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戰家大小姐
字數:1797 加入書籤
“妹妹,快叫爸媽呀。”
戰晏臣催促著。
一家團圓的日子終於到了,怎麽能不喊爸爸媽媽呢?
戰父戰母心疼地看著如意。
他們的孩子受苦了。
戰母撫摸著如意掌心的繭,“孩子讓你辛苦了,這是幹了多少活呀?才長出來這麽厚厚的繭。快和我說說,你養父養母都是如何對待你的?他們對你好嗎?對了,聽說你養父就在這裏給你們看的菜園是吧?快帶我去看看他,我要感謝感謝他幫我把你撫養成這麽大呀。”
就在戰母要如意帶她去見許國豪時,許國豪竟然自己從菜園緩緩走了過來。
他知道今天有特殊的事情發生,也知道現在家裏有珍貴的客人,於是他過來看看。
一傾聽才知道,原來女兒的生父生母找上門啦。
血濃於水的親情呀。女兒終於還是認了他們。
他不怪她。
東晉王羲之在《姨母帖》中哭訴"喪之痛,如何可言",但真正撫養他成人的是衛夫人。這位無血緣關係的書法老師,病重時握著他的手臨完最後一筆《筆陣圖》。王羲之將她的骨灰混入硯台,寫下"雖無血脈,猶勝至親",血緣的濃度終不及墨痕滲紙的深度。
1942年河南饑荒,寡婦周大娘用觀音土冒充奶粉喂養鄰家棄嬰。嬰兒腹脹如鼓那夜,她割開自己幹癟的乳房,將滲出的血水滴進孩子口中。三十年後,成為地質學家的養子從羅布泊寄來礦石標本,其中赤鐵礦的紋理恰似當日凝固的血漬,沒有dna驗證的親情,反而鐫刻進岩層永恒。
2027年抗癌戰士小林發現骨髓配型成功者竟是曾拋棄她的生母。手術台上,她看著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流向母親血管,突然笑出眼淚:"這些奔逃的細胞,多像當年離家出走尋找養父的我。"化療艙裏相握的手,分不清誰的體溫在拯救誰。最濃的血緣,恰是允許細胞背叛的寬容。
唐代絲綢之路上,粟特商人收養龜茲孤兒。當孩子執意喝下養父病中穢物以示孝心時,老商人歎道:"這碗汙物裏的鹽分濃度,早已超過波斯灣的海水。
阿爾茨海默症老人李建國每日清晨認不出女兒,卻記得1948年他撿到的戰地孤兒愛喝黍米粥。女兒把維生素片碾碎摻進粥裏時,突然明白所謂父女,不過是共享記憶的容器。
2049年火星移民張薇發現,與地球養子腦機接口傳輸數據時,神經突觸的激活模式竟與兒子嬰兒期啼哭的聲波譜完全共振,宇宙尺度的親情,是量子態的同步震顫。
血濃於水的真正奧義,不在於血紅蛋白的黏稠度,而像撒哈拉遊牧民族的羊皮水袋,族人會將仇敵之血混入清水,經年累月,血細胞早已消融,但那袋水永遠比新汲的泉水更甘冽。親情的最深濃度,恰是允許陌生血液在歲月中靜靜互噬,最終長成比染色體更堅韌的生命紐帶。
“好啊,好啊,閨女呀,原來你竟然是有錢人家的千金大小姐。首富戰家的大小姐呀,好哇好哇,身份高貴呀。”
許國豪默默站在角落裏,為女兒一家團圓而獨自歡喜。可憐的孩子呀,吃了太多苦了。
如今意意終於可以享福了。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