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小說和散文的區別

字數:6543   加入書籤

A+A-


    詩雅國學社開業後,詩雅每周都過去三次。每次陸君庭隻讓詩雅待半小時。
    “老公,今天你就讓我多待半小時嘛,國學社軒逸已經請了專業除甲醛的人員來清理過了。現在是合格的。”
    “不行。你現在肚子裏懷著我們的寶寶呢,絕對不可以大意。”
    陸總裁嚴厲地拒絕。
    詩雅隻好跟著陸總裁上了他的勞斯萊斯。
    詩雅的駕照已經順利拿到了,她想著等寶寶順利出生後,她就自己開車吧,這樣比較方便。
    雄鷹看著後座的兩個人默默不語。
    “大少奶奶,你下次什麽時候來呀?提前告訴我。”
    “以後都不許來了,孩子出生之前都不能來。”
    陸總裁這次毫不客氣了。
    “啊?老公,你這是要軟禁我嗎?”
    詩雅生氣了。
    “不是啦,就是希望你和寶寶都能夠健康。像這種剛裝修的地方你都不可以來。哪怕隻有1的風險,咱們也不能冒險。”
    “好吧,我都聽你的。”
    詩雅乖乖的。將腦袋靠在陸君庭的肩膀上。
    陸總裁順勢將老婆擁入懷裏。
    “老公,我想趁著這段懷孕的時期去學習一下怎樣寫小說?你支持嗎?”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好好的回憶一下與老公經曆的點點滴滴呢。
    “行呀。不過你不可以老在電腦前打字,你用語音寫作就可以了。”
    “啊?什麽是語音寫作?怎麽寫呀?”
    這個詩雅以前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寫作難道不是打字嗎?
    語音的話怎麽寫呀?
    “哎呀,老婆,語音寫作就是通過你的口述,然後變成文字,這樣速度快呀。就比如說你在給別人發微信的時候用語音,它是可以轉換成文字的。”
    詩雅好像有點懂了。
    “明白了,也就是說話唄,但是說話和寫小說還是有區別的。如果直接說出來就變成了文章,那還不是出口成章了嗎?我哪有這樣的本事呀?”
    詩雅還是不會操作,並且感覺也很困難。
    “算了,很難和你解釋。我也解釋不清楚。現在詩雅國學社不是請了兩位教授嗎?你一會兒給馮教授打電話,讓他下午直接來家裏和你講清楚就行了。順便指導一下你如何寫小說。”
    “對哈,我怎麽沒想到呢?我不能去國學社,可以讓教授來咱們家裏呀,不過這樣合適嗎?”
    詩雅疑惑地問。
    “馮教授是咱們的專屬教授,有什麽不合適的呢?你可是他的老板呀,就應該學會使喚他。”
    “好吧,那我給他打電話還是你打?”
    “我打吧。”
    一小時後,馮教授準時出現在了庭之墅。
    詩雅親自給教授切了水果。
    “先生,我想寫小說,你覺得我可以做到嗎?我以前可是從來都沒有寫過小說的,還有我的專業是法律專業。”
    “沒問題呀,寫小說其實挺簡單的,會說話就會寫。”
    馮教授輕描淡寫。說的雲淡風輕。
    詩雅聽得一愣一愣的。
    這小說真的有那麽簡單嗎?會說話就會寫,嗬嗬嗬嗬,她也會說話呀,難道也真的會寫嗎?
    “那散文和小說有什麽區別呀?還有它們兩者之間的表述方式有什麽不一樣呢?”
    詩雅坐在沙發上,認真地請教。
    馮教授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作為文學創作的兩大核心體裁,小說與散文在本質屬性上存在根本性分野。
    小說以虛構性為基本特征,通過塑造典型人物、構建完整情節來反映社會生活。《紅樓夢》中賈寶玉等角色的命運與四大家族的興衰都是作者對封建社會的藝術化再現。而散文則以真實事件或個人經曆為基礎,強調對生活本色的還原。朱自清的《背影》通過真實父子互動傳遞情感,體現散文的紀實本質。
    小說具有嚴謹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敘事框架,如《三國演義》圍繞政權更迭展現人物命運交織的嚴密情節鏈。相比之下,散文主張"形散神聚",汪曾祺的《端午的鴨蛋》以故鄉風物為線索,看似散漫的回憶片段最終匯聚成文化鄉愁的深刻主題。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構成其核心架構,老舍通過茶館這一微觀環境折射社會變革,塑造王利發等典型人物展現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命運。而散文更注重"情感投射"與"思想凝練",餘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將個人遊曆升華為文明思索,形成思想與敘事的雙重穿透。
    小說的語言維度: 1)多聲部敘事:采用全知視角、限製視角等多元敘事角度。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交替使用"我爺爺"的家族記憶與上帝視角,構建時空交錯的敘事迷宮。 2)細節建構體係:通過環境、外貌、心理等細節刻畫塑造立體人物。張愛玲《金鎖記》中曹七巧"雪青洋縐手帕"的物件描寫,既暗示人物經濟處境又外化扭曲心理。 3)動態化對話設計:人物對話推動情節發展並揭示性格特征。錢鍾書《圍城》中知識分子群體的對話充滿隱喻與反諷,折射特定時代的精神困境。 4)情節密度的把控:采用"草蛇灰線"等技法製造懸念。金庸在《天龍八部》中設置"帶頭大哥"謎團,通過碎片化信息釋放持續牽引讀者注意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散文的語言特質: 1)意象編織藝術:冰心《往事》以荷葉護蓮的意象托物言誌,將母愛具象化為自然圖景。 2)抒情節奏掌控:徐誌摩《翡冷翠山居閑話》通過長短句交錯營造漫步山間的呼吸韻律。 3)陌生化表達策略:沈從文在《湘行散記》中創造"辰河水手吊腳樓女子"等特殊稱謂,強化地域文化符號。 4)哲思的詩意轉化:史鐵生《我與地壇》將生死命題轉化為古柏與新芽的生命對話,實現抽象思辨的形象轉化。
    小說的工業化創作流程 :
    1)世界觀的係統性建構:托爾金在《魔戒》中創造包含語言體係、種族演變的完整中土世界。
    2)人物關係網的拓撲設計:《紅樓夢》通過姻親圖譜構建起覆蓋四百多人的關係網絡,體現封建家族的結構特征。
    3)戲劇性衝突的梯度設置:海明威《老人與海》中人與魚的對抗層層遞進,最終升華為精神層麵的永恒抗爭。
    4)時空維度的精密設計: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采用循環時間觀,使馬孔多的曆史呈現出魔幻的現實投影。
    散文的靈感捕捉機製
    1)生活碎片的凝露成珠:汪曾祺《昆明的雨》將雨季的青頭菌、緬桂花等零散記憶串成詩意畫卷。
    2)瞬間感受的延展放大:魯迅《秋夜》中"奇怪而高的天空"意象源自深夜創作時的直觀感受。
    3)跨時空材料的有機整合:餘光中《聽聽那冷雨》將蔣捷詞意、台北雨巷等元素熔鑄成文化鄉愁的立體表達。
    4)留白藝術的自覺運用:豐子愷《漸》通過未言明的時代背景,促使讀者自行填補精神啟蒙的深層含義。
    隨著現代文學的發展,出現諸如散文化小說《邊城》)、小說化散文《一個人的村莊》)等跨界創作。汪曾祺《受戒》淡化傳統小說的情節衝突,著力營造水鄉生活的氛圍美學。這種文類交融實質驗證了二者的核心差異:當文本需要構建完整的人物命運軌跡時趨向小說屬性;若以意境營造與情感抒發為主導則顯現散文特質。但終極分野仍在"虛構係統的完整性"與"真實體驗的在場性"之間。
    小說創作要點: 1.建立人物小傳的立體檔案社會關係心理動機) 2.繪製情節發展的波峰浪穀圖 3.設置具象化的核心衝突如《活著》中的生與死)
    散文寫作法則: 1.捕捉生活事件的"靈光片羽" 2.構建意象群落的隱喻係統 3.保持語言的真摯與克製如楊絳《我們仨》的泣血之淡) 。
    兩種文體的本質區別最終指向人類精神表達的兩極:小說是戴著鐐銬的集體性舞蹈,散文則是隨心所欲的個性化吟唱。理解這種差異,有助於創作者在文學坐標係中找到精準的定位。
    小說以虛構性重構世界,通過典型人物與完整情節折射社會圖景。《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興衰軌跡,實為封建末世的藝術鏡像;而散文紮根現實土壤,朱自清《背影》以真實父子互動承載永恒的親情命題。前者如精密的機械鍾表,後者若即興的潑墨山水,在真實與虛構的維度上形成根本性分野。
    小說構建多聲部敘事迷宮,莫言《紅高粱》通過"我爺爺"的家族記憶與上帝視角交織,展現時空折疊的敘事魔力;散文則追求意象的詩性凝結,冰心以荷葉護蓮的意象托舉母愛,將抽象情感具象化為自然圖景。前者依賴情節密度編織懸念,後者擅長留白藝術引發共鳴,形成"密不透風"與"疏可走馬"的美學對峙。
    小說遵循工業化創作流程,從世界觀建構到人物關係拓撲,形成精密的敘事係統;散文則依賴靈感捕捉機製,汪曾祺將昆明雨季的碎片記憶熔鑄為詩意畫卷。前者如交響樂團的精密合奏,後者若獨奏者的即興變奏,在理性架構與感性抒發間完成文類分野。
    汪曾祺《受戒》以散文化筆觸解構傳統小說範式,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實為虛構與真實的中間地帶。這種跨界實驗揭示:當虛構係統趨向完整時,文本顯現小說特質;若以情感體驗為核心驅動,則回歸散文本質。二者的終極分野,始終在"故事的虛構完整性"與"體驗的真實在場性"之間搖擺。
    要是以上內容你還沒有聽清楚的話,我再用大白話給你解釋一遍。散文與小說的3個核心區別。
    第1個就是故事的真假。小說是“編故事”的高手,角色、情節全靠作者想象。比如《西遊記》裏的孫悟空,現實中根本不存在,但故事特別精彩。
    而散文必須“說真話”,寫的是作者親身經曆或真實感受。比如朱自清寫《背影》,裏麵父親爬月台買橘子的場景,就是他自己的真實回憶。
    然後就是寫法的鬆緊。小說像蓋房子,得先畫圖紙設計人物、情節、環境),一磚一瓦都得按計劃來,少了哪塊磚都不行。
    而散文則像搭積木,可以自由拚接。寫春天的樹、夏天的雨,想到哪寫到哪,但最後要拚出一個完整的“畫麵感”。
    然後就是二者的目的不同。小說重點是“講故事”,吸引讀者一直讀下去,比如《哈利波特》的魔法冒險。
    散文則重點是“表心意”,可能是寫對家鄉的思念,或者對人生的感悟,比如老舍寫《濟南的冬天》,其實是在表達對這座城市的喜愛。
    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小說是“編故事的藝術”,散文是“說真話的藝術”。
    馮教授言罷,詩雅頻頻點頭。
    “先生,你講的太精彩了,簡單易懂。今天晚上我就開始嚐試去寫。到時候寫出來後,讓你給我分析一下寫的好不好。”
    “沒問題呀。一開始寫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記住,先完成再完美!”
    “好。”詩雅乖乖地點頭。看來身邊有個教授就是不一樣呀。
    詩雅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寫出來的長篇小說了,那是她和丈夫的真實經曆。從動物園的相親到如今的懷孕。
    這些故事情節夠她寫100萬字了。
    嗬嗬嗬,她人生中的第1個100萬字呀。隻要能寫出來這第一個100萬字,那麽,後麵,她再寫小說就非常簡單了。
    喜歡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請大家收藏:()1小時相親,我閃婚豪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