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天

字數:3900   加入書籤

A+A-


    第4382天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敲木魚
    我在網上買了一個木魚,晚上放學了就在家敲。
    昨天剛到貨就敲了一個晚上,今晚回家又繼續敲。
    “木魚”是一種佛教和道教使用的“法器”,做“功課”和“法會”時都需要用到它。
    相傳魚晝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魚形,擊之以警戒僧眾應晝夜思道。
    木魚的形製有二種,一種是挺直魚形,懸掛在寺院走廊上,用來粥飯或集眾、警眾。
    另一種是圓狀魚形,誦經時使用,放在案上,我買的木魚就屬於第二種。
    另外自明、清以來,民間音樂和潮劇、粵劇中也常用到木魚,故而使木魚除了法器之外又兼具了樂器的功能。
    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的時候去過很多寺廟和道觀,在那些地方都見過木魚。
    還有些超大的木魚被擺放在大殿的供案上,那種木魚隻有在重要的場合才會敲響。
    不過現在木魚可不光跟宗教有關了,很多年輕人也開始“敲木魚”。
    不過敲的不是真正的木魚,而是手機上的“電子木魚”,點擊屏幕就可以敲響木魚,在發出木魚聲的同時還會顯示“功德+1”。
    當然年輕人敲電子木魚也並不是為了“積攢功德”,而是為了放鬆心情、疏導焦慮。
    另外年輕人嘛,總愛追求“與眾不同”、喜歡一切“有魔性”的事物。
    在眾目睽睽中拿出手機來“敲木魚”,這件事簡直太富有魔性、太充滿個性、太“酷”了,所以電子木魚出現以後很快就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
    我當然也不例外,早就開始在手機上“敲木魚”了。
    爸爸說他上小學的時候也有過一個木魚,就是廟裏和尚們用的那種樣子。
    他是在看過電影《少林寺》之後開始對木魚感興趣的,那會兒玩具也少,爺爺就給他買了一個木魚當玩具。
    可是後來爸爸一天到晚總敲它,後來那個木魚就不知道去哪兒了,爸爸現在想著也許是爺爺嫌煩,故意把它“藏”起來了。
    現在跟爸爸小學那時候可不一樣了,爸爸想要什麽都得求著爺爺買,而我早就能自己上網買東西了,這個木魚就是我自己買回來的。
    我還特意挑選了萌萌的小魚的外形,雖然並不是木頭的,也不是傳統木魚的樣子,但我覺得看上去很可愛,而且這樣還更顯得有個性。
    現在我可以敲真正的木魚了,而且還不用擔心爸爸媽媽會煩、會故意把它“搞丟”。
    我知道就算爸爸媽媽真的嫌煩,他們也不會阻止我敲,況且至少爸爸是不會嫌煩的——
    現在他也開始在手機上“敲木魚”了……
    第4383天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封筆
    今天是我十一歲當中的最後一天了,明天我就要過十二歲生日啦!
    爸爸媽媽總說“時間過得太快”,直到現在他們偶爾還會翻看我小時候的照片,談起我小時候發生的趣事。
    我真難以相信那些照片裏“萌萌噠”小孩兒竟會是自己,也對爸爸媽媽說起的那些“幼年趣事”幾乎毫無印象了。
    但爸爸媽媽的記性似乎就是這麽好,他們很輕易就能找出我小時候數不清的“老照片”,也能記得我小時候很多細枝末節的“生活碎片”。
    其實爸爸媽媽的好記性也並非出自“天生”,主要是他們非常愛我,所以對我的一切都十分上心。
    另外就要歸功於爸爸“數千天如一日”,持之以恒記錄的“東東每日一拍”和《東東日記》了!
    從我出生那天起,爸爸就開始每天給我拍照片,至今已有4383天了。
    爸爸自己實在不方便拍的話也會請在我身邊的人幫忙,雖然偶爾也有極少數的疏漏,但四千多天裏我沒有照片記錄的天數僅僅隻是個位數而已。
    而說到《東東日記》,那就更厲害了。
    從我出生第一天直到今天,4383篇日記,絕對一天不少。
    其實《東東日記》最早本來是媽媽提議寫的,每天二三百字,記錄當天跟我有關的趣事,也有一些科普性的內容。
    不過媽媽寫了一年多,興趣開始逐漸減弱,到將近四百天的時候,媽媽再也堅持不下去,幹脆“掛筆”了。
    而爸爸覺得寫《東東日記》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實在不忍心看著這件事被“荒廢”了,於是接替媽媽,繼續寫了下去。
    沒想到這一寫就寫到了四千多天。
    而且爸爸寫《東東日記》,也有一個逐步提升的過程。
    一開始頂多做一些簡單記錄,不過二三百字,後來內容逐漸豐富,描寫也逐漸豐滿。
    有時候甚至寫到了一千多字,要知道高中作文一篇也才八百字呀!
    爸爸每天都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構思當天的日記要寫些什麽內容,有時候還會上網查詢一些資料,甚至有些用詞都要仔細斟酌、反複推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每天至少用半小時到一小時來寫《東東日記》,四千多天積累下來可就相當可觀了。
    今天爸爸特意統計了一下《東東日記》的字數,十二年下來居然一共寫了248萬多字。
    要知道10萬字以上的小說就屬於“長篇小說”了,超過100萬字就可以稱作“超長篇”,中國古典“四大名著”都沒有超過百萬字的。
    那這部將近250萬字的《東東日記》,足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巨著”了。
    不過爸爸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他說每天他寫《東東日記》,都覺得是與我的一次“心靈溝通”,是對我的“精神陪伴”。
    做這件事讓他感覺十分安心,每次寫完當天的日記,爸爸都覺得他更愛我了!
    再說,每天很精心地寫一篇千字左右的日記,對爸爸來說也是一種長期的“練筆”,爸爸都感覺自己的“文字能力”獲得了持續性的提升呢。
    明天,我就到十二歲了,再開學就要上初中了,我的“童年”將要結束,即將進入一個人生新階段。
    爸爸說從明天起他也要“封筆”了,以後我要不要繼續寫《東東日記》,完全由我自己決定。
    之前十二年爸爸媽媽代寫的《東東日記》,爸爸也會一直替我保存。
    也許現在我看這些日記還不會有很深的感觸,但或許等到我長大以後,會對自己童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很感興趣,會非常愛看這部“長篇巨著”的。
    喜歡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請大家收藏:()東東日記:光陰十二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