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國學社開業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A+A-


    “實話和你說吧,不是忘了,是我不想給了。”
    林桂花失望地看著兒子。
    哪有兒子主動找老媽要錢的道理?
    “為什麽呀?媽,你現在怎麽能這樣呢?你怎麽能連你孫子的錢都不給呢?這樣平平安安長大了以後,還怎麽和你親呀?”
    “等他們倆長大我都死了,讓他們去墳墓裏找我吧。”
    林桂花毫不客氣。
    許如濤越是找她要錢,她越是不想給,她現在算是看明白了,她這兒子根本就靠不住,還不如自己的幹兒子張亮孝順。她再有錢也不想再給許如濤了。
    並且她覺得兒子是喂不飽的。
    他永遠不知足。
    “媽,這可是你說的話哦,那你要這麽說的話,以後你老了我可不管你了,你自己照顧你自己吧,反正我爸和你關係也不好,他也不會管你的。你就孤獨終老吧。”
    許如濤說了一大堆的氣話。
    “許如濤呀,許如濤,你還真別這麽說,我壓根就沒指望過你,我要指望你呀,能指望得上嗎?你連我幹兒子的110都不如。”
    林桂花眼裏心裏都是張亮。張亮對他的確是真的好呀。
    “行了,別說了,我總算是看透你了啊,以後你就跟著你那幹兒子過吧,以後咱們也別來往了。”
    許如濤氣呼呼地回家。
    林桂花加快腳步,朝公交站走去。
    突然手機響了,是張亮打來的。
    “媽,你在哪呢?”
    林桂花趕緊告訴張亮,她要坐公交車回家,於是張亮讓林桂花別坐公交車了,就在站牌那裏等著他,他馬上開車過來接她。
    林桂花一聽心裏暖暖的,她這個幹兒子就是比自己的親兒子要親呀。
    這天,詩雅國學社終於開業了。
    詩雅的肚子已經開始隆起來了。
    陸奶奶看著詩雅的肚子呀,滿心歡喜。
    詩雅邀請了她所有的朋友前來,還包括她的同學。
    “老婆,給你介紹一下,這就是咱們國學社的馮教授和康教授。”
    詩雅看著馮教授,天哪,那個馮教授怎麽這麽年輕呀?這是才剛30歲嗎?
    “馮教授你好呀,我是詩雅。你看起來好年輕哦。”
    “是嗎?我本來就不老。哈哈哈。我90後。”
    “真是了不起呀,這麽年輕的教授。”
    林蘭和鍾天意也一起來拜見了兩位教授。
    “先生,趁著今天國學社開業,你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學知識唄。”
    鍾天意提議道。
    “好啊,那我就給你們隨便講講吧。”
    馮教授緩緩開口,眾人認真地聽。
    國學,蘊含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它猶如一座巍峨的寶庫,等待著我們去開啟,領略其中的無盡寶藏。
    從古老的經典著作到獨特的傳統藝術,從深邃的哲學思想到豐富的禮儀文化,國學涵蓋了中華文化的方方麵麵。了解國學知識,不僅有助於我們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能讓我們在現代社會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提升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比如經典著作《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它傳達了學習要時常複習的快樂、對待遠方來客的熱情以及不被他人理解時不怨恨的君子風範。
    《論語》對中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教育理念至今仍被奉為經典。在道德修養方麵,它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內容,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然後我再說一下《道德經》。《道德經》是道家哲學的源頭,作者老子。該書以“道”為核心,闡述了宇宙、社會、人生的哲理,充滿了辯證法思想。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它形象地說明了任何偉大的事物都是從微小開始,逐步發展壯大的,強調了積累和行動的重要性。
    《道德經》的思想對中國的哲學、政治、軍事、藝術等領域都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哲學上,它提出了“有無相生”“禍福相倚”等辯證觀點;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理念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藝術創作中,其追求自然、樸素的美學思想也深深影響了中國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主張“仁者愛人”,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責任。在政治上,倡導“德治”和“禮治”,認為統治者應以身作則,用道德和禮儀來治理國家。
    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體現了儒家對民眾的重視,這種思想在中國古代的民本政治中有著重要地位。儒家的這種思想觀念塑造了中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激勵著無數仁人誌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家思想強調順應自然,追求個體的自由和精神的超脫。“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被視為宇宙萬物的根源和本質。
    莊子主張“逍遙遊”,追求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他通過寓言故事如“莊周夢蝶”來表達對自由和人生境界的思考。道家思想在人們麵對困境和壓力時,提供了一種豁達、超脫的心態,幫助人們調節情緒,保持內心的平靜。
    墨家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等。“兼愛”強調無差別地愛所有人,“非攻”反對不義的戰爭,“尚賢”主張選拔賢能之人來治理國家。
    墨子為了阻止楚國攻打宋國,長途跋涉前往楚國,與公輸班進行攻防演練,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最終說服楚王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體現了墨家“非攻”思想的實際應用。墨家思想中的平等、博愛觀念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後世的社會思想和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接下來再說一下傳統藝術吧,比如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以筆墨線條表現漢字的美感。中國書法曆史悠久,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小篆、隸書,至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
    代表人物及作品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筆法精妙,行雲流水,充分展現了行書的藝術魅力。顏真卿的楷書作品如《顏勤禮碑》,字體端莊雄偉,氣勢磅礴,體現了大唐盛世的氣象。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蘊含著中國文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通過筆墨的運用,傳達出書法家的情感和意境。
    那除了書法之外,再說一下繪畫。
    中國繪畫曆史悠久,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審美價值。中國畫主要分為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三大類,強調“意在筆先”“以形寫神”。
    顧愷之是東晉著名畫家,他的《洛神賦圖》根據曹植的《洛神賦》創作而成,線條飄逸,人物形象生動,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讚的場景,具有極高的曆史和藝術價值。中國繪畫注重筆墨情趣和意境營造,通過筆墨的運用和構圖的安排,傳達出畫家對自然、人生和社會的感悟。
    戲曲也是不得不說的。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種表演手段。中國戲曲種類繁多,如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等。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以西皮、二黃為主要唱腔,表演程式化,角色行當齊全。經典劇目《霸王別姬》通過虞姬和項羽的故事,展現了楚漢相爭的曆史背景和人物情感,其中虞姬的劍舞更是京劇藝術的經典片段。戲曲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更是傳承和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戲曲故事,傳遞著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念、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禮儀源遠流長,涵蓋了祭祀、朝拜、婚喪嫁娶等各個方麵。禮儀在中國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不僅是規範人們行為的準則,更是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方式。
    在古代的祭祀禮儀中,人們通過特定的儀式和祭品來表達對祖先和神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婚禮禮儀則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如納彩、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體現了對婚姻的重視和祝福。傳統禮儀強調的尊重、謙遜、和諧等價值觀,對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社交習慣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現代社會,傳統禮儀雖然有所簡化,但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我們應該在傳承的基礎上,對傳統禮儀進行創新和發展,使其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在商務活動中,我們可以借鑒傳統禮儀中的尊重和謙遜原則,注重言行舉止的規範,以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在家庭生活中,傳承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通過將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國學中的禮儀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總之,國學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承載著我們的曆史、文化和精神。通過對國學知識的學習和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汲取古人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道德品質。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珍視國學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國學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時,我們也要以開放的心態,將國學與現代社會相結合,使其為解決現實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馮教授言罷,康教授帶著眾人一起鼓掌。
    詩雅也跟著鼓掌,誇讚。
    果然教授就是教授呀。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