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滿蒙八旗

字數:4077   加入書籤

A+A-


    此時正值農曆六月中下旬,天氣已然溫熱起來。
    李竹青頭上歪戴著一頂藍色方巾,身著月白長衫,胸口敞開,手持一把折扇,“呼啦呼啦”地扇著風,頗有一番放蕩文人的做派。
    軍情局人員因需深入敵後,故而對服飾、發型的要求與西軍其他部門不同,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穿著。
    李竹青聽了蕭雲驤的話,並不在意,笑嘻嘻地回應道:
    “大王,適當進行藝術加工,不必在意。”他用折扇指向現場或傷心、或憤怒的清軍俘虜,接著說道:
    “他們需要很強的代入感,才能更好地被引導進入我們的思想體係。”
    “至於大王您,反倒不用有那麽強的代入感。要知道,台上的西王,既是您,又不是您。或者說,是藝術形象的您,而非真實生活中的您。所以,不必太在意,宣傳效果好就行。”
    李竹青與蕭雲驤相處日久,也是滿口的新詞。
    蕭雲驤對這“是你,又不是你”的話思索片刻,點了點頭。就讓軍情局戲社那幫人折騰去吧,反正這年頭,也沒有形象使用權這一說。
    “下麵是什麽節目?”蕭雲驤問道。
    “西軍政策的宣講,以及西軍士卒現身說法。”李竹青一邊“呼啦呼啦”地扇著扇子,一邊回答。
    “搞得不錯,記得總結經驗,形成一個可推廣的模式,在全軍推廣。你來主導,我去看望傷兵了。”蕭雲驤跳下箱子,對李竹青說道。
    李竹青隨口回道:
    “某省得,大王自去。”
    西軍在中江停留了五天。
    這五天裏,除了進行部隊休整、統籌物資、修理軍械、治療傷員、掩埋死者等繁瑣又必要的工作外,主要是對清軍俘虜進行甄別、分化和教育。
    對於低級軍官,以及沾染流氓習氣、吸大煙的士兵,一律發放路費,讓其自行回家;其中作奸犯科、作惡多端、手上沾有普通百姓人命的,由清軍俘虜舉報,一經查實,即刻吊死。
    經過西軍教育後還想回家的普通士卒,也發放路費。
    參將及以上的高級軍官,暫時羈押教育,待適當時機再另行遣返。
    清軍俘虜中的士兵,願意加入西軍的,西軍熱烈歡迎,一視同仁,絕無偏私。
    經過數日整頓,清軍三萬餘俘虜中,願意留下來加入西軍的竟有一萬八千餘人。
    蕭雲驤當即從重慶帶來的第一、二師抽調部分骨幹,補充進親衛團,再將親衛團擴充為親衛師,任命劉昌林為師長,並配備軍師、參謀長協助他管理部隊。
    第一、二師歸建林鳳祥第一軍,並補入清軍俘虜兵。
    由此,第一軍終於齊裝滿員,人數達四萬兩千餘眾。
    賴文光率親衛師留守中江,保護大軍的後勤補給線,同時剿滅潰兵土匪,協助西軍政府建立地方政權。
    蕭雲驤則率領第一軍、攻城團、軍情局向成都進發。
    佟佳·裕瑞,今年五十五歲,滿洲鑲藍旗人,佟佳氏。
    道光五年任整儀尉,二十年調任廣州副都統,署廣州將軍,鴉片戰爭中負責防守省城,後曆任江寧、福州、成都將軍,鹹豐二年任四川總督兼成都將軍。
    這裕瑞雖才具平平,但為人頗有氣度,不像多數滿人官員喜歡鉗製防備漢臣。
    升任四川總督後,他全力支持岑毓英擴充綠營軍。待到林鳳祥攻入成都盆地,他督促岑毓英率領綠營軍前去應敵。
    岑毓英年輕氣盛,深感皇恩,頗為賣力,不僅在中江堵住了西軍林鳳祥部,還逐漸占據上風。裕瑞大喜,不斷給岑毓英加派援兵、補充物資。
    到了七月,岑毓英傳回消息,稱已完全圍死林鳳祥部,預計再過一二十日即可全殲該敵。
    同時,裕瑞收到西賊偽王蕭雲驤率兩萬餘眾,從重慶向成都進發的消息。駐守成都的裕瑞並不驚慌,反而有些期待。
    岑毓英部已有六萬餘眾,縱然在野戰中遇到西賊偽王,以三倍之眾,應不至於吃虧。
    而成都城內,還有滿蒙八旗軍兩千餘人,加上這段時間擴充的漢八旗,共計兵力一萬餘人。
    雖野戰不行,但偽西王若敢置岑毓英部不顧,直接來攻擊成都城,他隻需守住一個月,消磨西賊鋒銳於成都堅城下。
    待岑毓英部殲滅西軍林鳳祥部後,與成都守軍內外夾擊,即可擊潰偽西王部。
    聽聞偽西王蕭雲驤一貫身先士卒,如能生擒或陣斬那廝,四川的問題就能解決了。
    後又探知偽西王部直接奔中江而去,與岑毓英部決戰。
    之後消息探聽變得極為困難,清軍派出去的探馬常無端消失。偶爾有逃回的探馬報告,西賊不僅探馬眾多,且裝備犀利,全部配備新式的燧發步槍和手槍。
    清軍的探馬遇到,往往勝少敗多,有去無回。
    更有大量西賊細作扮做平民,到處捕捉圍殺清軍探馬,導致最後清軍探馬再也不敢靠近中江戰場五十裏以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滿蒙八旗號稱騎射無敵,但那已是陳年舊事。自清廷中期以來,承平日久,滿蒙八旗兵丁逐漸疏於訓練。
    到了鹹豐年間,士兵們貪圖安逸,敷衍了事,很多人連基本的騎馬奔馳都做不到,更別說敢在槍林彈雨中與西賊白刃相搏。
    更致命的是八旗人心離散。
    滿清初期實行旗地製度,即劃撥土地給旗人,旗人自己耕種或租給漢人,收取田租過活。
    到了滿清中期,由於土地兼並嚴重、旗人不善經營等原因,許多旗地被典賣出去,不少旗人淪為無地可耕、生活困苦的境地。
    按定製,清廷需給予八旗兵丁及其家屬錢糧等生活補貼,然而隨著八旗人口增加以及財政收入減少,已難以為繼。
    到了鹹豐初年,清廷對外戰敗賠款,國內遍地烽火,旗丁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況且八旗內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少數旗主、貴族憑借特權和財富過著奢靡的生活,而底層旗人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向貴族、旗主借債度日。
    由於收入不穩定且微薄,他們往往無力償還高額利息,債務越積越多,在債主催逼下,生活苦不堪言。
    有旗人因無法償還債務而被迫逃亡,或租種旗主、貴族土地,淪為旗主的農奴,這與元末的軍戶蒙古人、明末的軍戶、匠戶並無區別。
    以成都滿城為例,鼎盛時成都滿城有四千餘戶,三萬餘人,到此時,滿城僅剩兩千餘戶,男女人口總計一萬出頭。
    注:旗人底層兵丁生活困苦,並不是烏鴉胡謅,有心的大佬可以查詢史料去核對。不僅如此,辛亥革命中,還有東北滿人成規模的起義反清,響應南方,是不是很魔幻?
    所以階層才是內核,元末明軍裏還有大量的蒙古人。就是現代出了y速營這種nc組織的二毛,其與大毛的戰爭中,兩任總司令,都是俄羅斯族。)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