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朕眼中的盟約就是手紙

字數:7133   加入書籤

A+A-


    不過,有心人隻要看地圖和地理,就知道大明拿到的都是金國和遼國的膏腴之地。
    至少兩國都有三分之一物產豐富的地區落入大明之手。
    遼國和金國兩位皇帝真的後悔自己辦了一件蠢事。
    他們都已經感受到自身國家內部人心浮動,不少有遠見的家族已開始轉移財富。
    甚至不少家族把財富要麽轉移到大宋,要麽轉移到大明。
    大元沒有成為他們的選擇。
    由此可見大元的凶名在外,想要招攬人才,除非是無路可走的人,才會選擇大元。
    不然的話,大元都不是人才的最佳選擇。
    耶律洪基臉上非常憤怒,大元欺人太甚。
    真以為他這個皇帝是個擺設,沒有勇氣與大元一戰。
    何況他還有一個盟友大金皇帝完顏永濟。
    大家都是難兄難弟,國力勢微之際登基的。
    兩人就在國境邊進行會晤。
    耶律洪基歎道:“完顏兄,看來我們隻能聯合起來, 一起對抗大元。”
    完顏永濟臉色陰沉,狠厲道:“大明已經幫我們解決了林丹汗和瓦剌。”
    “我們要是不努力不抗爭,亡國便在眼前。”
    耶律洪基對耶律楚材的死,他一點不在乎。
    耶律楚材要是不死,隻怕皇位都有可能被其取而代之。
    所以他表麵上是後悔,事實上心裏並無悔意。
    完顏永濟的心思與耶律洪基是一樣的。
    完顏洪烈的威脅極大,在國內的影響力比他這個皇帝還高。
    而且是皇室之人,這樣的人不死誰死?
    “是啊,我們現在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大明在沒有見到我們亡國之前,絕不會出兵。”
    朱由校在收複國土之後,兵力僅僅維持在三十萬,其餘的兵力都沒有部署。
    三十萬滅一國,這是曆史上沒有出現的事情,也完成不了。
    但是打下來占領的疆域,沒有一兩百萬兵力是無法做到穩定地方的。
    這是朱由校故意的,也沒有想過成為大元的先鋒。
    最好是狗咬狗,來個你死我活,大明成為看戲者。
    忽必烈和思漢飛同樣在看地圖,討論大明的戰略戰術。
    “漢飛,你看看朱由校製定的戰略和戰術,玄妙至極。”
    “把快準狠發揮到極致。”
    “強大的進攻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
    思漢飛道:“是啊,朱由校不死,我大元統一九州的第一步都無法跨出去。”
    與大明爆發戰爭,便是勝利了,損失也非常慘重。
    這是兩人不願意選擇的方式。
    與大明打,最好的就是殺了朱由校。
    讓大明群龍無首,借此時機, 一舉蕩平大明。
    忽必烈笑道:“漢飛,現在大隋宗門已派人前來接洽。”
    “你作為大元的代表,去接待和商榷刺殺明皇的事。”
    “大隋宗門還有利用價值,密宗的人想來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九州宗門但凡出手的,都沒有在朱由校麵前討到好。
    不是重創便是死。
    密宗同樣吃了大虧。
    八思巴已有回師門請求師門神通境或武王境強者親自參與行刺明皇的行動。
    明皇對宗門的威脅太大。
    不利於宗門對千秋大劫的布局。
    思漢飛嘴角微微一翹,冷笑道:“既然大隋的宗門都來了,不妨聯係一下大宋的宗門。”
    “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尤其儒家,更是極好的說服對象。”
    ………………
    “朱熹可是非常不滿大明的作為,這位大佬已經是神通境圓滿的強者。”
    “給他時間,隻怕破境武王境不難。”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大明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凶殘無比,鄰國要是不提防大明才怪。”
    唯一的遺憾是大明沒有曝光自身高端強者。
    這讓真正的強者失去了興趣。
    要是引來定州強者的注意,大元主持行刺明皇的計劃便能順利進行,乃至完美地完成這個任務。
    通過這一戰,忽必烈和思漢飛殺朱由校的心更強烈。
    並且思漢飛已經有了全盤計劃,隻要定州派來的監督者願意幫忙。
    朱由校必定不會懷疑是他們設的局。
    “大哥,如今的局已經部署好,隻能其他仇視明皇的人上門接洽。”
    “反正我對各宗門的參與是抱著多多益善的原則。”
    “哈哈哈,不愧是我的兄弟,讓本汗很開心。”
    “這麽龐大的陣容,大明就是武王境,也不會很多。”
    “現在我殺朱由校的信心更足。”
    思漢飛沒有料到宗門會主動上門求合作。
    顯然宗門對朱由校在明州推行的政策,深深地傷害他們的利益。
    要是讓大明強大起來,對宗門的危害太大了。
    真正的大宗門一直是淩駕於皇權之上的,這在古老的帝國內部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朱由校明明知道宗門的強大,卻仍舊堅持清洗自身內部的宗門強者。
    這態度表明朱由校敵視宗門,野心昭然若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由校有把皇權置於宗門之上的抱負和雄心壯誌。
    忽必烈冷笑道:“明皇的野心暴露早了,等統一九州之後…….”
    思漢飛不屑道:“等我們滅了大明,吞並大明的人才。”
    “那我大元統一九州便能提高三成。”
    忽必烈道:“煉丹師隻有定州才有,但現在明州卻出現。”
    “對定州的威脅隻是時間問題。”
    就算刺殺失敗,忽必烈心裏也不著急。
    千秋大劫一起,定州強者將紛紛出世,那時候的大明解決起來就簡單得多。
    他和贏政都選擇在統一九州後再與宗門對決上.
    趙敏以及忽必烈等人認可的盟約,在朱由校這裏就是廁所裏的手紙。
    並無多大限製。
    其限製是在同等力量下行使其內容。
    在力量不對等的情況下,這樣的盟約對強大的一方沒用。
    金國、遼國和元國在大宋這邊,雙方簽訂的盟約隨時都可以撕毀。
    任何與大明簽訂的盟約同樣如此。
    朱由校覺得對大明不利,這樣的盟約便可以撕毀。
    國與國之間的借口,隻要去找總會有的。
    這一次大明忽然出兵,不要說其他國家覺得突然。
    便是大明內部各軍區統帥以及文武百官一樣覺得突然。
    朱由校要的就是這個突然性,反正大明軍隊已處於戰備狀態。
    隨時可以出兵。
    其突然性更能發揮明軍的作戰能力和遠程奔襲能力。
    既能鍛煉大明軍隊的突發應對能力,又能考驗大明軍隊的臨時作戰能力。
    為這樣的作戰方式,已經訓練了五年之久。
    朱由校一直給軍隊諸將下達軍演的臨戰能力和遠程奔襲能力,目的就在於此。
    大戰從來都不是雙方都準備好了才打。
    戰爭的爆發,都是突然性的,而不是有備而戰。
    秦良玉、俞大猷兩位統帥算是徹底明白陛下為何喜歡突襲軍隊戰備情況。
    原來目的就在於此。
    心裏對天子的做法佩服得很。
    這樣的訓練和作戰方式切合兵法戰略戰術。
    看著大明收複故土,打得就是突然性和閃電戰。
    其他戰區的統帥以及相關將領都開始研究和學習,領會天子作戰思想。
    無法領會天子的作戰思想,這樣的將領遲早要退出軍界。
    這是天子考驗各大戰區將領的臨時應變能力和突發指揮能力。
    大明想要統一九州,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才有資格擔任大明高級將領。
    否則,這些將領要麽回爐重造,要麽直接離開軍界,哪兒涼快哪兒待去。
    大明各大軍區中高級將領都被各戰區統帥組織起來學習秦良玉和俞大猷寫的作戰報告。
    裏麵涉及了大明未來戰爭以及作戰方式的發展。
    京師禦林軍等高級將領同樣在組織學習,張維賢更是下達了死命令。
    勳貴弟子要是無法學透這方戰術戰略思想,考核不合格全部滾蛋。
    如今大明要的是精英,不是那些混吃等死的廢材。
    想要在未來立足軍界,這些軍事思想是最基本的知識。
    當朱由校獲悉各大戰區組織學習的消息後,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看來朕挑選出來的統帥都沒有讓朕失望。”
    朱由校不擔心京師安全,目前朱由校雕刻出來,並放置在係統空間裏的木偶。
    目前已經過萬,最低都是天人境。
    這是他最大的底牌。
    按照朱由校的規劃,百年之後,若能實現百萬級天人境的士兵,統一九州便將輕易實現。
    統帥這支木偶俱現複活的軍隊,基層軍官都是陸地神仙。
    中層軍官是神通境。
    高級將領是武王境,統帥應該是武皇境。
    他秘密組建的這支軍隊,將是這方世亙古未有的軍隊。
    曆史上最強大的軍隊,士兵最低是宗師,已經成為神話。
    百萬級,而不是幾千,是不能進行對比的。
    這些計劃都是天子獨自策劃的,並未向任何人透露過。
    大明每個行政區,都有最低一千木偶俱現複活的在地方任職。
    不存在不了解地方實況。
    加上東西二廠和錦衣衛三大情報機構,大明任何一個地方有風吹草動。
    朱由校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不至於被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忽悠和欺騙。
    “當下朕組建的煉丹師工會裏麵的煉丹師,達到丹王、藥老級別的煉丹師已經超過十位。”
    喜歡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帝王的雕刻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