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天

字數:5248   加入書籤

A+A-


    第3769天2021年11月5日,星期五)——又見霧霾
    最近天氣特別不好,霧霾天兒又來了,從早到晚天上都是灰蒙蒙的。
    看天氣預報都達到“中度汙染”了,而且還有“黃色預警”,後麵空氣質量可能會更差。
    其實這幾年北京的空氣質量是越來越好了,以前的霧霾天兒也不再多見,藍天越來越多,前一陣兒還幾乎天天都是好天氣呢。
    這兩天連續霧霾,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上幼兒園那幾年,那會兒正是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大白天都看不清幾十米以外的東西,空氣裏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
    人們不戴口罩都不敢出門,這一點跟現在倒是有些相像。
    我就是那時候知道了什麽叫“霧霾”,也是那時候第一次有了戴口罩的經曆。
    不過“重度汙染”的時候不用上幼兒入園,倒算是我對霧霾唯一的“好印象”。
    聽爸爸說,其實冬天出現霧霾倒是一種正常現象。
    因為冬天每到夜間地表氣溫下降很快,而天空中的空氣降溫相對慢,形成了“逆溫”現象,上下層空氣流通困難,無助於汙染物的擴散,因此也就容易產生霧霾。
    另外冬季天冷,汽車燃料燃燒不充分,也容易產生汙染物。
    當然更主要的因素是冬天燒煤供暖會產生大量的空氣汙染,所以說人為產生的空氣汙染其實是冬季多發霧霾的決定性原因。
    爸爸看過天氣預報之後說霧霾天氣恐怕還要再持續一段時間。
    因為這周末就“立冬”了,而且周末還有可能會降雪,所以寒冷天氣會越來越突出,空氣汙染自然也會繼續發生。
    不過爸爸又說現在國家已經在下大力氣治理空氣汙染了,甚至寧可供電受到些許影響也不願意再發展煤電行業。
    而且新能源電動汽車也越來越普及,所以說霧霾天兒的消失也就指日可待啦!
    我是真的希望霧霾天兒越來越少,最好是永遠也不要出現才最好呢!
    第3770天2021年11月6日,星期六)——狗腿子
    今天媽媽說,大橘真是個“狗腿子”。
    雖然大橘有過長期的“野外生存”經驗,經過風雨、見過世麵,但是自從到了姥姥家,它還是顯得十分膽小。
    主要表現一是大橘不太“合群”,很少跟其它貓咪們玩耍打鬧。
    它總是自己默默地找個角落“貓起來”,一有人靠近就開始緊張起來。
    二是大橘特別“黏人”。
    如果自己熟悉信任的人在旁邊,它肯定會“貼”上去,用腦袋去蹭人家的手,“求撫摸”,而且是不能停的那種。
    要說起來“不合群”和“黏人”應該是相互對立的兩種表現呀,可大橘怎麽會同時具備這兩種行為習慣呢?
    據媽媽分析,雖然大橘已經正式被姥姥收養了,但是它顯然還十分缺乏安全感,所以會對周邊環境總是保持警惕感。
    但它又擔心自己再次遭遇被遺棄的命運,再加上之前太缺乏被人愛撫和與人親近的互動,所以它又經常要“刷一刷存在感”,主動找人“黏糊”一下。
    所以它才會這麽“黏人”。
    當然大橘最喜歡找姥姥耍賴,因為以前流浪的時候姥姥是照顧它最多的人,後來又是姥姥把大橘抱回家收留了它,而且家裏每天喂貓的人也是姥姥。
    信任加上依賴,所以大橘當然要“黏”姥姥了。
    不過這樣媽媽就十分嫉妒。
    其實一開始大橘也“黏”媽媽,可是後來估計看出來媽媽總不在家而且說話沒有姥姥“份量重”,所以現在幾乎隻“黏”姥姥而“冷落”了媽媽。
    媽媽不高興可又沒辦法,隻能每次看見大橘“賴”著姥姥的時候指著它發一句牢騷:“大橘你這個‘小狗腿’!”
    不過大橘才不在乎呢,斜著眼睛瞟一眼媽媽,然後繼續用頭蹭姥姥。
    當“狗腿子”有什麽不好?
    反正姥姥在旁邊,媽媽也不敢動大橘。
    第3771天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補一補
    今天是“冬至”節氣,這是全年第二十二個節氣。
    在傳統民俗裏冬至可是個“大節”,又叫“冬節”,要祭祖、宴飲,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今天將會是全年裏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今天過後,太陽直射點將會“北返”,從“南回歸線”向北移動,白天的時長也就會逐漸延長了。
    這兩天的天氣也真的非常能烘托冬至的氣氛,又是雨、又是雪、又是雨夾雪的,爸爸在路上開車和回家停車都變得困難了。
    不過其實今天的氣溫並不是最低的,因為冬至之前地表尚有“積熱”,過了冬至才會真正進入“寒冷時節”,開始“數九”。
    我對冬至最大的印象,就是“冬至吃餃子”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來也怪,在北方好像無論什麽節氣、什麽節日都講究吃餃子,餃子跟節氣還真是“百搭”。
    不過冬至不光要吃餃子,還有喝羊湯進補的習俗。
    天氣轉寒,確實應該加強一下身體,不一定喝羊湯,羊蠍子、涮羊肉應該都可以,反正能補就行。
    今天是冬至,又是周日,爸爸都已經“蠢蠢欲動”啦。
    他準備晚上也要“補一補”。
    第3772天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雪後的樂趣
    從前天晚上到昨天上午,下了北京今冬的第一場雪。
    這場雪下得可真是大,外麵的積雪特別厚,天地間一片白茫茫,那叫一個氣勢磅礴!
    昨天下午我一直寫作文,沒顧上下樓去玩雪,今早上學路上終於有機會享受“雪後的樂趣”了。
    今年這第一場雪來得早,比往年提前了得有一個月,樹上的葉子還沒落光呢大雪就下來了。
    不過這也成就了一個“奇景”——
    葉子上挑滿了厚厚的積雪,有的樹葉子茂盛就形成了一頂白色的“樹冠”,有的樹葉子稀疏就“擺”出了各種造型。
    這真是難得一見的景象,比光禿禿的雪樹看起來鮮活多了。
    路邊的汽車有的昨天沒動,仍然被“雪被”覆蓋。
    我本想從上麵抓雪攢個雪球,但因為昨天下的是雨夾雪,落到車上都形成冰晶了,抓不起多少雪來,我也隻好作罷。
    這些車想開走的時候要除冰還會是個“大問題”呢。
    不過雖然車上的雪不容易拿起來,但是大家都很有想法,把車上的“雪被”當成了畫布,“創作”了好多優秀的作品。
    人臉、動物、卡通人物一應俱全,尤其是一個大腦袋的哆啦a夢特別形象。
    還有更好玩的,我和爸爸在街上看見一個小孩兒,拿著一根長長的“冰淩”,抱在懷裏十分神氣,看起來還真是讓人羨慕呢。
    冰淩也叫“冰溜子”,每到大雪過後在房簷上都會出現好多。
    越大的房簷、越大的雪,也就會有越大的冰淩,晶瑩剔透的,特別好看。
    爸爸說他上幼兒園的時候玩具特別少,所以每次下大雪阿姨都會從外麵鏟好幾臉盆雪回來,再從房簷上敲下來一整排的冰淩,給小朋友們當玩具。
    那會兒的小孩兒都可喜歡玩那個了。
    聽到這裏我有點兒鬱悶。
    我說其實現在的小孩兒也喜歡玩冰淩呀,隻是大人不讓,非說“有危險”,攔著不讓玩……
    爸爸說大個兒的冰淩又尖又長,像個錐子一樣,確實有些危險。
    不過以前的人帶孩子似乎並沒有那麽多講究。
    而且房簷上的冰淩反正也都得敲下來,不然氣溫上來了萬一它們自己尖朝下掉下去,對行人來說反而更危險。
    積雪這麽厚,在學校肯定還有機會跟同學們打雪仗呢,我一想到這些“雪後的樂趣”就特別興奮。
    小孩子肯定是喜歡下雪的,不像成年人往往會先想到雪後糟糕的交通狀況。
    不過成年人其實也會期待下雪,尤其是當他們看到朋友圈裏好多人都發了去故宮拍的雪景之後。
    比如媽媽就要求爸爸等下次雪後也帶她去故宮拍照。
    可是一向最喜歡逛景兒的爸爸這回居然麵露難色,他說在雪後要想預約故宮的門票那可實在是太難了。
    除非“看著天氣預報約票”——預報說哪天有雪就趕緊先預約。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