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普天之下,書同文車同軌

字數:5765   加入書籤

A+A-


    “師尊!”
    “鄧艾拜見師尊。”
    周不疑和法正正說話之間,帳門開處,鄧艾的小腦袋探了進來。
    “嗯!”
    周不疑見鄧艾到來,微微點了點頭:
    “你拜我門下兩年,所學如何?”
    鄧艾撓撓小腦袋,嘻嘻笑道:
    “所學如何,請師尊考教便是。”
    “反正俺覺得還勉強說得過去。”
    法正笑道:
    “看他這副有恃無恐的樣子,看來是不怕主公考驗他了!”
    周不疑正色道:
    “我說的並非行軍布陣,決勝千裏的謀略,而是我華夏傳承千年的文化!”
    鄧艾見周不疑麵色嚴肅,也急忙斂去了嬉笑,小身軀站的筆直:
    “經史子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一不曉。”
    “師尊傳授給弟子的,弟子盡皆記在心中,沒有一日敢忘!”
    鄧艾雖然人小,但卻極具天賦,悟性最高。
    他的話雖然說的略顯張狂,但也說明對師尊的傳授掌握的十分紮實。
    “不但如此呢!”
    鄧艾見周不疑的麵色稍緩,往前湊了幾步,低聲說道:
    “前次陪師兄張仲景前往南疆替南蠻十八洞祛除瘴疫,路上我跟師兄學習醫道。”
    “師兄還誇我有學醫的天賦,讚我已經初窺門徑了呢!”
    法正在旁,心中一驚,暗自驚訝!
    “以張仲景的醫學造詣,當世自華佗死後,可算得上一枝獨秀,唯有主公可勝之!”
    “能得到張仲景的認可,想必這小鄧艾的醫道,放在俗世間也能算得上醫學聖手了吧!”
    周不疑緩緩走在法正和鄧艾的身前,背負著雙手說道:
    “我華夏自盤古開天,炎黃與蚩尤大戰,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管是七國紛爭,還是楚漢爭霸,最終還是走向一統!”
    “你們可知道,這是為何麽?”
    法正和鄧艾齊聲說道:
    “臣願聽主公教誨!”
    “弟子願聽師尊教誨!”
    周不疑停下了腳步,仰頭看著軍帳的頂棚,麵色更加的嚴肅:
    “因為隻有統一,才能造就華夏的輝煌!”
    “若沒有祖龍始皇帝兼並六王,書同文,車同軌,又怎麽會有後來的強漢?”
    他轉頭看向鄧艾和法正:
    “不管是開創一統先河的始皇帝,還是後來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他們受限於眼界,以為天下之大,隻是九州方圓。”
    “但我大乾帝國,要塑造萬古未有之華夏!”
    周不疑大踏步到了白牆上的那張地圖麵前,用手指著說道:
    “我大乾!不但要吞並諸夷,涵蓋九州!”
    “還要遠拓海外,擴張兩極!”
    “真正做到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華夏國土!”
    周不疑的地圖上,曲曲彎彎,繪畫的極為複雜。
    法正和鄧艾雖然看不懂,但能看得出,在這張浩大的地圖上,荊州不過是個手指肚大小的地方。
    就算是九州漢土,也僅僅巴掌大小!
    可是在九州之外,卻仍有極為廣袤的土地!
    “主公!”
    法正胸懷激蕩,熱淚滾滾而下:
    “臣願隨主公,開拓這萬古未有的基業!”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鄧艾情緒一激動,結巴的舊疾又回來了,平時口齒伶俐的他,連連張嘴,憋出一腦門的汗。
    最後幹脆說道:
    “俺……”
    “俺也……一樣!”
    周不疑看著鄧艾,諄諄告誡道:
    “文化的統一,有時候比疆土的統一更為重要。”
    “若不能統一文化,彼此互不認同,即便是能做到日不落帝國,又能延續多久?”
    “早晚必會分崩離析,且一旦分崩,便再也很難統一了!”
    “所以!”
    周不疑轉身從軍案上,提起一支令箭,轉身看著鄧艾:
    “我已決定,派你跟隨南蠻王回歸南疆,三日後啟程!”
    鄧艾一驚,滿臉的不樂意,低聲抱怨道:
    “師尊,徒兒才從南疆歸來,還沒待熱乎呢,你又要徒兒去那蠻荒之地幹嘛啊!”
    “師尊平定中原,徒兒也能獨當一麵的……”
    周不疑麵色突然一沉!
    小鄧艾嚇的一吐舌頭,不敢再繼續說下去了。
    周不疑用手一指地圖左下角的方向,麵色凝重的說道:
    “前日蠻王所提到的那個貴霜王朝,乃是天竺盛國,絕不是尋常不受教化的蠻荒部落。”
    “你若不去,蠻王絕不是他們的對手,又如何能替我開疆拓土?”
    “你此去的任務,就是替我一路西征,滅貴霜王朝,改設為郡,將之納入我大乾帝國的版圖!”
    鄧艾苦著臉哀求道:
    “師尊,您帳下將領眾多,為何非要徒兒前往啊……”
    “徒兒還想著侍奉在師尊左右,以盡孝道呢。”
    法正在旁笑著勸道:
    “士載,你還不明白主公的一片苦心啊!”
    “南疆窮山惡水之地,瘴疫橫行,地理複雜。”
    “若派別的將領去,未必能適應的了,萬一水土不服,突染重病,豈不是耽誤了主公的大事?”
    “更何況你既善曉兵法,又精通醫道,真是主公西征的不二人選啊!”
    鄧艾無奈,隻好住嘴,可憐兮兮的看著師尊。
    周不疑微微點了點頭:
    “法孝直所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我執意遣你去,還有另外幾個重要的原因!”
    鄧艾胸懷坦蕩,情緒樂觀,既然不能改變,也就坦然接受了。
    因此又變的開朗起來,嘻嘻笑道:
    “我知道師尊遣我去的另一個原因,是希望我能教化天竺郡的百姓,讓他們融入華夏的文化!”
    鄧艾往前走了幾步,張開雙臂擁抱著白牆上那張極為廣袤的地圖:
    “到時候就不是九州之地書同文車同軌了,而是普天之下,盡皆相同了!”
    法正見鄧艾小小年紀,卻如此聰明,總能舉一反三,一點即透,能夠揣摩到主公的心思。
    不禁羨慕不已。
    “嗯!”
    周不疑滿意的微笑著,愛撫著鄧艾的頭:
    “此次西征,一路艱辛,絕不是三年五載能完成的任務。”
    “你韶華正盛,有的是時間和精力,總比派出別的老將,客死他鄉,魂不能歸於故土要好的多。”
    周不疑的話中,突然多了幾分傷感和淒涼。
    “師尊……”
    直到此時,鄧艾才意識到此行責任之艱巨!
    很有可能就是半生的辛苦!
    抬頭看著師尊偉岸出塵的身影,如鯁在喉,難吐半字。
    “你和蠻王之子孟虯的關係如何?”
    周不疑話鋒忽然一轉,低頭看著鄧艾問道。
    “啊?”
    鄧艾伸了伸脖子,咽下一口唾沫:
    “我跟他玩的很好啊!”
    “他也喜歡我們中土的文化,我還教他《論語》和《孫子兵法》呢!”
    “怎麽啦?”
    周不疑轉頭看著軍帳門口,沉聲說道:
    “南蠻西征,開疆拓土,非一朝一夕之功。”
    “蠻王雖然對我忠誠,但他死之後,繼承大業的孟虯,卻未必如此!”
    “你此去南疆,就是要教化孟虯。”
    “將來若此人可用,你就盡心輔佐他,治理天竺郡,若他不可用,你就除之!”
    鄧艾使勁點了點頭,牢記在心。
    “天竺郡……”
    周不疑口中喃喃重複了一遍,忽然改口道:
    “不用天竺郡!”
    “改設阿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