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天
字數:5434 加入書籤
第2765天2019年2月5日,星期二)——交換紅包
現在過年有一項特別“緊張刺激”的活動,幾乎所有人都喜歡。
它使人們都如同得了“強迫症”一般隨時要把手機帶在身邊,而且還得經常盯著微信,一有點兒“風吹草動”馬上“風聲鶴唳”地查看新消息。
我知道這是在“搶紅包”呢。
不得不說,有了微信以後,就連傳統民俗都在被逐漸改變。
以前過年都是長輩給晚輩發紅包,而且一定是長輩非常鄭重地挨個兒分發、晚輩充滿期待而又秩序井然地排隊領,紅包的金額也往往是相同的。
現在從微信群裏發紅包,誰都能發、誰都能領,想拿紅包得靠“拚手速”、“拚網速”,誰“搶”著算誰的。
紅包來了絕不能客氣,下手晚了就沒有了,而且能搶到多少也完全看運氣。
看著爺爺奶奶一人抱個手機在那兒大呼小叫地“搶紅包”,還時不時互相提醒“哪個群裏又發紅包了”,我也覺得“手癢”,提出要幫他們搶。
爺爺奶奶也願意請我幫忙,因為我的“手氣”總是不錯,總能搶到大紅包。
不過媽媽就從來不搶紅包,她說搶到紅包會“透支運氣”。
搶幾個紅包畢竟又發不了大財,她寧可在重要的事情上獲得更多好運。
而爸爸好像更多地在“發紅包”,我從昨天就看見爸爸在各種群裏發紅包。
家人群、朋友群、工作群,他說哪個群也不能落下,畢竟“所有感情都是需要經營的”。
我問爸爸:“那就光是您給他們發嗎?就沒人給您發嗎?”
爸爸說:“當然不是了,發紅包就是大家都要搶、大家也都要發,其實你搶了紅包還是要再發出去、你發出去的其實也就是你剛搶來的。”
“其實這跟傳統的‘線下紅包’是一樣的,比如咱們去給別人拜年,爸爸媽媽要給別人家的小孩兒發紅包,而人家也會給你發紅包。”
“其實節日紅包就是‘互相交換’。”
我一想還真是,今年我也收著不少紅包,尤其爺爺奶奶又給我包了一個“大紅包”,還有姥姥姥爺也給我準備了紅包。
我昨晚睡覺就枕上了這兩份“壓歲錢”,不過今天我就又把收到的所有紅包都交給爸爸媽媽了。
在壓歲錢這個問題上,我是很懂事的,比爸爸小時候強很多。
我非常明白“壓歲錢其實是各家‘互相交換’”這個道理,所以從來都不“貪財”,每年都主動把壓歲錢交給爸爸媽媽。
而爸爸小時候就不一樣了,奶奶說爸爸小時候收了壓歲錢就舍不得“撒手”,每年春節都因為“上繳壓歲錢”的問題跟爺爺奶奶吵一架,真不聽話!
正因為每年的壓歲錢都要“原封不動”地交給爸爸媽媽,我隻不過是個暫時經手的“過路財神”,所以對於到底收到了多少壓歲錢我也“完全無感”。
那隻不過是個“交換紅包”的儀式罷了,營造點兒節日氣氛,圖個大家開心。
真正讓我感到開心的是,爸爸說因為我春節表現得這麽好,所以他決定給我的“零花錢額度”裏加上五十塊。
這在平時可是要攢上十個星期呢,對於我來說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呀!
第2766天2019年2月6日,星期三)——走遍中國
今天是大年初二,剛剛進入“豬年”,我當然有很多“期待”。
不過眼下更讓我期待的是一件即將發生的事情,那就是今天我又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旅途啦!
在剛剛結束的狗年裏,我的旅行次數達到了十一次。
分別是一月雲南、二月長沙、三月平遙、四月成都、五月蘭州、五月天津、六月石家莊、六月呼和浩特、九月煙台、十月青海、十二月蘇州。
這個旅行頻率還是很高的,幾乎月均一次了。
其實要不是因為爸爸在長達四個月的“暑期旺季”裏不能請假,那這個次數肯定還會增加呢。
這一年,山南海北的,我看遍了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戈壁草原、園林古刹。
感受過西北的粗獷、江南的靈秀、成都的柔情、晉中的古樸、雲南的熱帶風情。
我充分體驗到了中國地理疆域的幅員遼闊和文化底蘊的悠久深厚。
新的一年,旅行當然還要繼續。
爸爸說在從今天開始的“貴州之旅”當中,我將會體驗苗寨風情、觀賞宏偉的“黃果樹大瀑布”、並且遊覽貴州省會“林城”貴陽。
貴州是個少數民族非常豐富的地方,黃果樹大瀑布更是世界聞名,尤其爸爸說貴州有特別多極具風味的特色美食。
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走一走、看一看、嚐一嚐啦!
當然還有每次旅行必不可少的“禮物”環節,這也是每次都能吸引我期待旅程的重要因素之一,爸爸是每次都不會讓我失望的!
我早知道爸爸有一個“走扁中國”的理想,他要讓自己的足跡踏遍中國所有34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現在他這個願望正在穩步實現,這次去完貴州、月底再去過海南,他就隻剩下新疆、西藏、港澳台這幾個地方沒去過了。
隻要爸爸繼續加油,不出兩年他就真的要“走遍中國”了!
其實爸爸基本上每次旅行都會帶上我和媽媽,所以說如果爸爸的理想實現了,那我也就跟著他一起“走遍中國”了。
而且我還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去過一些爸爸都沒去過的地方呢,在旅行經曆上我一定能比爸爸更“厲害”!
我祝願爸爸今年能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金錢來實現一次接一次的旅行。
希望他早日實現理想,“走遍中國”!
第2767天2019年2月7日,星期四)——苗蠱
這兩天我和爸爸媽媽在一個叫“西江千戶苗寨”的地方。
這個地方可美了,鬱鬱蔥蔥的大山上沿山坡坐落著一大片村寨,那是苗族的山寨,建築風格很獨特。
跟我在北方或者江南看到的建築都不一樣,充滿了民族風情。
這裏街上的景象也很新鮮,村民穿著走起路來嘩嘩作響的苗族服裝,滿身都是亮閃閃的銀飾。
店鋪裏售賣的是具有豐富民族氣息的特產和工藝品,它們仿佛在講述苗族古老的故事。
飯館和小吃店裏的食物我連見都沒見過,不但名字奇特,而且味道也與眾不同。
苗寨的美尤其到了晚上就更加出眾,當夜幕降臨,滿山坡的民居和店鋪都點亮燈火。
再加上春節煙花的呼應,從對麵山頂的觀景台看過去,滿眼璀璨,異彩紛呈。
爸爸說貴州是一個少數民族眾多的地方,來苗寨就是專門為了體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風情。
不過在如此美景當中,我卻總有點兒“惴惴不安”,因為我還在一直擔心媽媽昨天提到的“苗蠱”呢!
昨天在貴陽北站候車準備來苗寨的時候,媽媽很“鄭重”地提醒我:
“咱們馬上就要去苗族人的‘地盤兒’了,到那兒以後你一定要‘規規矩矩’的,不能跟人爭吵,要特別講禮貌,不然苗族人可是會給你‘下蠱’的!”
我好奇地問:“‘下蠱’是什麽?”
媽媽解釋道:“苗族有一項特殊的技能,就是會馴養一些特別的蟲子,做成‘蠱’。”
“如果他們想對付自己的仇人,就會想辦法把‘蠱’放在對方身上,然後就可以通過‘蠱’來控製或者消滅對方了!”
媽媽講得這麽“玄乎”,我都聽傻了,一連問了幾遍“是真的嗎”。
在得到媽媽肯定的答複之後還不敢相信,又去向爸爸“求證”。
結果爸爸對此“不置可否”,沒有給出正麵回答,隻說“苗族確實有關於‘蠱’的傳說”。
這下我可把這個“苗蠱”給記清楚了,在苗寨這段時間真的是一直都乖乖的,特別講禮貌。
飯館老板娘給我棒棒糖、酒店前台阿姨送我小禮物,我都特別主動地道了謝,人家都誇我是“可愛的小姑娘”。
今天要離開苗寨去貴陽了,我還對媽媽講的“下蠱”心有餘悸呢,小心翼翼地問媽媽:“媽媽,您在苗寨看見‘下蠱’的了嗎?我這兩天乖不乖?”
爸爸都讓我給逗笑了,安慰我:“爸爸不是說了嗎,‘苗蠱’隻是個傳說而已啊,咱們去的是人來人往的旅遊景區,哪來的‘下蠱’呀?!”
聽爸爸這麽說,我才放了心。
爸爸又說:“不過就算沒有人‘下蠱’,你也應該隨時都講禮貌、一直都乖乖的呀。”
我趕緊點了點頭。
可這時媽媽卻“反駁”爸爸——
“誰說沒有‘下蠱’的,要是我能遇上會‘下蠱’的高人,一定好好跟他學學,回來給我下個‘聽話蠱’,省得老不聽話,讓我操心!”
我:“…………”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