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巡檢司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A+A-


    話說李繡成於10月21日自江城啟程,返回襄樊。
    他所率一行人馬皆為騎兵,沿途皆屬西王府控製區域,補給充足,行軍便利。
    因此一路疾行,僅用六日,便自江城,抵達前線指揮所呂堰驛。
    呂堰驛,位於樊城北約三十餘裏,乃明清時期襄陽府北部的重要驛站,為北上中原的必經之地。
    鎮中設有巡檢司與驛站等基層機構,昔日漕運鼎盛時,白河穿鎮而過,南北貨物在此中轉。
    鎮上約有千戶人家,屬中型集鎮。
    今年三月,西軍攻克襄陽府後,陳坤書部便駐守於此,軍指揮部也設在此處。
    而北麵三十餘裏外的新甸鋪鎮,則有青軍駐防。
    西軍主攻方向不在北方,青庭亦自顧不暇,故而大半年下來,雙方雖有相互試探之舉,卻未爆發大規模戰鬥。
    午後兩點,李繡成及護衛抵達呂堰驛,未作停留,徑直前往巡檢司指揮廳。
    所謂巡檢司,原為元明清時期,設於縣級以下的基層武裝機構。
    職責包括稽查關津、維護驛道、地方防衛、調解糾紛及初級司法等。
    戰時轉為軍事據點,負責協調駐軍後勤補給。
    呂堰驛巡檢司地處鎮西北高地,三麵環崗,東望平原,可俯瞰驛道與唐白河,視野極佳。
    周圍為驛站建築群,如驛丞署、馬廄、驛卒營房,形成“驛司聯防”之格局。
    南側為商貿區,設有糧倉與貨棧,便於戰時調撥;西側約二百米處有毘廬寺,必要時可用作兵營。
    巡檢司內設指揮廳、兵營、器械庫、馬棚、吏舍、檔案房、牢獄、水井、地窖等設施。
    指揮廳為三開間大堂,內設沙盤與驛道地圖,專用於軍情議決與案件審理。
    周圍還有一圈周長五六百米、高五米餘的城牆和了望台,設有垛口和炮位,共設四門。
    但平常隻開放南麵驛道方向的南門,與北麵河道方向的北門。
    佳慶年間白蓮教起事時,呂堰驛的巡檢司曾為青軍據點,巡檢王翼孫率兵依托城牆抵禦教眾。
    因其建築眾多、結構堅固,具備堡壘性質,李繡成遂將第三軍指揮部,設於此地。
    他們一行剛至巡檢司門前,便見身材高大的陳坤書正從城牆內走出。
    一見李繡成歸來,他立刻迎上前,高聲問道:“軍長,可有好消息?”
    他嗓音洪亮,如同吆喝,引得城門口站崗、城牆上了望的衛兵紛紛側目。
    李繡成翻身下馬,邊走邊道:“跟上來,裏麵說。”
    兩人快步走入巡檢司,隻見梁啟賢正坐在指揮廳中辦公。
    見李繡成進來,他立刻起身迎接:“老李,大王怎麽說?”
    李繡成望著神情急切的兩人,微微一笑:“大王同意了我們的計劃。”
    陳坤書兩掌一拍,咧嘴大笑:“好!從三月到現在,就沒打過一場大仗,都快閑出病來了!”
    梁啟賢卻沉穩得多,直接追問:“大王有那些吩咐?”
    李繡成將蕭雲驤所言“先南後北”的戰略娓娓道來。
    末了,他補充道:“不過,大王最終還是決定從第一軍抽調一個師,由他親自帶隊北上,作為我們的預備隊。”
    “但他們一萬多人,還要帶輜重、火炮,從江城到襄樊六七百裏,至少得二十天。”
    他頓了頓:“等他們趕到此地,最快也得十一月中旬。”
    聽聞此言,陳坤書卻不高興了,
    “第一軍剛拿下柴桑府,又配合第六、七軍奪了大半個贛省,這時候他們北上來湊什麽熱鬧?”
    “若是他們來了,吉文元、唐日榮、吳定彩這些人,我以後還怎麽跟他們吹牛?說不得反而被他們笑話。”
    “軍長,我們不等他們了,趕緊打吧。”
    這話一出,梁啟賢臉色一沉:“好你個陳斜眼,是你吹牛重要,還是戰役的勝利重要?”
    陳坤書卻不惱,依舊笑嘻嘻:“軍師,我這不是圖個嘴上快活麽?具體什麽時候打,怎麽打,還得軍長拍板。”
    梁啟賢轉頭看向李繡成,隻見他正凝視著地圖,緩緩說道:“陳師長說得對,我們得盡快發起戰役。”
    “當然不是為了搶功,而是我原先的計劃裏,本就沒算上其他兄弟部隊。”
    “況且,我們必須盡快打下南陽府,然後與留守漢中府的吳長根第八師配合,進攻長安。”
    “再拖下去,就要下雪了,冬季走陳倉道可不好受。”
    梁啟賢素知李繡成指揮作戰雖然一向膽大,但戰前準備卻是極為縝密。
    如今見他態度堅定,顯然已是深思熟慮。
    他遂開口道:“眼下汪海洋的第九師,正在東北方一百二十裏的湖陽鎮布防,騎兵旅則在東麵棗陽訓練。”
    李繡成聽完,低頭沉思起來。
    梁啟賢與陳坤書知他思考作戰時不願被打擾,便一同走出指揮廳,在院中聊起其他事來。
    約莫過了半個小時,廳內傳來李繡成的聲音。
    兩人重新入廳,隻見李繡成已站於地圖前,語氣堅定:
    “歐陽參謀,記錄我的命令:命汪海洋部三日後,也就是十月三十日,從湖陽鎮攻擊唐縣,得手後留下一個團固守。”
    “主力直撲南陽城東北麵的裕州縣,得手後就地構築陣地,阻擊東麵可能馳援的敵軍。”
    “騎兵旅隨第九師行動,待汪海洋部攻下裕州後,便以裕州為補給據點,向南陽城北麵的南召一帶,展開巡邏。”
    “若發現敵軍從洛陽方向南下救援,便沿途襲擾,找機會打擊小股敵人,延緩敵軍推進。”
    “這些事他們在湘省曾做過一回,經驗豐富。更何況,相較湘省的丘陵水網地形,這裏的大平原,更適合騎兵發揮機動優勢。”
    他身邊=正是那兩個,與他一同前往江城的參謀。
    恰好都是複姓,一個叫歐陽致遠,一個叫申屠嘉,皆為西軍軍校剛畢業不久的年輕參謀。
    歐陽致遠記錄完畢,指著地圖上裕州位置。
    “軍長,裕州位於伏牛山和桐柏山餘脈之間,為南陽盆地東北方向的唯一開闊通道,清妖要來支援南陽,這也是必經之路。”
    李繡成點了點頭,頗為欣慰:“歐陽說得不錯,有進步。”
    邊上的申屠也連忙補充:“且可通過唐河進入潘河,後勤補給也方便。”
    李繡成又點了點頭:“申屠說得也不錯。”
    軍校參謀畢業生,會配屬給各級軍事主官,做一些軍令傳達、物資調配等輔助工作。
    而各級主官,也有傳幫帶新人的責任。
    注1:呂堰驛,即如今的古驛鎮,名字為民國時期改的。原在白河邊上,後因河道數次改道,現在距離白河已經有十幾裏遠了。
    注2:裕州,即如今的方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