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隨後

字數:6223   加入書籤

A+A-


    當那位宋姓官員接旨退下後,朝堂之上的氣氛並沒有因此而輕鬆下來,反而更加凝重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上報各種關於朝綱的事情。
    有的官員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如今地方水患成災,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急需朝廷撥銀賑災啊!”他的聲音中透露出對百姓的深切關懷和對災情的擔憂。
    緊接著,另一位官員也站出來說道:“陛下,邊疆戰事吃緊,我軍兵力和糧草都嚴重不足,若不及時補充,恐怕難以抵禦外敵啊!”他的話語讓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起來。
    皇帝坐在龍椅上,麵色凝重,眉頭緊緊地皺著,認真傾聽著眾人的話語。他深知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每一個都關乎著國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大臣挺身而出,他步伐穩健地走到朝堂中央,拱手向皇帝行禮後,朗聲道:“陛下,關於地方水患之事,臣有一愚見。”
    那名大臣說完後,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等待皇上的回應。然而,皇上卻毫無動靜,隻是麵無表情地坐著,讓人難以捉摸他的想法。
    見聖上沒有發話,那名大臣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繼續說下去:“依微臣之見,除了撥銀賑災之外,還可以派遣治水能臣前往災區,實地考察災情,製定合理的治水方案,修繕堤壩,從根本上解決水患問題。”
    皇帝聽了,微微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提議有些興趣。然而,就在這時,一位老臣突然站出來反駁道:“派遣能臣固然是好,但是如今國庫並不充裕,撥銀賑災已經讓國庫吃緊,哪裏還有多餘的錢財去做這些呢?”
    麵對老臣的質疑,那名年輕大臣並沒有絲毫慌張,他鎮定自若地回答道:“老大人所言極是,然而水患不除,日後恐怕會釀成更大的禍患,到時候所耗費的錢財恐怕會更多。微臣認為,可以先從各地閑置的官銀中調配一部分出來,再號召地方富商捐款,如此一來,資金問題便可迎刃而解。而且,派遣治水能臣前往災區,不僅能夠解決當下的水患問題,還能為朝廷培養人才,從長遠來看,這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老臣剛剛張開嘴巴,準備繼續反駁的時候,突然有一位大臣快步走出隊列,打斷了他的話語。這位大臣顯然有更為重要的事情需要向皇帝稟報,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打斷了老臣的發言。
    那位老臣雖然心中極度不滿,但在這種場合下也無法再繼續爭辯下去,隻能滿臉不甘地退回了自己的行列之中。
    緊接著,那位新站出來的朝臣向皇帝行禮後,高聲說道:“陛下,邊疆戰事雖然已經由宇國接手,但宇國不辭辛勞,跨越千山萬水,隻為了那片寒冷荒蕪的凍土之地,實在讓人覺得他們可能別有用心。如果宇國和寧國真的是真心誠意地歡迎大宋回歸,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然而,如果他們並非如此,我認為我們必須采取一些措施來確保自身的安全。”
    他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依微臣之見,桃源之地乃是大宋的重要邊疆,應該派遣朝堂重臣率領軍隊前往鎮守。而且,如今寧國不僅兵力短缺,還遭受著旱災和水患的困擾,其軍事力量已經大不如前。因此,對於我們來說,解決兵馬之事已經迫在眉睫。”
    這位朝臣略微思考了一下,繼續說道:“微臣建議,可以從內地其他各藩王的駐軍處抽調一部分兵力,支援桃源邊疆。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避免宇國在邊疆地區一家獨大,還能夠增強我們的防禦力量。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民間招募新兵,以補充兵力的不足。”
    隨後那名大臣又看了眼皇上,眼神交匯的瞬間,他似乎從皇上的眼中讀到了一些信息。緊接著,他不著痕跡地將目光移向坐在龍椅之下的桃源王,那是一個看似不起眼卻又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
    大臣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糧草方麵,我們可以與桃源藩王以及周邊國郡商議,與周邊產糧地區進行貿易往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緩解當前的糧草壓力,還可以促進地區間的經濟交流。此外,我們甚至可以考慮用朝廷的綾羅綢緞、瓷器等物品來交換糧食,這樣既能滿足各方需求,又能推動貿易發展。”
    朝堂之上,眾人的爭論愈發激烈,各種觀點和建議如潮水般湧來。皇帝端坐在龍椅上,他靜靜地聆聽著各方的意見,心中也在不斷地權衡利弊。麵對這內憂外患的局麵,他深知每一個決策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
    然而,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似乎所有人都忘記了那個坐在龍椅之下的桃源王。他一直沉默不語,宛如一座山嶽般沉穩,讓人難以窺視其內心的想法。
    突然,皇帝的聲音如洪鍾一般在朝堂上響起:“安靜!”這兩個字如同驚雷一般,瞬間讓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望向皇帝,然後又迅速轉向桃源王,似乎在等待著他的決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就在此時,桃源王卻突然緩緩地睜開了雙眼,他的目光看似有些迷離,但卻準確無誤地落在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臣身上。隻見桃源王嘴角微揚,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然後對著那位老臣輕輕地眨了眨眼。
    這一細微的動作,顯然是桃源王與皇上之間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而那位老臣似乎也心領神會,他迅速地回應了桃源王一個眼神,表示自己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緊接著,桃源王又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慢慢地閉上了眼睛,仿佛剛才的一切都隻是一場短暫的夢境。
    而那位老臣則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冒著聖上的威嚴,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他的聲音略微有些顫抖,帶著一絲哽咽,說道:“陛下,如今民間妖邪作祟之事屢屢發生,百姓們惶恐不安,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懇請陛下能夠重視此事,派遣能人異士前去降妖除魔,以保我百姓的安寧啊!”
    聽到這話時,高坐在龍位上的那位竟然露出了一絲異樣,他的眉頭微微一皺,似乎對這句話感到有些意外。隨後,他的目光也迅速地掃了一眼坐在其身下不遠處的桃源王,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警覺。
    其實,這件事情並非皇室毫不知情,恰恰相反,這件事本就是皇室一手策劃的。不僅如此,隻要與皇室稍有牽連的臣子們,幾乎都對這件事心知肚明。
    然而,盡管如此,卻沒有一個人敢公然談論此事。原因很簡單,這件事實際上是得到了皇室的默許。在這個權力至上的宮廷中,眾人皆知,違背皇室意願的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可是,這一次卻出現了一個例外。這位朝臣竟然毫不顧忌地將這件事擺到了明麵上,而且還是在朝堂之上,當著眾人的麵。這一舉動無疑是對皇室權威的一種挑戰,也讓在場的百官們都感到震驚和惶恐。
    一時間,朝堂上鴉雀無聲,百官們紛紛低頭,不敢直視龍顏。他們心裏都很清楚,此時此刻,誰也不敢輕易開口,以免引火燒身。
    然而,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桃源王卻突然站了起來。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帶著一種不可忽視的威嚴:“天子腳下竟有妖魔作怪?”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上炸響,使得原本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了幾分。
    桃源王的話語中,不僅蘊含著他的威嚴和信譽,更散發出一種令人心悸的威脅意味。他的目光如同利箭一般,直直地刺向那位老臣,仿佛在質問他為何要將這件事揭露出來。
    然而,那位老臣卻並未被桃源王的氣勢所嚇倒。他穩穩地站立在原地,麵不改色,宛如一座山嶽般堅定。麵對桃源王的質問,他既沒有表現出驚慌失措,也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然而,此時的聖上卻早已洞悉了這一切。他心裏清楚,這不過是桃源王和那位老臣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罷了。而這陽謀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一是為了斬妖除魔,二則是為了給宋玉銘在朝堂之上立下功名。否則,以桃源王一貫的行事風格,他絕對不會如此反常地主動請纓去處理這件事情。
    可是,即便聖上已經看透了這其中的玄機,他又能如何呢?在朝堂之上,直接逼迫聖上,這位朝臣自然是不能殺的。而在暗地裏,又有一位藩王在撐腰,更是殺不得。如此一來,這陽謀便如同一張天羅地網,將聖上困在了其中,讓他進退兩難。
    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聖上心中猶如壓了一塊巨石,沉重無比。他深知這座即將傾倒的大廈已經搖搖欲墜,稍有不慎便會土崩瓦解。然而,要想挽救這座大廈,談何容易?聖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
    就在眾人都以為聖上會在沉默中苦思良久時,突然間,聖上緩緩地抬起頭,開口說道:“桃源王既有此心,朕準了。但這降妖除魔之事非同小可,需謹慎行事,切不可掉以輕心。”
    桃源王聞言,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拱手施禮,朗聲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此時,朝堂之上一片靜謐,眾人皆屏息凝神,注視著聖上和桃源王之間的對話。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年輕武將突然站了出來,打破了這片沉寂。
    “陛下,末將願隨桃源王一同前往,為除妖盡一份綿薄之力。”那年輕武將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他的目光堅定地落在聖上身上,似乎充滿了決心。
    聖上微微頷首,表示應允。他看著那年輕武將,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朝堂之上,眾人雖然各懷心思,但表麵上都對聖上的這一安排表示讚同。畢竟,在這關鍵時刻,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唱反調,以免引起聖上的不滿。
    散朝之後,桃源王與那年輕武將私下裏商議著此次降妖之事。他們詳細地討論了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以及應對之策,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而那位白發老臣則趁著眾人不注意,悄悄地來到聖上身邊。他壓低聲音,對聖上說道:“陛下,此舉雖有無奈,但或可借此契機穩定朝堂。隻要桃源王和那年輕武將能夠成功降妖,必然會贏得眾人的讚譽和支持。如此一來,陛下的權威也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聖上聽了白發老臣的話後,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著其中的利弊得失。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對老臣所說的話表示認可。
    聖上深知,當前的局勢對國家來說確實非常不利,如果不能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後果可能不堪設想。而白發老臣所提到的這個機會,或許真的能夠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
    然而,聖上並沒有立刻做出決定,他長歎一聲,似乎心中仍有疑慮。他緩緩說道:“也隻能如此了,希望這桃源王真的能夠有所作為,不負眾望。”
    盡管聖上表麵上同意了這個提議,但他的眉頭依然微微皺起,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安。他不禁開始思考,這桃源王此次主動請纓,背後是否還隱藏著其他的目的和算計。
    白發老臣見狀,連忙勸慰道:“陛下不必過於憂慮,這桃源王雖然可能有一些私心,但他降妖除魔的行為畢竟也是為了百姓謀福祉。而且,我們還有那位年輕的武將隨行,可以在暗中對桃源王進行製衡,以防他有什麽不軌之舉。”
    聖上聽了老臣的話,稍微放鬆了一些,但眼神中仍然透露出一絲疲憊。他知道,即使有了這些安排,事情的發展也未必會如他所願。然而,在目前如此艱難的處境之下,他實在是別無他法,隻能選擇去相信這位桃源王以及那位年輕武將了。畢竟,他們是當前唯一能夠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的希望所在。他衷心地期望著他們能夠順利地完成這次任務,為國家帶來那一線改革的生機。
    與此同時,在另一邊,桃源王與年輕武將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終於商定好了行動計劃。他們決定在三日之後正式啟程,前往那妖邪作祟之地。盡管年輕武將對桃源王的某些心思有所察覺,但為了國家和百姓的利益,他還是毅然決然地決定全力以赴,不遺餘力地去完成這次使命。
    當當今皇上聽到這些消息時,他心中已然明了。於是,他默默地轉身離去,留下了滿朝文武在大殿之中。而此時此刻,這些大臣們卻都各自心懷鬼胎,暗自揣測著未來局勢的發展。
    各方勢力都在暗中蠢蠢欲動,一場激烈的明爭暗鬥正在悄然醞釀之中。甚至,一些與桃源王對立的大臣們已經開始密謀策劃,企圖在這次降妖行動中給桃源王設置重重阻礙,讓他無法順利完成任務。
    就在這暗流湧動之際,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妖邪們,也在靜靜地等待著桃源王一行人的到來。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即將在這條充滿艱險的降妖之路上正式拉開帷幕。
    喜歡華色桃妝請大家收藏:()華色桃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