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明我長相憶
字數:5628 加入書籤
“下一個,誰呀?”
軒逸大聲地問著眾人。
戰晏臣舉手了。並且將手覺得特別高。
“我來吧。”
“好啊,大哥,你要講哪一首呀?”
詩雅高興地問。
“我要講一首比較有難度的。”
“哦,那是什麽?”
軒逸追問。
“夢李白。”戰晏臣簡單的回答。
“可是夢李白有兩首呀,你把兩首都講了吧。”
詩雅溫柔地回應。
“好,妹妹我都聽你的,你讓我講幾首我就講幾首。”
戰晏臣乖乖的。
“天哥,杜甫的夢李白的兩首詩,你背得下來嗎?”
林蘭尷尬了。她不會背呀。不光是不會背,好像也沒讀過。
於是她問問鍾天意,會不會是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這兩首詩呢?
鍾天意搖搖頭,“蘭妹,抱歉了,我還真不會背。不過,好像在哪裏聽過。杜甫夢見了李白,所以寫了夢李白。”
戰晏臣示意所有人保持安靜。他要開講了。
《夢李白二首·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死別的悲痛讓人泣不成聲,而生離的哀傷更令人痛徹心扉。
你被流放到瘴癘肆虐的江南,音訊全無,生死未卜。
老友啊,你終於來到我的夢中,定是知曉我日夜思念。
可這夢境中的你,是否真是生魂?路途遙遠,實在難以揣測。
你從青蔥的楓林飛來,又穿越黑暗的關塞離去。
如今你身陷囹圄,如何能生出羽翼,自由來去?
夢醒時分,清冷的月光灑滿屋梁,我仿佛看見你憔悴的容顏。
江湖險惡,波濤洶湧,願你莫要被蛟龍吞噬!
《夢李白二首·其二》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天上的浮雲終日飄蕩,遠行的遊子卻遲遲未歸。
接連三夜,我頻頻在夢中與你相見,足見你對我的深情厚誼。
每次告別時,你總是神色匆匆,訴說來之不易。
你說江湖險惡,行船如履薄冰,生怕遭遇不測。
臨行前,你搔著滿頭白發,悔恨自己辜負了平生誌向。
京城的達官顯貴車馬喧囂,唯獨你才華蓋世,卻容顏憔悴。
誰說天網恢恢,公正無私?你卻在遲暮之年無辜受累。
縱使你身後美名流傳千古,又怎能彌補今生的孤寂與淒涼?
公元757年,李白因參與永王李璘幕府,被指控附逆而下獄潯陽今江西九江)。乾元元年758年),他被判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流放途中曆經艱險。
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肅天水),因消息閉塞,誤以為李白仍在流放途中,生死未卜。民間甚至流傳李白已死於獄中的謠言,令杜甫憂心如焚。
杜甫在秦州期間,接連三夜夢見李白。夢境中的李白或憔悴告歸,或孤魂飄蕩,令杜甫驚醒後徹夜難眠。杜甫將夢境與現實交織,寫下這兩首詩,既是對友人安危的關切,也是對自身命運的叩問。兩人同處亂世,一個被流放,一個漂泊,皆如浮雲無依。
第一首寫生死疑雲中的深情。結構層次,從生別到夢醒的情感遞進。開篇,生離之痛更甚死別。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杜甫以對比起筆,指出生離的煎熬遠超死別。
死別是一瞬的悲慟,而生離卻是漫長的折磨,這種情感張力為全詩奠定了基調。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杜甫不寫自己夢李白,而寫李白入夢,暗示兩人的心靈相通。但隨即筆鋒一轉,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懷疑夢中人是否為生魂,凸顯了生死未卜的焦慮。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通過青楓林與黑關塞的意象,渲染出夢境的陰森與孤寂,也暗喻李白流放途中的艱險。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夢醒後,月光灑滿屋梁,杜甫恍惚間仍見李白容顏,虛實交織,將夢境的餘韻拉長。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以蛟龍喻指政治險惡,叮囑李白多加小心,既是友人的關懷,也是對時局的控訴。 藝術特色:虛實相生的敘事手法。 夢境與現實的交錯,杜甫將夢境的奇幻與現實的殘酷並置,如魂來楓林青與君今在羅網形成對比,既展現了李白飄零的靈魂,也揭示了他被囚禁的肉體。
蛟龍出自《續齊諧記》中屈原被蛟龍所困的典故,暗示李白如屈原般蒙冤。楓林化用《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強化了悲劇色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首是社會批判與個體命運的交織。結構層次,從浮雲到身後名的哲思。開篇,遊子與浮雲的意象。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以浮雲喻遊子,既寫李白漂泊無依,也暗指杜甫自身如浮雲般漂泊。
中段,夢境中的告別。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通過李白夢中告別的細節,展現其內心的焦慮與無奈。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以江湖險惡比喻政治鬥爭,暗示李白流放途中的生死危機。 結尾,對公道的質疑。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將京城達官顯貴的奢靡與李白的落魄對比,揭露社會的不公。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以犀利的筆觸指出,縱使李白身後留名,也無法彌補今生的孤寂與淒涼,表達了對個體命運的悲憫。 藝術特色,通過對比與反諷的運用,以及顯貴與孤寂的對比。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通過冠蓋與憔悴的強烈反差,批判了社會對人才的漠視。
天網與現實的反諷。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化用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卻以反問句式揭露其虛偽性,諷刺了政治迫害的無理。它的文化意義是超越個體的時代悲歌, 友情書寫的典範。
這兩首詩是李杜友誼的巔峰之作。杜甫以詩為媒,將私人情感升華為對友人命運的普遍關懷,展現了文人之間的精神共鳴。後世影響: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夜來幽夢忽還鄉的寫法,便借鑒了杜甫以夢境寫生死的寫法。
杜甫和李白是好朋友,但李白因政治牽連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消息全無。杜甫以為他可能死了,急得天天睡不著。
一天夜裏,李白突然現身杜甫夢裏。杜甫又驚又喜,但馬上懷疑,你是不是已經死了?怎麽突然來找我?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李白沒回答,隻是從青蔥的楓林飄來,又消失在黑暗的關塞裏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杜甫急得喊:“你現在被關著,咋還能長翅膀飛來飛去?”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夢醒之後, 杜甫一睜眼,月光灑滿屋子,他恍惚看見李白的臉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越想越怕,趕緊對著空氣喊,江湖危險,別被蛟龍壞人)吃掉啊!”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杜甫對李白的生死一無所知,夢裏擔心,夢醒更怕,把一個朋友的牽掛寫成了驚悚片。
杜甫連續三晚夢見李白,每次李白都苦著臉說,來一趟真不容易!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李白臨走時急匆匆,說江湖太險惡,船隨時可能翻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杜甫看著他滿頭白發,憔悴得像老了十歲,忍不住問,你一生壯誌,咋落得這麽慘?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現實對比: 杜甫一轉頭,想到京城那些達官貴人天天吃喝玩樂,而李白這麽有才華的人卻窮困潦倒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越想越氣,直接開罵:什麽天網恢恢?你都快老死了還遭罪!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杜甫歎了口氣:“就算你死後名垂千古,可這輩子活得這麽慘,有啥用?”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杜甫把對朋友的關心,罵成了對社會不公的控訴。好人不該倒黴,壞人卻活得滋潤。
兩首詩,一顆心。杜甫用兩首詩,把對李白的牽掛、對社會的憤怒、對命運的無奈全寫進去了。夢裏是朋友,夢外是亂世,他把個人情感和時代悲劇揉在一起,寫出了最動人的友情宣言。
戰晏臣滔滔不絕。詩雅聽得如癡如醉。
她沒想到大哥講唐詩竟然講得如此精彩呀。
實在是佩服呀。大哥,了不得。
兩首詩,一顆心,大哥說得多好呀!
詩雅為自己擁有如此才華橫溢的哥哥而感到驕傲自豪。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