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久懸的難題
字數:1559 加入書籤
胤禛繼位之後,有一件事情始終懸在他的心頭,這件事在先帝時期就沒有解決,幾十年了至今還如此,如今,不能再拖下去了。
就是孝莊文皇後的陵墓安葬問題,本來老祖宗回沈陽和太宗合葬是沒有問題的,康熙也是打算如此的,但是孝莊臨終前留了話:
“太宗文皇帝梓宮奉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
胤禛凝神思索,知道先帝在這件事情上的為難,老祖宗這番話來的太突然了,先帝其實已經在昭陵有所準備了,但是這樣一來,又不好違背太皇太後之意。
之前康熙皇帝為皇祖母在慈寧宮東麵新建了一座豪華的寢宮,老祖宗很是喜歡,多次稱讚說這寢宮建得好。但是沒多久,老祖宗就去世了。所以當時康熙就幹脆下命令,把這座寢宮拆運到孝陵附近,建一個暫安奉殿。當時正是冬天,距東陵陵區二百多公裏的距離,竟然三個月就竣工了。太皇太後的梓宮就被運到這裏,一直停放了37年。
康熙在這件事情上的所有顧慮胤禛都知道,雖然老祖宗確實是聖母皇太後,這點毋庸置疑,但是由於下嫁多爾袞,又成了睿親王福晉,和太宗合葬似有不妥,但是如果老祖宗願意的話,康熙是絕對會讓祖母和太宗合葬的。要是跟順治皇帝葬在一起也不行,從來沒有母子合葬的說法。在附近單獨建陵墓又違反祖製,太皇太後不是皇帝,沒有單獨建陵墓的資格。
如今胤禛繼位,他覺得有必要解決這個問題了,否則後世之君更難辦了。他下了聖旨,在孝陵風水牆之外,單獨為孝莊文皇後建造陵墓,名為“昭西陵”。
此聖旨一下,大臣們有的提出異議,對此,胤禛是這樣說的:“大清入關以來,國力蒸蒸日上,風調雨順,正是老祖宗保佑的結果,既然老祖宗臨終遺願是守著兒孫,那麽又因是太宗皇後,應以昭陵一脈相承。”
“可是皇上,這樣有違祖製啊...”
大臣們紛紛發表意見。
“祖製也沒有預料到大清會入關,會稱霸天下,祖製也要隨情況而變化,如果你們認為朕違背了祖製,那麽這個罪名朕領下了。”
胤禛擲地有聲,他知道,總要有一個皇帝要背上這個罪名,既然如此,那就讓自己來吧,後世之君也不需再承擔。
胤禛下旨,昭西陵隆恩殿的殿頂,規製是東陵陵寢中最高的,比順治皇帝規格還要高,這已經體現了孝莊文皇後的崇高地位。胤禛知道,沒有老祖宗就沒有大清的今天,即便下嫁多爾袞也是當時迫於形勢,是老祖宗智慧的體現,他幼年時也得老祖宗教導,知道老祖宗是滿蒙奇女子,大清的締造者。
從以前康熙謁陵的時候就從老祖宗先開始,胤禛也是如此,最先祭奠,這是對孝莊文皇後的高度尊重。
對此,胤禩不由得從心裏佩服這位皇上四哥,“嗬嗬,皇上真是曠世奇才,好像改了祖製又好像沒改,把千裏之外的陵寢強行定義為昭陵偏殿,真是厲害,這種想法也就皇上四哥可以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