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相遇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周淩雲率領僅剩的二十一騎回到甘州城,眾人幾乎人人帶傷。
嶽永年得知他們斥候營一個百人隊戰死八九,心中甚是悲涼,對周淩雲及其身後騎兵說道:“爾等死戰報國,大展我軍軍威,大周必勝!”
“大周必勝!大周必勝!......”
眾位將士齊聲高喊,聲音響徹軍營。
幾天後甘州將軍下令,厚葬戰死的士卒,其家屬撫恤金加倍。
就在周淩雲所部返回甘州城之際,突厥的騎兵先鋒五千人已經抵達甘州城下,在距離甘州城五裏紮營,突厥遊騎哨的殘兵也回到了突厥軍中,前軍大將圖必知得知遊騎哨幾乎全部戰死,勃然大怒,令手下將這幾個幸存的逃兵就地處決,而後通告全軍:如若畏戰而逃,軍法處置。
突厥人作為遊牧民族,上至大汗下至部落首領,將軍等級觀念及其嚴格,士卒們無條件服從,如果在戰場上戰敗,輕則撤職軍棍一百,重則梟首十日,這也就導致突厥人的戰鬥力及其強悍,上了戰場隻有拚死一戰。突厥人與其東麵的契丹人相愛相殺,當兩個族群在草原旺盛之際平安無事,但是一旦草原物資匱乏,便上演互相攻伐的大戰,又或者一旦中原的周齊等國陷入內亂便趁機入侵。
長期的戰爭,使得遊牧的騎兵戰力普遍高於中原各國,騎兵來去自如,靈活多變,常常讓中國的周齊兩國倍感頭疼,周齊兩國除了彼此爭奪中原霸主地位,也有意無意拉攏北方各遊牧部落,其中以齊國為最,齊國與契丹結盟,互為姻親,如今東齊又以大周新君繼位,朝政不穩為契機,與突厥互為約定,三國聯手向大周發難......
圖必知率領幾名親兵來到甘州城下,此時的甘州守軍已經得知突厥大軍的到來,四門緊閉,北門城上守軍緊張的密切注視著遠方的突厥人。
“將軍,我等是不是距離太近了,萬一城內的守軍衝出,不把我們碾成粉末,請將軍下令折回。”前軍副將阿史德迎南勸諫道。
不料圖必知哈哈一笑,對身邊眾人問道:“你們是不是都覺得我們很危險啊,但是本將認為恰恰相反我們很安全。”
身邊親衛都不明所以,阿史德迎南再次詢問:“不知將軍有何依據,末將還是擔心。”
“你們想想,我等寥寥數騎,就敢在他們眼皮出現,他們作何感想,他們必定不敢出兵,定然以為是我軍引誘他們出城,再則我大軍主力即將抵達,他們有幾個膽量敢出來?”
“將軍果然英明,我等心服口服。”副將阿史德迎南誇讚道。
突厥的前軍抵達甘州城的消息立刻傳到甘州將軍府內,張桐心中暗暗吃驚:怎麽這麽快,突厥人速度太快了。張桐連忙帶著各營校官來到北門,在城牆上看到遠處建起的敵軍營帳。
雖說隻有五千人,但是遠遠望去突厥營帳整齊劃一,各巡邏哨、警戒哨、遊騎哨安排的錯落有致,又見數騎在城下徘徊,嶽永年立刻向張桐建言道:“啟稟將軍,突厥人欺我太甚,我軍應當先滅其銳氣,由末將率領驍騎營,不需要一個時辰,定能活捉這幾人?”
張桐還在東張西望,張安年又接上話來:“嶽校尉當真乃真漢子,區區幾個人你就能出動主力,萬一有詐怎麽辦,再則,一旦敵軍借機攻城,我軍如何應對?”
“好了,都什麽時候還在爭吵。”張桐不耐煩道。
看到大家都無話可說,一旁的周淩雲也說道:“將軍,還是由末將的斥候營出城一探究竟吧,人多目標太大,末將這幾百人不足惜,驍騎營乃我甘州軍騎軍主力,不可輕動,請將軍下令。”
“周校尉勇氣可嘉,隻是眼下斥候營剛剛經曆一場戰鬥,本將認為斥候營恐怕......”
周淩雲立即打斷張桐的話:“請將軍放心,我斥候營遇戰不退,此次也定當不辱使命,請將軍恩準!”張桐看到周淩雲眼中的堅定,也就點頭默許。
得到軍令的周淩雲立刻抱拳行禮,轉身集結斥候營。
看到周淩雲離去的背影,嶽永年諫言道:“將軍,末將請求隨時出擊接應斥候營,以防不測。”
“嶽校尉此言末將以為不可,我軍還是應當穩妥些。”張安年接上話。
張桐在聽完張安年的話之後,也同意道:“張校尉的話言之有理啊,我軍還是謹慎穩妥。”
說話間,但見北門大開,斥候營全體出動,周淩雲與親衛周忠一前一後朝突厥騎兵的方向奔來。
由於距離不遠,圖必知看到甘州城門打開,便警惕的對眾人說道:“速速退卻,大周軍出動了。”
就這樣盡管周淩雲率部直接衝向圖必知幾人,但是由於距離上因素,還是未能交手,僅僅打一個照麵,混個臉熟,再加上突厥人的大營也就僅僅五裏距離,周淩雲張弓搭箭,身後的士卒一並效仿,一時間幾百隻箭雨射向突厥人,營內的士兵來不及躲避,紛紛中箭,眼見大周軍在營寨外繞圈射箭,一時間突厥人混亂不堪。重傷倒地者不計其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圖必知回道大營內,看到周淩雲駐馬停住,傳令全營將士上馬迎敵,軍令還未下達,一波箭雨來襲,圖必知躲過之後,看到營內士兵紛紛倒地,怒吼道:“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壓製,騎兵給我上馬出擊,全都給我出擊。”
副將阿史德迎南早在一幫親兵的護衛下,來到後賬躲避箭雨,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將營帳軋成了“刺蝟”。
由於每個騎兵攜帶的弓箭有限,在圍繞突厥人的營帳一圈後,斥候營的羽箭消耗完畢,周淩雲率隊折返東門。
突厥人冒著中箭的危險,上馬迎敵,有人身中兩箭依然出馬迎敵,甘州城外上演一幕追逐戲,前有大周軍繞營射箭,後有突厥人促馬追擊,周淩雲深知大周的軍馬與遊牧民族的軍馬速度上耐力上有很大差距,兩者間必須保持千步距離,因此周淩雲將斥候營分為三隊,兩隊繞營射箭,一圈之後羽箭消耗完畢後折返,最後一對正門遲滯突厥騎兵的出兵速度,為撤退贏得時間。
事實證明,此決定無比正確,由於突厥人距離甘州城北門較近,如果從北門回城,則有可能在城門還未關閉前,突厥騎兵已經到達,但是如果選擇更遠的東門入城,除了擔心會被追上外,便沒有這一影響。
待周淩雲安然返回甘州之後,斥候營僅僅因為與突厥的巡邏哨、遊騎哨發生短暫戰鬥損失三十一騎,反觀突厥大營,中箭著達到千餘人,戰死著百餘人,雖然最後出動了兩個千人隊,但是還是眼睜睜看著大周軍返回。
經此一戰,大周軍士氣正旺,突厥人的銳氣受挫,緊閉寨門不出。
喜歡大周:帝國之王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大周:帝國之王霸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