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絕對不能抽血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不行,不困的話也得睡。醫生說,前三個月最重要了。”
陸君庭霸道地不肯詩雅起床。
“喂,我懷孕了也隻是奶奶的一廂情願,萬一我沒懷上怎麽辦?我看我們最好還是先去醫院確認一下吧。”
“不。不用了,奶奶說的肯定是對的,你一定是懷上了。”
“大哥,你清醒點好不好?就算是懷上了也要去醫院檢查一下的。”
“那我讓醫生來家裏就行了,你在床上躺著哪裏都不要去。我不許你離開臥房。”
陸君庭霸道地命令。
“讓醫生來家裏多麻煩呀,我直接去一趟醫院不就行了嗎?再說了,醫生來家裏的話哪裏有設備啊,人家還要扛著設備來咱們家裏給我檢查嗎?”
詩雅噘著嘴巴。
“對,就是準備這麽辦。他們扛著設備來檢查。哈哈哈。真是個好主意。”
詩雅徹底無語了。
“老公,我答應你,我不出門還不行嗎?不過你要給我講課。”
“行呀,你說講什麽吧?”
“你給我講講駱賓王唄。七歲寫詩的天才,為何寧死不向武則天低頭呢?”
陸君庭略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他是七歲就能寫出“鵝鵝鵝”的神童,也是敢當麵痛罵武則天的硬骨頭。今天,咱們聊聊駱賓王,一個把才華和傲骨刻進骨子裏的初唐詩人。
駱賓王出生在浙江義烏,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七歲那年,他看著池塘裏遊水的鵝,張口就來了首《詠鵝》。這首詩簡單得連孩子都能背,卻把鵝的活潑勁兒寫活了。神童的帽子一戴就是一輩子,但他的路可比我們想的坎坷多了。
駱賓王雖然有才,但他的性格太直了。在官場混,別人都想著怎麽討好上司,他倒好,直接懟天懟地。他當過道王府的小官,領導讓他寫自薦信誇自己,他偏不幹,說這是拍馬屁,寧可辭職也不低頭。後來,他當監察官,專門挑官員的毛病,結果得罪了太多人,被貶到四川當小官。換別人可能就認命了,可駱賓王偏不,他心裏憋著一股勁兒。要為李唐江山討個公道。
公元684年,武則天廢了皇帝,自己掌權。駱賓王一看,這還得了?他立馬投奔了反對武則天的徐敬業,還寫了一篇《討武曌檄》。這篇文章把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說她出身低微、心狠手辣、篡權奪位。最絕的是,他連武則天當尼姑時的黑曆史都挖出來了。
這篇文章一傳開,全國都炸了鍋。武則天看完氣得直拍桌子,但讀到“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安在”時,她突然愣住了。這兩句說的是,先帝剛死,你們這些大臣就忘了對李唐的忠誠嗎?武則天忍不住感歎,這麽有才的人,怎麽沒被朝廷重用呢?
可惜,這場起義沒撐多久就失敗了。徐敬業被殺,駱賓王也失蹤了。有人說他跳江死了,有人說他躲起來當了和尚,還有人說他在靈隱寺當過掃地僧。最浪漫的說法是,有個叫宋之問的詩人去靈隱寺玩,半夜寫詩卡殼,一個老和尚隨口接了兩句,宋之問一查,這和尚居然是駱賓王!
駱賓王這輩子,活得特別擰巴。他有才華,卻因為性格太直,一輩子沒混出個名堂。他寫詩罵武則天,不是為了出名,而是為了心中的正義。他寧可死,也不肯向強權低頭。這種骨氣,在今天看來依然讓人佩服。
有人說,駱賓王是個失敗的文人,但我覺得,他活得比誰都真實。他用一首《詠鵝》讓我們記住了童年的純真,用一篇《討武檄文》讓我們看到了文人的風骨。他的一生就像他的詩一樣,簡單卻有力量。
最後,用一句他的詩結尾吧:“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駱賓王沒能看到這一天,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曆史的長河裏。
“我講完了,老婆,你覺得怎麽樣?如果你是駱賓王的話,你會怎麽做呢?是寧死不低頭還是隨波逐流?”
詩雅想也不想的就回答,“我呀,當然是和駱賓王選的一樣了。寧死不從呀。”
“好,算你有骨氣。”
很快,從醫院來給詩雅做檢查的醫生來了,竟然來了十幾個人。
“老公,怎麽派了這麽多人來呀?這是要做多少檢查呀?”
詩雅擔憂地問。千萬不要抽血呀,她最怕抽血了。
“我也不知道呀,反正他們來了讓你做什麽你就做唄。反正你配合點總是沒錯的。”
“可是我暈血呀,絕對不能抽血。”
詩雅實話實說。
從小到大,她最害怕的除了老鼠就是血了。
“哎呀,有我在你怕什麽呀?不就是抽點血嗎?你要是不抽血的話,肯定檢查就不全麵呀,你還是乖乖配合吧。老婆,為了咱們的第1個寶寶身體健康,你一定要乖乖的哦。”
陸君庭耐心地哄著。
“陸總,我們要給夫人做檢查了,您先回避一下吧。”
“哦,不用,我就留在這裏,你們該幹嘛幹嘛。”
他才不要出去呢。
他出去了,老婆怎麽辦?
她那麽膽小。唉!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