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才華橫溢

字數:5479   加入書籤

A+A-


    “嫂子,你依舊是我心中特別的存在,永遠都是呀。其實是你改變了我,我從前根本就是在混日子過的。從來都不知道珍惜。但自從認識你以後,我就改過自新了,就像變了個人一樣。說不定你就是上天特意派來改造我的天使呀。”
    回憶自己的過去,軒逸真的挺後悔的。荒廢了好好的青春年華。
    林桂花聽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慕容公子還真是膽大呀,廚房裏秦小姐還在做飯呢,萬一她聽見了可怎麽辦呀?
    林桂花拉拉如意的衣袖,以示提醒。
    如意瞬間明白過來,趕緊轉移話題,“軒逸,除了李白,你再和我說說其他人吧?比如杜甫呀。”
    “行呀,嫂子,我可是文武全才哦,你想問誰我都知道。”
    軒逸得意地笑了。
    “若將盛唐比作一幅華美長卷,李白是潑墨揮毫的狂草,王維是工筆細描的青綠,而杜甫則是用血淚蘸筆的刺繡者。一針一線,將破碎山河與人間疾苦織成千年不朽的史詩。杜甫生於公元712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一生輾轉流離,卻用1500餘首詩作,為後世留下了一部唐朝浮世繪。”
    “杜甫的骨子裏刻著儒家的入世執念。祖父杜審言是初唐文壇名宿,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家族的榮光與儒家的修齊治平,理想交織成他少年時的青雲誌。24歲那年,他寫下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意氣風發如朝陽初升。然而現實卻如利刃,將他的理想割得支離破碎。”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如意在心裏默默的誦讀著!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泰山究竟啥模樣?青翠山色綿延齊魯大地,望不到頭!
    杜甫24歲初遇泰山,像少年初見夢中情人。先拋出一個驚歎號,再用青未了三字,把山勢的磅礴寫成一條沒有盡頭的翡翠綢帶,纏住所有人的視線。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也就是說,大自然把神秀都砸給了泰山!山南陽光燦爛似白晝,山北陰冷如黃昏。
    一個鍾字把天地擬人成偏心的母親,把靈氣全喂給泰山。
    割字更絕。山體如刀,劈開晝夜,把光影的切割具象成物理攻擊!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這句是說,雲霧在胸膛翻湧,眼睛瞪裂也要看飛鳥歸林。
    雲海在胸腔激蕩,人被自然之力頂到缺氧。眼球幾乎要撐破眼眶,也要追著鳥群衝進雲霄。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的意思是,我定要登上最高峰,讓所有山巒都匍匐腳下!
    登山宣言,展現少年杜甫的狂氣與野心。隱喻的人生宣言,就是作者要突破階層、碾壓平庸,把命運踩在腳下。
    那麽這首詩在喊什麽呢?
    此時的杜甫未經曆安史之亂,沒嚐過朱門酒肉臭的苦,是純粹的人間體驗派。他眼裏的泰山不是宗教符號,而是天然的熱血充電樁,站在山腳就被灌滿征服欲,像少年站在nba賽場邊,渴望自己也能扣碎籃板。
    孔子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直接把這句話翻譯成3d畫麵。但他的野心不止於小天下,更是要借山勢碾壓平庸。
    對庸眾的俯視,那些困在格子間、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在他眼中都是眾山。
    對命運的宣戰,縱使出身官宦世家卻科舉落第,也要用詩筆劈開一條通天路。
    這首詩藏著整個盛唐的荷爾蒙。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張揚,杜甫是決眥入歸鳥的偏執。王維是行到水窮處的淡然,杜甫是會當淩絕頂的決絕。
    他把儒家的進取、道家的超然、俠客的孤勇,都熔鑄成我要贏的呐喊。
    那麽,千年後,我們為何還在讀它呢?
    當加班到淩晨三點時。想起“蕩胸生曾雲”,讓胸中憋屈隨雲霧炸開。
    當被同齡人甩在身後時,默念“會當淩絕頂”,把焦慮碾碎成登山的石階。
    當社會教我們躺平時,杜甫的決眥會從曆史深處射來一記眼刀。連鳥都知道往高處飛,你裝什麽鹹魚?
    杜甫寫這首詩時或許沒想到,他留給後世的不是詩聖的勳章,而是一管強效腎上腺素。
    當我們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時,不妨對著泰山的方向大喊,“等著!老子遲早登頂,讓你們統統變小!”
    這,或許就是盛唐留給中國人最滾燙的精神遺產。
    “曉得了,軒逸,你繼續。一會就要開飯了哦。”
    “嫂子,那我繼續嘮叨嘮叨吧。你別說,我都有點餓了。杜甫35歲赴長安應試,因權相李林甫一句野無遺賢而名落孫山。44歲獻《三大禮賦》得玄宗賞識,卻僅獲右衛率府兵曹參軍的微末官職,職責竟是看守兵器庫。安史之亂爆發,他淪為逃難流民,目睹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狀,卻仍冒死向肅宗獻策平叛。”
    “他像一株被狂風連根拔起的鬆柏,既放不下致君堯舜上的執念,又無法對百姓苦難視而不見。這種撕裂,讓他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寫下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將士大夫的抱負與平民的悲憫熔鑄成詩史的底色。在《石壕吏》中,他記錄官吏抓壯丁的暴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筆觸冷靜如手術刀,剖開盛世假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又呈吳郎》中,他為寡居婦人求情,不為困窮寧有此?隻緣恐懼轉須親。將仁政理想化為對底層婦孺的共情。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裏,他寫自己屋頂漏雨、布衾似鐵,卻高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將個體苦難升華為普世悲憫。”
    “他的詩沒有李白的仙氣,卻有泥土的腥氣。不似王維的禪意,卻帶血淚的溫度。清代學者浦起龍稱其詩字字讀者眼中流血,字字讀者心頭瀝血,恰如其分。杜甫的肉體困在殘杯與冷炙的現實中,靈魂卻始終在雲端翱翔。他擁有窮且益堅的傲骨。在成都草堂,他寫大庇天下寒士的豪言,自己卻要靠朋友接濟度日。嚴武贈他檢校工部員外郎的虛職,他欣然接受杜工部的稱號,卻從不用這官銜謀取私利。”
    唉!
    原來杜甫要靠朋友接濟度日呀!
    如意長歎一聲。
    想起了自己上大學時一邊讀書一邊打工的日子。
    那時是真的辛苦呀。
    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或許這就是如意努力拚命掙錢的原因吧。
    軒逸繼續滔滔不絕。
    “流落夔州時,杜甫貧病交加,卻在《登高》中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將生命的悲愴化作宇宙的浩歎。 酒中見真章的狂態。他寫《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等人的醉態繪成群像,自己卻極少縱酒狂歌。唯有一次,他在《醉時歌》中喊出儒術於我何有哉,孔丘盜蹠俱塵埃,短暫撕下儒生的麵具,露出狂士本色。”
    “他像一株被暴雨壓彎的蘆葦,看似柔弱,卻始終不折。這種在泥濘中仰望星空的姿態,讓他的詩超越了時代,成為人類精神的燈塔。他從未活成自己期待的廟堂棟梁,卻意外成了文明脊梁。千年後,當我們在教科書中背誦朱門酒肉臭,在災難報道中看到大庇天下寒士的標語,杜甫便永遠活著。活在中國人的血脈裏,活在文明最深的褶皺中。”
    “他不是聖人,隻是永不低頭的詩人。杜甫不是神壇上的泥塑偶像,而是一個被命運反複摔打的凡人。他也會為升遷無望而憤懣,為饑寒交迫而哀歎,為朋友離散而痛哭。但正是這些不完美,讓他的詩有了血肉的溫度。他教會我們,真正的偉大,不是站在雲端俯瞰眾生,而是跪在泥濘中依然伸手扶起他人。 ”
    “千年過去,長安的宮殿早已坍塌,但杜甫的詩卻如秦嶺的鬆柏,在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原鄉裏,永遠蒼翠。”
    軒逸言罷,如意重重地鼓掌。
    “軒逸,你太厲害了,你怎麽這麽棒呢?竟然記得做這麽多的內容。我真的是服你了,我看你讀書時一定是過目不忘吧。”
    “嫂子,你別誇我了,不過你誇我的話我也挺高興的。哈哈哈。有人誇心情就是好呀。”
    秦夢瑤蓋好鍋蓋,想要再煮一會兒,偷空的功夫朝外麵一看,竟然看見了閨蜜和軒逸在聊得火熱。
    秦夢瑤趕緊衝二人大喊一聲,“意意,老公,快過來幫忙呀。”
    聽到老婆大人的呼喚,慕容軒逸趕緊跑著進了廚房。
    “老婆,有什麽吩咐呀?”
    軒逸一臉的討好。似乎他剛剛和嫂子說話聊天,又做了錯事。現在的軒逸真害怕秦夢瑤又生氣呀。
    “沒事就想聽聽你們倆在聊什麽呢?你們倆聊什麽?當著我的麵說,我也聽聽。”
    原來是這個,嚇死寶寶了。
    慕容軒逸趕緊回應,“老婆,我剛剛和嫂子在說杜甫呢。”
    “什麽?你說豆腐?”
    廚房的油煙機聲音太大了,聽不清楚呀。
    “不是豆腐是杜甫。”
    軒逸又重複了一遍。
    這次秦夢瑤終於聽清楚了。
    “夢夢,軒逸講杜甫講的可好了,真是才華橫溢呀。”
    如意也解釋一番,害怕秦夢瑤誤會了。
    秦夢瑤得意地點點頭,“可不是嘛,我喜歡的男人當然優秀了。嗬嗬嗬。”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