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玉華春來晚
字數:5235 加入書籤
這時前麵的山穀豁然開朗,在一片整齊的藥田中間,居然還有一排數間的石屋。姬重玄將小長風在屋前放下,推開了其中一間的房門。
“風兒,為師要在這裏打坐調息,你一個人莫要走遠,這長春穀中雖然沒有大型野獸,不過那毒蛇毒蟲卻是不少。”
“師父,你是不是傷得很重?”
“不妨事,這石屋中有你師祖留下來的丹藥,我們今晚就先留在穀中,明日再帶你出去。”
“嗯,那風兒就守在師父旁邊,哪兒也不去。”
姬重玄點點頭,自行在一個蒲團上坐下,從身邊架子上取來一個瓷瓶,倒了一粒丹藥納入口中,便自顧調息起來。這屋中除了一個擺放物品的架子和三個蒲團,就再無它物。而架子上最顯眼的便是三個精致的小瓶,而剩下的就隻有各種形狀不一的容器,裏麵皆透著濃鬱的藥材味道。小長風摸出來一粒辟穀丹送入嘴裏,也在一旁的蒲團上坐了下來,默默地開始調息吐納。
“很好,像你這個年紀,每次入定都能輕鬆地堅持如此之久,也實在是屬於異數。不過這修行可千萬不能強來,若是在定中感覺心煩意亂,一定要及時醒來,明白了沒有?”
“我知道了師父,我感覺在這裏打坐,好像是更容易入定。”
“那是自然,因為這裏的靈氣要比外界濃鬱了又何止百倍。天亮了,我們走吧。”
姬重玄背著小長風飛身躍起,腳尖在山壁上輕輕一點,便騰起了數丈,再伸手在山壁上借勢一拍,又是竄起三丈有餘,隻是片刻功夫,便躍上了一個離地四五十丈高的平台。這個平台長約兩丈,寬不過三尺,若是站在崖下,根本就無從發現。平台的中間有一個洞口,洞口不大,僅能容納一人出入。二人進入洞中,前行數步便已是漆黑一片,旁邊卻有“滴答”之聲躍入耳中。姬重玄從懷中摸出一顆雞蛋大小的明珠,昏暗的珠光之下,竟然也能勉強視物。複行數十步,溫度便忽然急降,小長風摟緊了師父的脖子,耳中的水滴之聲卻是越發地清脆。借著昏暗的珠光,這洞中竟是布滿了石筍和倒掛的鍾乳,岔路重重,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迷宮。
姬重玄走走停停,辨別著方位,一直走了小半個時辰,都還沒有一點走出去的跡象。而就在小長風百無聊賴的快要睡著之時,頭頂“呼啦啦”一陣振翅聲響,便有幾道涼風劃過後頸。
“啊,師父......!”
“不怕,那隻是一群夜虎而已。”
“夜虎?那是什麽?”
“就是蝙蝠。”
“哦,難怪這裏的味道那麽難聞。”
又繼續前行了半個時辰,前麵終於是見到了一團亮光,姬重玄收起明珠腳下發力,三兩下便躥出了洞來。洞外是一片茂密的鬆林,這些鬆木每一棵都異常地高大,其中高者竟然不下十丈。一陣風來,綠濤起伏,鬆葉刷刷作響,群鳥陣陣啾鳴,入目是綿延的群山,耳中卻是泉水淙淙。姬重玄麵對這久違了的玉華鬆濤,忽爾搓唇長嘯,這嘯聲穿透高峰直破雲霄,遠處竟然有聲聲鶴唳與之相互應答。
玉華春來晚,山寒夏亦秋。
鶴鳴聞千載,心空始忘憂。
幾聲鍾鳴響起,山中回音陣陣,小長風一下子竟然數不清到底是傳來了幾聲鍾響。
“走,我們回山。”
將背上的小長風抱入懷中,姬重玄腳尖一點便縱了出去,施展開來身法,竟飛一般地腳踏樹冠疾掠而行。片刻之後,眼前便出現了一條蜿蜒石徑,直達眼前高峰的峰頂。頭頂雲霧繚繞,不知山高幾許,回頭再往下看,卻原來已在山腰,山下一片鬱鬱蔥蔥,一排屋簷殿宇,卻是掩映其中。
小長風指著那些屋舍好奇地問道:“師父那是什麽地方?”
“那裏是修真閣。”
“什麽是修真閣?”
“就是修真的學堂。”
“學堂?那是不是我也要去裏麵學習?”
“那是山門培養外門弟子的地方,你閑時倒是可以過去看看。這東華州中,家境尚可的孩童,在六歲便會送入學館,而那些蒙學的學館便叫作鴻蒙館。館中除了教授詩文之外,還會傳授史、經、算,等諸多學問,最主要的是能接觸到練氣入門的基礎法門。隻要在六年之內,能夠成功地納氣入海,就有望進入修真閣中繼續修行。若是不想進入修真閣,亦可選擇專授政、教、農、商的文成閣,或者是傳授百工百業的天工閣繼續學習。”
“那這些館閣也都是朝廷開辦的嗎?”
“在這裏可沒有朝廷,隻有一個昆虛宮統管境內一切。昆虛宮下轄三院,一是天都院,專司修行界中的大小事宜。二是負責監察天下的風雷院,賞善罰惡,緝捕拿盜,無論凡俗還是修士,風雷兩司皆可過問。這第三叫作雨露院,雨露院所負責之事,於我等修士已無太大關係,主要是管理世俗中的億萬百姓。這修真閣乃是由天都院所設,由各大宗門負責打理。而其它的館閣,卻是皆由雨露院負責承建,由各城的城主府負責日常事宜。山下的這座鬆濤閣,便是歸咱們玉華門所轄,所以這裏麵的所有學子,都可算是本門的外門弟子,若是有出色的,本門可優先將其納入門內。你如今既已拜在了我的門下,便是為師坐下的傳承弟子,身份地位猶在內門弟子之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卻原來如此,師父,我們眼前的這一座,便是玉華山嗎?”
“嗯,這方圓數百裏皆屬於玉華山脈,而在這片山脈之中又有三座主峰,它們分別是玉華、太華、少華,而咱們的宗門就坐落在這玉華峰上。”
師徒二人邊走邊說,不知不覺就已經身處霧靄之中。玉華門規,無生死存亡之事,進出宗門不得施展身法。盡管如此,姬重玄走得也是極快,沒用多時便已經穿過了雲層。湛藍的天空似是伸手可及,雲霧藹藹卻似邁步可行。此刻這山中氣候已然頗為寒冷,山上的樹木也變成了耐寒的油柏。越是往上,山路便越發地陡峭,就在雲海之外,但見還有兩峰並立,頂戴白雪卻不似平常所見。
剛登上一處平崖,卻是跳出來一名背劍少年,見到姬重玄師徒,扣指施禮問道:“來客止步,山門重地,還請報上來意。”
姬重玄嗬嗬笑道:“你叫什麽名字?是雲東和雲誌哪一個的弟子?”
“弟子燕千回,家師正是徐雲東嗎?”
就在此時,一道身影從山上疾步而來,在三丈外便向著姬重玄躬身行禮。
“當真是師叔回來了,徐雲東見過師叔。師叔剛才發出長嘯,師父就已然聽出是你,現在已擺駕山門之前,命弟子下山來迎接。”
“雲東!數年不見,你竟然已經精進如斯,走,咱們回山再說。”
姬重玄說著又緊了緊懷裏的小長風,當先便往山上趕去,而腳下的步伐也邁得更加快了。
待轉過了一處山梁,地勢變得豁然平坦,一座由山石壘砌的山門上麵,正架著一個大大的樓匾,上麵鐫刻著三個古樸大字,小長風居然是一個也沒認得出來。
“那上麵乃是上古文字,書的正是玉華門。”
“哦!”
隻見這山門後麵,便是一座石質大殿,十數間屋舍錯落在石殿周圍,皆是依山勢而建。而在山門下方,此刻卻立著一位身穿黑袍的五旬長者,而他的身後則站著數人。
“師弟!”
那黑袍長者一見到姬重玄,竟當先邁出了一步,姬重玄趕緊放下了小長風,躬身施禮道:“大師兄!小弟怎敢勞動師兄親自迎接。”
“哈哈哈,再見師弟我心歡喜,咱們玉華門中又何曾有那麽些規矩。這一別七載有餘,你身負師門重托,我出來迎你一迎,又有何妨?”
姬重玄的這位師兄姓陳,號玄音,看似五十多歲,實則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姬重玄入門很晚,一身所學倒是有八成是這位師兄所授,二人雖然名為師兄師弟,卻又與師徒無異。
“有勞師兄牽掛,我也是時常懷念你和師父,不知師父如今可在山上?”
那陳玄音道:“你也知師父一向行蹤不定,這些年也隻是回來過三次,眼下卻並不在山中。不過師父曾言,歲末之時當可回山。”
二人又寒暄了幾句,陳玄音一轉頭卻是指著小長風問道:“師弟,這個小娃娃是?”
姬重玄拉著小長風來到陳玄音麵前道:“此子天賦異稟與大道有緣,我已決意讓他傳我衣缽。”
未等陳玄音回話,姬重玄又示意小長風道:“風兒,這一位是為師的師兄,也就是你的師伯,還不上前拜見。”
“呂長風拜見師伯。”
“不錯,是個好孩子。”
對於小長風,陳玄音未做過多評價,而是側開身子讓出了身後眾人。
“雲誌,雲嵐,你們還不來見過師叔。”
這陳玄音名下一共收了三名弟子,除了之前迎下山的徐雲東外,另外兩人便是眼前的馬雲誌和姬雲嵐。這二人姬重玄也都熟悉,馬雲誌在十年之前,就已經被陳玄音收歸門下,而那時的雲嵐,卻還是鬆濤閣中的一名外門弟子。
如今在徐雲東和馬雲誌門下,也都各收了兩三名弟子,這會兒卻是一一上前參拜。
“大師兄,如今玉華門開枝散葉,倒是辛苦你了。”
“好了,我們還是進去再說。”
言罷陳玄音當先邁步,餘者在後相隨,那個叫作雲嵐的女弟子,卻是搶先將小長風抱了起來。
“來,師姐帶你入門。”
喜歡天穹碧外請大家收藏:()天穹碧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