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五王入長安
字數:3023 加入書籤
大周規製,整個國喪之日為二十七日,初喪為七日之期,這七日之中,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全國禁止婚嫁娛樂宴會,而七日過後則進入小祭,新皇需披麻衣著素服聽政,百官著素服,無大朝、居偏殿,而到了三七之後則為大祭,可改新帝年號,新皇可正常批閱奏折,三七過後則到了終祭,可穿常服,全國解除婚假宴會,恢複正常。
如今剛剛進入三七,還是國喪之時,宇文百川一大早就接到奏報,長寧王、廣信王、宜川王帶著數萬大軍向京師開進,沿途州府不敢阻攔,特急報朝廷。
坐上皇帝寶座的宇文百川還不到一月時間,便麵臨嚴峻考驗,這讓王太後也滿臉驚恐,急忙召集眾輔政大臣議事。
“啟奏陛下,三王帶兵來京,居心叵測,臣建議立即調動京師衛軍攔截,一旦三王有異動,立即鎮壓捉拿。”禦史大夫馬周搶先回道。
誰知中書令齊建可不樂意了:“陛下,臣以為不可,他們都是先帝的皇子,陛下的手足,如今他們並無實質謀反,怎可捉拿,馬大人的話可有失風範,可派人與之聯絡,看看三位王爺有何要求,況且眼下還是國喪之日,不能輕起刀兵。”
與齊建穿一條褲子的喬海也隨聲附和。
此二人秘密與宇文風竹聯絡,早就將京師的動向報與三皇子廣信王,東南士族與宇文風竹有緊密聯係,都希望三皇子接任皇位,如今皇子進京,他們自然巴不得三皇子能來,所以也就反對馬周的提議。
“丞相有何建議?”王太後看王鶴沒有說句話,便開口問道。
王鶴自然也不希望這幾位皇子進京,剛剛一聽馬周的話,便想要支持,誰料這中書令尚書令搶先反對,如今看太後點自己,索性思考一下便回話:“啟稟太後,陛下,老臣以為馬大人所言有理,先有廣信王、宜川王無旨進京,現又有三王帶兵抵京,不管他們想要幹啥,都應該立即阻攔,決不能讓他們到達京師,更不能讓他們進京。”
正因為此前與大皇子的關係,所有人都知道王鶴是大皇子的人,王鶴知道此時長寧王肯定也最想見到他,因為有無數的疑問想要王鶴解答:為何先帝要將皇位傳給五弟,凡此種種,王鶴目前自然不想見他。
“所以老臣建議,先派一名重臣前往與之見麵遊說,說服他們退兵,其次朝廷要調集京師衛軍以備不測。”
小皇帝宇文百川見兩方都說出自己想法,一時間不知如何去做決策,隨後王太後決斷:“本宮覺得丞相所言有理,如今先帝新喪,朝局不穩,諸位皇子王爺就帶兵來京,為了以防不測,本宮旨意京師立即戒嚴,京師九門關閉,然後諸位擇一重臣前往周旋。”
眾位大臣看到太後已經決斷,便不敢再議論,隻得遵旨,高呼:“太後聖明。”
中書令齊建給尚書令喬海使了一個眼色,喬海秒懂:“啟奏太後、陛下,臣願意前往遊說,說服三位王爺退兵。”
王鶴一聽雖然不知道這倆貨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但是秉持隻要他們支持,老夫就反對的原則,王鶴決定不讓他們去。
“太後,老臣舉薦中書侍郎沈風前往,一來中書侍郎乃先帝指明的輔政大臣之一,乃朝廷重臣,其二沈大人久居朝堂多年,能力不一般,對先帝的幾位皇帝也了解頗深,此次前去定能不辱使命。”
可以說王鶴此次推舉倒是沒有錯誤,中書侍郎沈風為人也清廉,與馬周一樣是一個剛正不阿之人,凡是朝廷重大詔令皆由其起草,沈風平時話不多,但是為人坦坦蕩蕩,王鶴之所以舉薦就是看到了其身上的那種胸襟,能夠一心為朝廷所想。
中書侍郎沈風聽到王鶴推舉自己,便站出來向王太後、宇文百川啟奏:“啟稟太後、陛下,既然丞相大人舉薦微臣,臣願意前往,為陛下分憂,為朝廷解難。”
“沈大人忠肝義膽,本宮與皇上深感欣慰,如此本宮特命沈大人為全權特使,代表朝廷讓幾位皇子返回駐地,朝廷絕不追究,另外傳旨宿衛軍、武衛軍立刻在京師布防。”
“臣等領旨。”五位大臣齊聲高呼。
京師外,宜川王宇文季青的三萬人馬也出了宜川郡,距離京師已不足百裏,旗幟高掛“誅奸臣,安社稷”六個大字,而長寧王的兩萬人馬也趕來與宜川的人馬匯合。
廣信王一萬人馬也從南麵逼近長安,三人打出的都是“誅奸臣,安社稷”,一路上所過之州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早已經與密謀,竟無人阻攔。
就在宇文廣陵、宇文季青匯合之時,朝廷的特使沈風抵達軍中,二人得知朝廷特使來到,立刻下令停止行軍,就地駐紮,此時距離京師還有三十裏。
二人將沈風邀請入內,隨後立刻飛書報於三皇子宇文風竹。
“沈大人此次前來所為何事?”三人坐畢之後,宇文廣陵便單刀直入問道。
沈風接旨之後一刻不敢耽誤,帶著侍從急匆匆出城向宇文廣陵、宇文季青的的大軍直奔而來,武衛軍斥候早已經探明三支人馬動向,沈風接到斥候急報之後,便馬不停蹄趕往,經過半日路程,這才終於到達軍中,沈風的到來也讓二人略微吃,為了一探口風,二人覺得可以先停止行軍。
“二位王爺,臣奉太後、陛下之命,特來看望三位王爺,三位都是先帝之子,當今皇上之兄長,太後與陛下勸三位王爺回頭是岸。”沈風一席話頗有將其定性的意味。
宜川王宇文季青怒斥道:“什麽回頭是岸,我哥仨是為朝廷誅奸臣,為大周安社稷而來,沈大人此言說我等謀反,憑什麽亂按罪名給我們。”
“是啊,如今先帝仙逝,朝局混亂,奸臣當道,我等身為先帝皇子,理應有振興朝綱,匡扶社稷的責任,大人怎可說我們是謀反呢?”
正當三人詳談之時,親兵來報:“興平王、廣信王來了。”這讓三人都有些吃驚。
喜歡大周:帝國之王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大周:帝國之王霸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