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太子監國(中)

字數:5085   加入書籤

A+A-


    這讓他十分難以決斷,因為如今的朝堂已煥然一新,而他以前國師把持朝政時所認識的官員都不在了。
    不過考慮戶部比工部重要,是要爭取的對象,太子權衡片刻後,最終目光定格在禦史大夫身上。
    他輕聲卻堅定地說道:
    “禦史大夫,此事關乎國計民生,不可小覷。本殿下命你即刻組織人手,對工部侍郎張大人及戶部侍郎所提之事,進行全麵而細致的徹查。務必做到公正無私,無論牽涉何人,皆要一查到底,還朝堂一個清明!”
    言罷,他輕輕一揮衣袖,禦史大夫領命,神色凝重地走出隊列!
    “臣,遵旨!”
    工部侍郎聞言眉頭緊皺,但一揮衣袖也沒有繼續再說什麽。
    畢竟他是清白的是一點也不敢貪,所以沒什麽可查的,最多是下麵州府的人貪!
    所以其實一切都是對方公報私仇心理在作祟。
    不過這次他算是恨上太子靈然了,以後很難會站在他那一邊,可千萬不要讓他找到機會,不然以後有人參太子,他必插一腳!
    而就在太子準備出言拉近一下與戶部侍郎的關係時,朝堂第一刺頭諫言大夫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來。
    “臣有本要奏!”
    太子遠遠地望見了他,原本平靜如水的麵容瞬間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漣漪,微微變色。
    這諫言大夫向來以直言敢諫而著稱於世,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當今聖上,還是身份尊貴的王孫貴族,隻要有任何不當之處被他發現,便會毫不猶豫地上書彈劾。
    在他眼中,正義與真理高於一切,哪怕為此得罪權貴、身陷險境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樣一個剛正不阿之人,太子心中自然有所忌憚。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自己或身邊人不會成為他下一次參奏的對象。
    然而,盡管深知此人難纏,但太子仍需保持應有的風度和儀態,不能輕易流露出怯意。
    但就在太子猶豫時,諫言大夫已經等不及他準許,隻見他一臉正氣,手中緊握著笏板,聲音洪亮地奏道:
    “太子殿下,新修皇宮之舉,靡費國帑十億兩白銀,其規模之宏,工程之浩,數百年來未有之也。
    此暴君之行徑實乃勞民傷財,悖逆天和!
    夫百姓尚處顛沛流離,未得安居樂業,國家亦非富庶之邦,而此等奢靡之舉,勢必加劇民之困苦,致天下嘩然。
    臣伏乞太子殿下,以江山社稷為重,速止此等勞民傷財之行為,以還百姓之安寧。
    然太子殿下或有其慮,或為彰顯國威,或為後世留名。然國之根本在於民,民之安定乃社稷之基石。若不顧百姓之苦,而徒務虛華,恐國將不國,民將不民矣。
    故臣以為,當務之急,乃恤民之苦,解民之困,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如此,則江山永固,社稷長存,儲君之德政,亦將流芳百世,為後世所傳頌。”
    言罷,他挺直了腰杆,目光堅定地望著太子靜靜等待答複。
    大殿內瞬間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大臣們也是十分震驚,這……新修皇宮可是陛下的意思。
    這諫言大夫被陛下禁足半年,這是憋瘋了嗎?上來就言辭激烈的評價這項工程乃暴君之舉。
    不過整個朝堂怕是也隻有他敢指著陛下的鼻子說他的不是,畢竟他的職位就是幹這個的。
    換作是其他大臣敢這樣罵陛下,怕是早就拖出去杖打甚至是賜死了,於是眾多大臣幸災樂禍的看著太子殿下如何處理這個刺頭。
    兵部尚書宋一然則差點笑出聲,這個老家夥是真不給麵子啊!
    他明天說這事也行啊,非要急不可耐的頭一天刺激太子殿下,這樣太子殿下怕是要恨死他了。
    一旁的戶部尚書臉色平靜,仿佛沒聽到一般,因為他可不比宋一然追隨陛下多年,所以他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謹慎。
    而嬴殊則站在武將之列,一副看好戲的模樣,這景象他上了這麽多次朝可從未見過,簡直太有意思了!
    而太子此刻臉色也十分不好看,這老東西,父皇在時,他怎麽不敢出言反對,卻在自己監國時第一個跳出來?
    這根本不是罵父皇,而是指著他撒氣來著,什麽諫言大夫,他就是一坨臭狗屎,純屬惡心人!
    不過因為諫言大夫身份特殊,太子不但不能罵他,此刻還得誇他說得好,因為這樣才彰顯明君,不過這個事情已超出他的處理範疇,隻能安撫諫言大夫:
    “諫言大夫所言極是,本殿下受教了。”
    太子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頭的怒火,麵上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
    “然則,新宮修建一事,關乎皇家顏麵,亦為國之大事,不可輕廢。不過,孤定當審慎考量,力求在不擾民不傷財的前提下,妥善完成此役。本殿下亦會命人嚴查國庫開支,確保每一筆銀子都用在實處,不負百姓期望。”
    然而那諫言大夫卻像個剛正不阿之人,根本不聽太子鬼話連篇,當場義正言辭地出言反駁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子殿下,您這番言語簡直如同鬼魅之語,話不對事,荒誕不經!微臣身為臣子,肩負著為天下蒼生謀福祉、進忠言的重任,今日就算豁出這條性命不要,也要為天下百姓拚死勸諫!殿下若是執意不肯收回這荒謬的成命,微臣寧願以鮮血染紅這大殿,以死明誌!”
    話音未落,隻見那諫言大夫怒目圓睜,滿臉悲憤之色,毫不猶豫地朝著大殿中央的柱子猛衝過去!
    大有一副視死如歸之勢,仿佛下一刻就要與那堅硬無比的石柱來一個玉石俱焚……
    這嚇得滿朝文武瞬間亂了陣腳,紛紛離席,或奔或跑,拚命阻攔勸解。
    禮部尚書急得滿頭大汗,一把拉住諫言大夫的衣袖,連聲喊道:
    “哎喲,使不得啊!您老這一撞,可是要砸碎我朝的一片忠心啊!”
    兵部侍郎也擠上前來,雙手緊緊抱住諫言大夫的腰,苦口婆心地勸:
    “是啊!別這樣……萬事好商量,何必以命相搏呢?”
    幾位武將更是眼疾手快,迅速圍成一圈,生怕他真有個閃失,口中不停呼喝著:
    “冷靜!冷靜!”
    大殿內一時人聲鼎沸,亂作一團。
    而一旁的史官看著這一幕手寫得飛起,將這難得的一幕載入史冊,以供後世銘記!
    而諫言大夫就是不聽眾多大臣的話,他不斷掙紮著其他人的阻攔大聲說道:
    “放開我,我要死諫……殿下不收回成命,老臣就要撞死在這裏,讓我死吧!!”
    太子看著這一幕,頓時氣得臉色發青,心慌意亂,他沒想到頭一次上朝監國就遇到了大臣死諫。
    他緊握的拳頭微微顫抖,目光在諫言大夫那決絕的神色與滿朝文武的慌亂之間來回遊移。
    額上更是滲出了細密的汗珠,他強壓下心頭的怒火與不安,深吸一口氣,試圖在這紛亂中尋找一絲解決之道。
    他深知,一旦妥協,必將麵對父皇那嚴厲的目光和可能隨之而來的罷黜;
    但若堅持,自己又將背負上昏庸無道的罵名,成為史書上的一抹汙點。
    陽光從大殿高窗灑下,卻照不亮他心中的陰霾。
    太子的嘴唇微微翕動,似乎想說什麽,卻又被喉間的幹澀咽回。
    正當太子陷入兩難之際,一位身著青衫的青年文臣緩緩走出隊列。
    他麵容沉靜,目光銳利,直視著那位固執的諫言大夫,聲音不高卻清晰可聞:
    “諫言大夫此言差矣,您身為朝中元老,本應是我輩楷模,何以至此,倚老賣老,以死相逼?太子初涉政事,自當有不足之處,我等臣子應悉心輔佐,而非一味逼迫,置國家體統於不顧。”
    言罷,他輕輕搖頭,目光中滿是失望與責備,大殿內的氣氛因他這一席話而微妙地發生了變化。
    諫言大夫聞言一愣,看到出言之人站在朝臣最末之後,臉上瞬間漲得通紅,胡須根根直立,仿佛被點燃的火藥桶即將爆發。
    他怒視著那青衫青年,眼中閃過一抹不可置信與憤懣之色,嘴唇哆嗦著,半晌才擠出一句:
    “你……你這黃口小兒,怎敢對老夫如此無禮!老夫一生為國為民,兢兢業業,豈容你這六品小官在此大放厥詞!”
    說著,他奮力掙脫身旁眾人的阻攔,幾步跨到郞江文瑜麵前,隨後一巴掌甩在江文瑜臉上,隻聽“啪”的一聲脆響,整個大殿都似乎為之一震!
    喜歡駕崩老皇:我靠吐血續命反仙請大家收藏:()駕崩老皇:我靠吐血續命反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