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天

字數:5499   加入書籤

A+A-


    第2659天2018年10月22日,星期一)——你多高
    前幾天媽媽說要帶我去商場買新衣服,可是後來媽媽犯懶沒有去。
    所以衣服自然也沒買成,最後媽媽說還是從網上買衣服吧。
    媽媽很“擅長”上網買衣服,她的衣服絕大多數都是從網上買的。
    從網上買衣服的優勢很多,比如說款式多、選擇多、價格便宜、還不用跑去逛商場。
    尤其是這後麵兩條對於媽媽來說可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當然網購衣服也有一些缺點,比如說不能親身去試、不知道商家是否“靠譜兒”。
    但是媽媽有經驗呀,她會通過分析大量的“寶貝評價”去判斷這店是不是一個靠譜兒的店、這衣服的性價比高不高。
    而且現在快遞這麽方便,在網上退換貨都很方便,所以網購的缺點還是可以克服的。
    我被媽媽叫到電腦前麵去“挑衣服”,不一會兒就選定了要買的款式。
    顏色也很快決定了,可是在挑大小的時候卻出了點兒小問題。
    因為不同產地、不同品牌、不同款式的衣服在“編碼”時采用的標準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實體店買衣服必須要穿上試試才知道合不合適。
    而在網上買衣服就必須要用自己的身高、體重、胸圍、臀圍、臂長等等等等這些“數據”去“套”編碼標準,才能知道自己該買什麽號碼的。
    可是,媽媽在幫我確定要買多大號的衣服時,居然發現自己並不知道我的身高體重!
    媽媽隻好問我:“東東,你現在多高呀?”
    我都被媽媽給問愣了,媽媽怎麽會不知道我的身高呢?!
    我“反應”了半天才回答媽媽:“一米三五。”
    我的身高已經快到一米四了,等過了一米四,好多景區就該按成人收“全價票”了。
    要是再過一陣兒長到了一米五,那坐火車都不能買“兒童票”了呢!
    我扭頭看爸爸,發現爸爸在一邊也是“目瞪口呆”,爸爸也沒想到媽媽會不知道我的身高。
    接下來媽媽又問我:“那你多重?”
    這個我可知道,我每天早上都要“踩秤”稱體重,今天早上我剛稱的結果是74斤。
    我回答完媽媽的問題,媽媽終於幫我買完了衣服,過幾天我就有新衣服穿嘍!
    這時候我又看了看爸爸,發現爸爸已經是“滿臉黑線”了。
    他對於媽媽沒能隨時掌握我成長方麵的“一手資料”,還是非常不滿的!
    不過我心想,既然媽媽不知道我的身高體重,那我就自己隨時關注這些信息好了,而且還要把它們記清楚。
    這樣以後媽媽再幫我買衣服可就方便多嘍!
    第2660天2018年10月23日,星期二)——小蝌蚪找媽媽
    今天我在讀《小蝌蚪找媽媽》的課文,媽媽湊過來說要給我“輔導輔導”。
    其實這篇課文我已經讀得挺熟的了,可是“盛情難卻”,既然媽媽這麽熱心,我還是很開心地請媽媽坐過來,聽媽媽“輔導”。
    媽媽說,讀課文必須要“有感情”,這樣才有“味道”,然後媽媽還主動提出要給我“示範”一下。
    媽媽帶著很濃厚的感情色彩開始讀起了這篇《小蝌蚪找媽媽》。
    我覺得媽媽剛才說的確實有道理,在媽媽“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我確實體會到了不同以往的“味道”,比自己平平淡淡的讀法好聽多了!
    媽媽真棒,我覺得媽媽讀得跟老師一樣精彩呢!
    可是媽媽讀著讀著就“變了味兒”,媽媽讀道——小蝌蚪繼續找啊找啊,看見了長頸鹿!
    小蝌蚪遊向長頸鹿,激動地叫著:“媽媽媽媽,我的好媽媽!”
    長頸鹿對小蝌蚪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生活在陸地上,你們是怎麽看見我的?!”
    什麽?長頸鹿?!
    《小蝌蚪找媽媽》裏哪兒來的“長頸鹿”呀!!
    我馬上大叫著打斷了媽媽:“媽媽!您讀什麽呢?!這是您編的吧!”
    媽媽笑著“狡辯”:“讀課文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呀,不光要會讀,還要有‘創新能力’。不但要讀懂課文,還要能講出故事!”
    媽媽果然是在跟我“逗悶子”呢!
    不過我可不缺“創造力”,我最喜歡“天馬行空”地“搞創新”了!
    我馬上接著媽媽剛才的“故事”繼續講了下去——小蝌蚪繼續找啊找啊,看見了一隻飛鳥!
    小蝌蚪遊向飛鳥,激動地叫著:“媽媽媽媽,我的好媽媽!”
    飛鳥對小蝌蚪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生活在天空中,你們是怎麽看見我的?!”
    說完飛鳥就把小蝌蚪給叼走當成美餐了!
    哈哈哈哈,我“續”的故事把媽媽都給逗笑了。
    看來我比媽媽更有“創造力”!
    第2661天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忘帶東西活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去學校,在學校門口看到一個高年級的小姐姐。
    她滿臉愁容,還噘著嘴,看起來特別不高興的樣子。
    旁邊另一個小姐姐應該是她的同學,問她怎麽了。
    她很不開心地說:“我忘帶美術作業了,我媽媽不管我,還說我‘活該’!”
    哦!原來小姐姐是忘帶東西了呀!
    我經常在學校門口看見有因為忘帶東西而悶悶不樂的學生。
    一般都是忘帶作業、忘帶課本、忘帶學習用具、忘帶興趣班用具,或者忘穿校服、忘係紅領巾之類的。
    如果是低年級的學生有時候甚至還會急得大哭大鬧呢!
    我自己也忘帶過東西,還好學校離家近,有時候我會“求”老師告訴爸爸,然後爸爸再通知爺爺奶奶給送到學校去。
    可並不是所有學生都住得離學校近呀,也並不是所有學生家裏都有人隨時可以給往學校送東西呀。
    所以多數情況下要是忘帶東西就會非常耽誤事。
    爸爸也看見了剛才那一幕,他打算借這個機會“教育”一下我:
    “東東你看,上學忘帶東西很‘可怕’吧,那個小姐姐肯定會被老師批評,其它她媽媽說得對,忘帶東西就是‘活該’!”
    可是爸爸話音剛落,就好像是突然想起了點兒什麽,然後就“驚歎”起來:
    “哎呀!我忘帶吉他了!今天下班還得去上吉他課呢!!”
    我實在控製不住自己,“不厚道”地笑出了聲。
    爸爸這次“教育”算是徹底失敗了,剛說完“忘帶東西活該”,就發現自己也忘帶東西了……
    爸爸說得對,忘帶東西就是“活該”!
    第2662天2018年10月25日,星期四)——吉他做舊
    媽媽闖禍了!
    今晚爸爸練琴的時候,不經意間發現了一件“大事兒”——
    他的吉他底部裂開了一個口子!
    這下爸爸著急了,爸爸非常愛惜他的樂器,而樂器又通常比較“脆弱”。
    尤其是木吉他這種樂器,太幹燥不行、太潮濕不行、又怕壓、又怕碰。
    爸爸平時簡直都不知道該怎麽保護他的吉他了,結果現在居然給摔裂了!
    爸爸馬上想到,前幾天在姥姥家的時候,爸爸把吉他放在窗台上,媽媽路過的時候不小心給它碰倒了。
    吉他直接摔到了地麵上,就是底部著地,現在琴底的這個傷肯定就是當時留下的!
    爸爸拿著吉他去找媽媽“問罪”,而媽媽也不推諉,馬上承認下來,而且主動提出要“賠”給爸爸一把新吉他。
    媽媽態度這麽積極,爸爸反而沒法再跟媽媽“計較”了,隻好作罷,繼續練琴去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看見爸爸發了一條朋友圈,貼了吉他裂口的照片,配的文字是——
    “感謝愛妃幫朕的吉他做舊,顯得它更有味道了,也顯得朕更滄桑了!”
    “朕”就是爸爸,他老說自己是“皇上”,所以總以“朕”自稱。
    “做舊”就是故意想辦法把吉他搞得跟舊的一樣。
    爸爸說有一些“腦殘”的樂手專門喜歡用看上去舊舊的樂器,覺得那樣顯得“酷”,有“滄桑感”。
    不過爸爸可不喜歡用“舊樂器”,我知道,爸爸這麽說,完全是為了讓媽媽“寬心”。
    爸爸哪能真的讓媽媽“賠琴”呢……
    所以他隻好“委屈”一下自己,先湊合用“做舊”的吉他好了!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