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天

字數:5949   加入書籤

A+A-


    第3904天2022年3月20日,星期日)——死循環
    這周末作業少,我挺早就寫完了,下午就開始悠閑地一邊吃水果、一邊看手機。
    媽媽好奇地問我:“這麽閑,作業少呀?”
    我頗有些得意地點點頭,反正現在確實是挺閑的,要是以後能一直這麽閑就好了。
    爸爸笑著逗我:“不像放假時候那麽忙了?”
    這不是廢話嘛,前一陣兒寒假裏我幾乎天天寫作業寫到晚上十點以後,春節那幾天都沒閑著。
    就說我寫作業的時候有些“拖延症”吧,但不得不說作業也是真的不少。
    媽媽也笑了,跟爸爸一塊兒逗我:“那你微信名怎麽還叫‘東東在線趕作業’呢?”
    我這才想起來微信名一直沒改,寒假裏“趕作業”,現在開學了反而輕鬆了,用不著趕作業了。
    不過說實話現在我居然又開始盼著放假了,放假雖說作業多點兒,但是可以一直待在家裏呀。
    想玩手機玩手機、想看電視看電視、想抱貓還能抱貓,而且可以晚睡、不用早起,心情好了陪爸爸出去逛逛街、吃吃飯也不錯。
    所以我思考了一下,回答媽媽:“那我就把微信名改回‘東東想放假’吧!”
    “東東想放假”是我上學期用過的微信名,當時我一門心思就盼著放假呢,現在要再改回那個名字,不就等於是又恢複到那時候的狀態了嘛!
    媽媽無奈地說:“你這上學的時候盼放假,放假了又想開學,這‘死循環’可怎麽破?!”
    第3905天2022年3月21日,星期一)——積德
    今天早上爸爸都沒送我上學,因為他要去鍾鼓樓。
    據說現在鍾鼓樓開放參觀了,可以登上城樓去,爸爸一聽馬上就安排了。
    其實這一周的行程爸爸都已經安排好了。
    今天去鍾鼓樓,明天去中華民族園,後天去曆代帝王廟,周四還是“巡山”的傳統項目,周五去西便門明長城遺址,一天也不閑著。
    爸爸說暫時沒工作也不能“窩”在家裏,借這個機會到處走走,去“探索”一下以前沒去過的地方,增長見識,這也是一種“軟實力”的提升。
    今天爸爸去的這個鍾鼓樓可是個了不起的地方,那是元、明、清三代北京城裏的報時機構,白天敲鍾、晚上擊鼓,這也就是“晨鍾暮鼓”的由來。
    現在鍾鼓樓的城樓上還分別保留著古代報時用的鍾和鼓呢,都已經有幾百年曆史了!
    而且這鍾鼓樓是北京城傳統“中軸線”的最北端,北京城的傳統中軸線北起鍾鼓樓、南至永定門。
    鼓樓向南正對著景山,那裏可就是故宮的“後山”,皇上家的地盤兒呢!
    爸爸說他從鍾鼓樓下經過無數次,就一直想登上城樓去看一看,可是總也沒有機會。
    沒想到前兩天“刷”大眾點評,居然看到有人發了登城的照片,說現在鍾鼓樓開放了。
    於是爸爸立刻安排了今天這次行程,他總算是如願以償、打卡成功了。
    站在鼓樓城頭向下看,其實還有一個“看點”,那就是觀望媽媽小時候的家。
    媽媽小時候曾經就住在鼓樓城根兒下的居民區裏,現在那一片平房已經作為“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起來了。
    大名鼎鼎的“煙袋斜街”就在那一片四合院圍繞之中,遠望是北海的白塔,近處是什刹海、銀錠橋,這一帶也算是皇城根兒下的“風水寶地”了。
    以前媽媽帶我和爸爸來過,她專門給我和爸爸指出她小時候住哪兒、在哪兒上的幼兒園、經常去哪兒玩、哪兒賣好吃的……
    不過之前隻能在地麵上看那些地方,而現在爸爸正站在鼓樓城頭,居高臨下地俯視這一片曆史悠久、並且飽含著媽媽童年回憶的街區。
    曆史的厚重、皇城的威嚴、延續至今的生活氣息交織在一起,令人生出頗多感慨。
    爸爸給媽媽發了照片,一個勁兒地感歎鍾鼓樓和城樓下這一片“寶地”真是太棒了。
    還說媽媽小時候能生活在這裏“真好運”,也算是“從小受到皇家風水的庇佑”了吧!
    而媽媽的回答是:“我上輩子積德了。”
    確實有句話說人這一生“前四十年活上輩子後四十年活這輩子”,也就是說人四十歲前的運勢主要取決於上輩子是行善還是作惡。
    媽媽覺得她一直運氣好都是因為“上輩子積德了”。
    過了一會兒爸爸回複媽媽:“那我上輩子肯定也積德了,所以能遇到你。”
    哇,爸爸也太會了吧,居然能說出這麽感人的話,媽媽一定開心壞了!
    第3906天2022年3月22日,星期二)——投胎
    今天爸爸送完我去了“中華民族園”,那又是一個爸爸從沒去過的地方,爸爸又是專門去“打卡”的。
    去過之後爸爸對這個中華民族園的評價還是比較高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裏麵分別建造了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景觀,充滿了濃厚的民族風情,一次遊覽就可以觀賞到五十六個民族的典型建築。
    而且還能了解各個民族的曆史、文化、藝術知識,體驗很好,用爸爸的話說——“不虛此行”。
    晚上爸爸給我和媽媽看他在中華民族園拍的照片,我覺得那些景色都好美。
    而媽媽最感興趣的是居然是爸爸在參觀途中隨手拍下的兩隻流浪貓,一隻大白、一隻小花。
    從照片裏看它們並不是十分怕人,而且還有人給它們布置了貓窩,還有人提供水和貓糧,看得出也是被人嗬護的小貓咪。
    媽媽說:“如果下輩子真的可以‘投胎’,那我要當一隻貓,當然最好是一隻幸運的貓,溫飽無憂、不遭受虐待的那種。”
    爸爸覺得媽媽的想法“過於樂觀”了:“可萬一你要是沒有選擇權呢?”
    媽媽卻似乎胸有成竹:“我可以用我這輩子攢的積分換呀!”
    爸爸當然不信,但是也沒有繼續反駁,隻是提醒媽媽:
    “就算你真投胎成了一隻衣食無憂的寵物貓,但是不能玩手機、不能看小說,頂多陪著主人一塊兒看看電視,而且還不能自己選台,你說說多無聊!”
    媽媽不以為然:“那又如何,以前咱們小時候沒有手機玩、沒有小說看,不是也挺快樂的嘛!”
    爸爸想了想,不再跟媽媽繼續糾纏“投胎當貓”的問題,而是談起了他自己的“理想”:
    “如果必須‘投胎’成動物,那我下輩子要當一隻候鳥,永不停歇,一輩子飛來飛去。”
    媽媽馬上想到了《阿飛正傳》裏特別經典的一句話——
    “這世上有一種鳥,它生來就沒有腳,一生都隻能在天上飛。它累了,就睡在風裏。這種鳥一輩子就隻能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時候。”
    爸爸也知道這句話和這種鳥,他覺得那就是他的理想:“對,我就想投胎成這種鳥,一輩子不受束縛,永遠在用身體感受天地的廣袤。”
    聽了爸爸媽媽的對話,我覺得他們的理想確實非常符合他們各自的性格。
    媽媽就是“好靜”,一有時間就喜歡“窩”在家裏,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像個“懶貓”。
    而爸爸則正相反,他太“好動”了,最喜歡到處跑,真讓他“飛一輩子”估計他也願意。
    不過媽媽說的那種鳥,聽起來似乎還應該有更深的含義,我現在還不懂,但是我有個疑惑——
    它一生隻有死的時候落地一次,那大鳥生蛋也是在天上生的嗎,孵蛋也是在天上孵的嗎,到底是怎麽做到的呢?
    唉,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第3907天2022年3月23日,星期三)——鴻運當頭
    今天爸爸挺開心,因為他終於又得到了一次麵試機會,這可是春節以後第一次有單位找他麵試呢!
    爸爸找工作三個多月了,一直不太順利,確實趕上疫情多數企業都不好過,所以招人的單位很少。
    而還有大批像爸爸一樣在疫情期間失業的人也在找工作,所以競爭特別激烈,找工作很難。
    雖然今天隻是獲得了一次麵試機會,但爸爸覺得這很有可能就會是“轉折”的開始,至少相比長時間的“沉寂”,現在已經出現“積極的信號”了。
    上午爸爸麵試完自我感覺不錯,他說今天一上午直接麵了兩輪,跟兩個麵試官一共聊了得有兩個小時。
    從麵試官的反饋來看,麵試成功的機率至少在六成以上,這讓鬱悶已久的爸爸終於又重新開心起來。
    爸爸一高興,中午特意去“杏園餐廳”吃了一頓店裏的招牌菜——糖醋裏脊和小燉肉麵,然後去“曆代帝王廟”逛了一圈。
    下午回家又上網訂了水果和雪糕,晚上他還很耐心地切土豆炸了薯條,看得出今天爸爸的狀態是真的很“晴朗”。
    媽媽說爸爸運氣突然好轉,一定跟她周日剛染的頭發有關,媽媽把頭發染成了暗紅色,她說這叫“鴻紅)運當頭”,爸爸能“轉運”都是因為這個。
    說到媽媽新染的頭發,周日她剪頭回來讓爸爸看,爸爸隻說“剪短了”,卻完全沒有發現媽媽染頭了,這讓媽媽十分失望。
    她花了好幾百塊錢染頭發,爸爸居然一點兒都沒看出來,他可真是個“直男”,我可是一眼就看出來了呢!
    爸爸說媽媽以前總染頭,尤其喜歡染成“酒紅色”,那會兒她的個性還比較“張揚”呢。
    現在媽媽很少染頭了,她的經曆越來越豐富、能力越來越強,性格卻越來越“低調”,即便再染頭發也特意染成了不容易引人注意的暗紅色。
    其實媽媽這回染頭發,就是覺得最近有些“不順”,染個紅頭發希望可以“鴻運當頭”。
    沒想到剛染完爸爸找工作的煩惱就迎來了轉機,而且她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也出現了良好向上的跡象,媽媽不由得感歎:“這也太管用了吧!”
    那我心裏就在想了——“如果這樣也行,那以後自己時刻染個‘大紅頭’,豈不是可以永遠‘一帆風順’了??”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