對應立秋,日子是戊申己未;右脅對應秋分,日子是辛酉;右足對應立冬,日子是戊戌己亥;腰尻下竅對應冬至,日子是壬子;六腑膈下三髒對應中州。這裏麵還有大禁,就是太一所在的日子,還有那些戊己日。這些日子啊,得好好觀察八正的位置。要是身體上有癰腫,想治療,可不能在和癰腫對應的日子去刺破治療,這就叫天忌日。
老孫:驚訝)這裏麵還有這麽多忌諱呢!
小嶽:那可不。還有呢,人的身體和情誌不同,生病的地方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形樂誌苦,就是身體舒服心裏苦,病就容易生在脈上,得用灸刺來治;形苦誌樂,身體辛苦心裏高興,病就容易生在筋上,得用藥溫熨、導引的方法治;形樂誌樂,身體和心裏都高興,病就容易生在肉上,得用針石治;形苦誌苦,身體和心裏都苦,病就容易生在咽喉,得用甘藥治;形數驚恐,老是擔驚受怕的,筋脈不通,病就容易生在皮膚麻木不仁上,得用按摩和藥酒治。
老孫:感歎)這中醫講究還真多。
小嶽:五髒氣也各有特點,心主噫,就是愛歎氣;肺主咳,容易咳嗽;肝主語,說話方麵容易有問題;脾主吞,吃東西啥的可能會有異常;腎主欠,愛打哈欠。六腑氣也有表現,膽為怒,容易發怒;胃為氣逆噦,容易打嗝、胃氣上逆;大腸小腸為泄,容易拉肚子;膀胱不約為遺溺,管不住尿;下焦溢為水,容易水腫。
老孫:笑著說)您這一講,感覺人體還挺複雜。
小嶽:興致勃勃)還有五味呢,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鹹入腎,淡入胃。還有五並,精氣並到肝就容易憂愁,到心就高興,到肺就悲傷,到腎就恐懼,到脾就害怕。還有五惡,肝怕風,心怕熱,肺怕冷,腎怕燥,脾怕濕。
老孫:無奈地搖頭)您這說得我都快記不住了。
小嶽:笑著說)這《九針論》裏的知識啊,博大精深,咱今天也就是挑了點兒給您講講,要是真深入研究,那可得花不少功夫呢!
喜歡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請大家收藏:()嶽孫曰岐黃養生相聲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