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天
字數:5317 加入書籤
第3605天2021年5月25日,星期二)——摸魚
今天爸爸下班回家,帶回來好多歌譜,他說他上班的時候從“曲譜網”上找到好多鄭智化的歌。
爸爸最喜歡鄭智化的歌了,就下載並且打印了好多,準備周末的時候用薩克斯來演奏。
哈,我馬上就反應過來——爸爸上班“摸魚”了!
“摸魚”是個新詞兒,上周爸爸帶我開車去姥姥家,正好從廣播裏聽到了關於“摸魚”的話題討論,於是我就知道了“摸魚”的意思。
在該幹正事兒的時間“開小差兒”、偷懶兒、做其它不相關的事兒都屬於“摸魚”。
按理說“摸魚”是不對的,但是電台節目裏說據調查統計幾乎所有人“上班族”都有過上班“摸魚”的經曆。
而且有些人“摸魚”的頻率還很高、時間還很長。
就比如爸爸今天上班時間又是找歌譜、又是打印歌譜,肯定占用了好多幹正事兒的時間,這就是一次十分嚴重的“摸魚”行為。
說起來也能理解,畢竟每天上班時間有八九個小時甚至更長,誰也做不到連續這麽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
上學還得每四十五分鍾有個課間休息呢,上班的時候需要偶爾放鬆一下也很正常。
不過有些人上著班每隔幾分鍾就要看看手機,甚至一天好幾次跑到廁所去“帶薪拉屎”,那就屬於“開小差兒”了。
我覺得那些人也就是沒有老師管著他們,要是讓他們到課堂上“摸魚”試試,早讓老師抓出來了!
跟爸爸比起來我就乖多了,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不“摸魚”。
要是上課“摸魚”就算老師不管也會影響自己的學習效果,所以說這個“魚”可不敢隨便亂“摸”!
而且我還要勸勸爸爸,以後上班的時候也盡量少“摸魚”。
爸爸過生日老板還專門送了蛋糕給他呢,他怎麽還好意思上班“摸魚”?!
第3606天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爸爸懷舊東東遭殃
今天中午爸爸去公園散步的時候,邊走邊翻看以前發的朋友圈。
爸爸是從2013年開始發朋友圈的,那是八年前。
那時候我還小呢,才兩歲,爸爸也還年輕呢,才三十出頭,現在回過頭去看,跟現在的差別都好大呀!
爸爸翻了半天朋友圈,總結出當時生活的幾個特點。
一是那時候他的工作狀態是真忙,好像天天都在加班,而且經常還要通宵,爸爸總在朋友圈裏喊累,表達“忙到崩潰”的心情。
二是那時候爸爸似乎是個“酒鬼”,幾乎每天都發喝酒的照片,白酒啤酒黃酒,總是喝不完的酒。
三是那時候我好小、好萌、好漂亮,無論是藝術照或是生活照,別管是吃還是玩,都特別可愛,跟現在天天讓爸爸媽媽操心的形象可真是“天差地別”。
時間過去八年,現在爸爸的工作沒那麽忙了,不用天天加班了,酒也喝得少了,生活重心轉向了家庭。
而我長大了,長胖了,需要麵對的事情多了、壓力大了,也讓爸爸媽媽越來越操心。
爸爸今天真是大大地“懷舊”了一番,還把好多我小時候的照片發到了群裏。
媽媽感慨“我還是小時候好玩兒”,甚至都跟爸爸開玩笑說“要不再生一個得了”,當然媽媽是開玩笑的。
不過爸爸越是看著我以前的照片覺得可愛,就越是對我現在的樣子“不滿”,最後“忍無可忍”幹脆在群裏直接我,向我提出要求:“趕緊減肥!”
唉,這真是——爸爸懷舊,東東遭殃!!
第3607天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看人下菜碟
最近媽媽打車開始用“滴滴”上麵的“青菜拚車”,據說拚成了可以優惠,媽媽拚了幾次感覺很不錯。
不過今天媽媽跟爸爸嘀咕,說覺得好像計費有點兒問題,有的訂單優惠價並沒有生效,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兒。
媽媽說下回要是價格再不對,她就要找滴滴投訴了。
爸爸對此好像很有研究,他說這一定又是電商平台的“大數據殺熟”。
他還說現在好多電商平台都開始搞這種“套路”,特別缺德。
我和媽媽都不理解什麽叫“大數據殺熟”,爸爸就給我們舉了個例子。
比如有時候兩個人同時在平台上打車,從相同的出發地到相同的目的地,選擇的車型也相同。
可是平台給兩個人計算出來的費用卻不一樣,而且差別還挺大。
這是因為平台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知道了其中一個人是新客戶,而另一個是老客戶。
平台為了“拉攏”新客戶,於是就給新客戶推送了更高的優惠,所以兩個人的費用就有區別了。
但是我覺得這樣對老客戶就特別不公平啊,明明人家老客戶對平台的貢獻值更高,理應得到優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商家卻反而要向老客戶收取更高的費用,把優惠推給新客戶,這不是“喜新厭舊”嘛!
再比如有時候兩個人同時在平台上訂酒店、訂機票,一個人用價格高的蘋果手機,另一個人用價格便宜的安卓機。
結果同酒店同房型、同航班同艙位,用蘋果手機的人看到的價格就高,用安卓機的人看到的價格就低。
這也是平台利用“大數據分析”的結果推斷出一個人可能富一些,而另一個人可能窮一些。
給富人推個高價格也不會影響“成單”,但給窮人就得推個相對低一些的價格免得人家不買了,所以兩個人看到的價格就又不一樣了。
這同樣不合理呀,別管窮人富人都是平等的客人,同樣的商品、同樣的服務,憑什麽富人就得比窮人多花錢呀,難道要“劫富濟貧”嘛?!
現在我明白了,爸爸說的這個“大數據殺熟”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看人下菜碟”。
先了解清楚客戶的各方麵情況,再去分析客戶有可能的行為習慣,然後進行“區別對待”,說實話平台這麽幹可真是不太“地道”!
所以我支持媽媽去投訴平台,為了不讓更多的人“被坑”。
大家應該一起抵製這種“看人下菜碟”的行為!
第3608天2021年5月28日,星期五)——東東的手藝
今天我從書包裏拿出來一個沙包,興衝衝地來向爸爸展示。
爸爸正要批評我“怎麽能帶玩具去學校”,我搶先解釋說“這是勞技課的作業”,這可真是讓爸爸大吃一驚。
爸爸拿過沙包仔細“研究”了一番,這是個三角沙包,四個麵很均勻,形狀很規整,針腳很細密。
我這手藝真是緊追奶奶了呀,難怪爸爸一開始誤以為是我把奶奶做的沙包拿去學校了呢!
說起沙包來爸爸可是非常熟悉並且十分親切的。
爸爸小時候孩子們都沒什麽正經玩具,於是沙包這種製作簡單但可玩性又極強的“簡易玩具”就得到了廣泛應用。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甚至多個沙包,基本上全是媽媽做的,在沒有手機的年代,沙包可是孩子們每天必玩的東西。
不過爸爸還是將信將疑:“這是你上勞技課做的?”
我語氣十分肯定:“是呀!怎麽了?”
“你們現在勞技課都學做這麽‘高級’的東西了?!”
“對呀!”
“那男生也得做沙包嗎?”
“當然了,這個是作業,每個人都得完成的!”
也是,現在普遍“陰盛陽衰”,別說縫扣子做沙包了,有的男生連織毛衣都會!
爸爸繼續追問:“那是不是你也能自己縫扣子了?”
“縫扣子我早就會了!”
真厲害,爸爸到現在都不會自己縫扣子呢,爸爸十分慚愧,真心地“反省”了十秒鍾。
說起來爸爸覺得現在的教育已經比以前進步多了。
爸爸上學那會兒學校就光教學習,學生從學校出來除了考試什麽也不會,以致於爸爸和他的好多同齡人完全沒掌握縫扣子這類基本的生活技能。
現在就不一樣了,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以外還能學會縫扣子甚至做沙包,爸爸覺得這些生活技能的重要性一點兒也不低於書本上的知識。
最後爸爸讓我退後幾步,說是要跟我玩一下這個沙包。
可是我剛轉過身去爸爸就把沙包“砸”在了我後背上,還開心地大笑著稱讚道:“嗯!你做的這沙包質量不錯!!”
我是真沒想到,爸爸居然會用“偷襲”的方式來檢驗沙包的質量,簡直讓人“防不勝防”。
他實在是太壞了!!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