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軒轅之會
字數:5094 加入書籤
《山海經》中記載:“有軒轅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軒轅之台。”
唐朝陳子昂有詩雲:“北登薊丘望,求古軒轅台。 應龍已不見,牧馬空黃埃。 尚想廣成子,遺跡白雲隈。”
這軒轅台是一座長寬不過七尺的石台,高也不過三尺有餘,就坐落在當年炎、黃兩大部落大戰的古戰場上,傳說乃是皇帝大勝後祭天的所在。然而正如詩中所雲,當年陪黃帝一起征伐的應龍早已不知去向,就連黃帝的老師廣成子,也隻是成了一段遙不可及的傳說。
說起這軒轅台,而今也隻餘遺跡之名,卻無風景之勝,向來沒有多少人至此遊覽。不過這一日,在軒轅台的周圍卻是聚集了兩三百名的武林中人。
說起中原武林的曆史淵源,從李白詩句中的“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到十三棍僧救唐王,而至本朝的三豐真人開一派之先河,無不膾炙人口。更是有季布、朱家、空空兒、聶隱娘等傳說人物,為世人所津津樂道,其中不為人知,埋沒於紅塵中的隱士大俠,更是數不勝數。
然而自本朝洪武皇帝立國以來,對明教、白蓮教等教派多有屠戮,燕趙之客也大多隱姓埋名,再是少露人前,像今日這般的武林集會,已是百多年都不曾有過的盛況。
此刻的古軒轅台上,一名鶴發挽髻的道人正盤膝獨坐,隻是這道人麵色灰黒,身體也是瘦的不成人形,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像活人模樣,背上居然空背著一把劍鞘,隻是那鞘中的長劍卻不知去了哪裏。
就在這道人坐下的石台四周,各坐著一名光頭僧人,年紀也都不小,各個低眉垂目,表情肅穆,似對身外一切都做漠不關心。那一身的素白僧衣,再加上眉間裝飾的白毫法相,更顯得出塵脫俗,不沾世間塵垢。
而在這四名僧人的外圍,卻又坐著十一名背負長劍的道人。最前的那名老道膝上還橫置了一把無鞘長劍,劍身寒光閃閃如秋水瀲灩,劍柄古拙似蒼龍昂首,此劍與台上那道人的劍鞘竟似渾然一體。
而這十一名道人也是有老有少,其中老者有三,年少者亦是三人,另外五人的年紀則都在四五十歲之間,雲帆那日在莫愁湖上遇到的卓清溪,儼然就在這十一人中。
這些道士似正在與那四名僧人對峙,其餘的江湖眾人卻都分散在四周,或是三兩成群,或是聚而為眾,不免在那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通往山下的小路上,還不時有人陸續趕來,一些新來的紛紛尋找相熟之人打聽當前的情景,即便是那些獨行的俠客,也都豎起了耳朵,聆聽他人的分說。
“難道台上的那位,就是武當的雲鶴道長?”
“好像是的,不過這人怎麽成了這般模樣?”
“就是,當年我曾經見過雲鶴道長一麵,現在根本就認不出是他老人家了。”
“那些和尚又是什麽人?”
“聽說是來自什麽天外天大空寺的,江湖上可從來沒有這麽一號門派,也不知是從哪裏來的?”
“天外天大空寺?還真沒有聽說過,那雲鶴道長又是怎麽回事?難道他老人家消失了這麽些年,就是這些和尚做的?”
“噓......小聲點,這幾個和尚可不好惹,之前武當的十一名道長和他們已經打了一架,居然占不到絲毫上風。”
“那現在又是什麽情況?既然沒有分出勝負,那武當派難道就這麽算了?”
“自然不會就此作罷,那些和尚說要等一個什麽人來,而雲鶴道長又身中劇毒,武當派如今投鼠忌器,也不敢輕舉妄動。”
“難道他們等的就是留下那一十六字之人?”
“哼,八成是的,什麽功參造化,問鼎宇內,簡直就是大言不慚,不過是一群沒有見過世麵的野和尚而已。”
就在這時,又有數人聯袂而來,當前一人正是之前與雲帆分別不久的司徒洪剛。
“漕幫也來人了,竟然還是司徒幫主親自來了。”
“咦,司徒幫主身邊的那名青衣秀士又是何人?竟然能與司徒幫主比肩而行。”
“剛才你還說那些野和尚沒見識,居然連青州大俠裴濟都不認識,那可是裴家劍法的正宗傳人。”
司徒洪剛等人找地方站定,自然有不少人上前來打招呼,有幾個關係相熟的,就索性留下來為幾人解說起了場中的情形,七七八八的聽了一個大概,司徒洪剛與裴濟等人卻是聽得眉頭緊皺。
裴濟打量了一番高台上的雲鶴真人,又看向那四名老僧,對司徒洪剛道:“司徒前輩,你看出來沒有,這幾個和尚是不是......”
“不錯,從打扮上看,他們應該就是一夥兒的。”
裴濟的嘴角噙笑:“哼哼,恐怕他們要等的那人永遠也等不來了。”
裴濟說話的聲音不大,卻也沒有特意地避諱旁人,之前那四名僧人對場上眾人的鄙視謾罵都充耳不聞,然而當裴濟的話音剛落,那四名老僧皆舉目向其望來,站在石台背後的二人甚至是站起了身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麵對裴濟的那名老僧雙手合十,開口問道:“阿彌陀佛,這位施主此言何意?”
那老僧雖然言語平和,但其中亦不乏威嚴,在場的所有人也全都齊刷刷地看向裴濟,裴濟被人稱作青州大俠,自有一身俠肝義氣,為人也一向光明磊落,當即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道:“你們可是在等那妖僧靈真?”
老僧那原本無喜無悲的臉頰,忽然一陣抖動,沉默了良久才終於再度開口:“施主是如何得知?”
“自然是因為在不久之前剛好見過那妖僧,隻不過,可惜啊可惜......。”
“可惜什麽?”
這回卻是輪到裴濟閉口不言了,那老僧等了半天不見裴濟答話,又口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如此地言語不詳,藏頭露尾,是在有意吊老衲的胃口嗎?”
裴濟嗬嗬笑道:“我不作答自有不作答的道理,你們既然在等,那就再等等看好了,也許答案就快來了。”
那老僧聞言,也就不再言語。周圍的眾人卻都是一頭的霧水,有兩人湊上來問其緣由,但不管是裴濟還是同來的司徒洪剛等人,卻都是閉口不言,裴濟早已看到有數人正往山上走來,其中一個的手中還拎著一顆頭顱。
這時武當眾人裏的一人卻忽然開口道:“作為出家人,爾等如此地折辱我武當派,難道就不給個說法嗎?你們說要等人,這也等了半天了,軒轅台上留劍的是你們,留言說要問鼎宇內的也是你們,事到如今還有何言可說?”
這說話的正是當下的武當掌門,道號衝虛,卻不是那武當三老之一。而那四名僧人聞言,卻依然是不動不搖,低眉垂首,衝虛道長見此重重地冷哼了一聲,正欲再度開口,卻忽然被一陣嘩然之聲打斷,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隻見又有幾名江湖中人來到了山上,其中一人手上還拎著一顆光禿禿的腦袋。
那人為了方便,竟然在那頭顱的兩耳耳根處各穿了一束茅草,再在中間打了一個死結,拎在手裏就像是提了一個大號的茶壺一般。
忽然有數人大聲提醒道:“小心......”
那拎著頭顱之人尚不知發生了何事,就已經被人一掌拍在了胸前,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便被震飛了出去,還沒接觸到地麵,就已經身死氣絕,而那顆頭顱也已經落在了一名老僧手中。
就在刹那之前,眾人的目光還都集中在那顆頭顱之上時,三名老僧卻忽然同時出手,其中兩人被中途攔下,而那第三名老僧卻是一擊得手,將頭顱搶在了手中。
“殺了他們......”
“殺了這幾個禿驢......”
一時間,群情洶洶,如此狠辣歹毒的僧人,已經激怒了在場的所有江湖豪客,眾人紛紛圍攏上前,慣使兵刃的也都將兵刃抓在了手裏。
“阿彌陀佛,眾位施主還請稍安勿躁,此人侮辱我佛門弟子的法體,死有餘辜,我勸大家還是置身事外的好。”
這言語裏灌注了內家真氣,聲震全場,隻見最後沒有出手的那名老僧,此時已經躍到了古軒轅台上,手中一柄三尺長鋒正架在了雲鶴真人的脖領之間,傲然地麵對眾人。
“阿彌陀佛。”
又是一聲佛號,卻是在人群之中響起。
“幾位師兄戾氣如此之重,罔為佛門弟子。”
這時武當掌門當先走向人群,對人叢中的一名灰衣僧人施了一禮,然後麵對眾人道:“大家還請聽我一言,如今我派雲鶴真人尚在對方手中,還請大家給武當一個薄麵,務必要求一個萬全之策,貧道及武當上下,必定感念此情。”
有人吼道:“這等凶人,萬萬不可放過。”
更有人起哄道:“就是,這種妖僧,就該剁碎了喂狗才對。”
也有理智一些的出言勸說:“先聽聽衝虛道長接下來怎麽說。”
看熱鬧的一向不嫌事兒大,頓時,鼓噪者有之,叫囂者有之,摩拳擦掌者亦有之,然而真的動起手來,又有幾個敢真的上前廝殺,不過都是嘴上功夫罷了。
“統統閉嘴,你們真想置雲鶴真人於死地嗎?”
“喬大俠,是喬大俠。”
喜歡天穹碧外請大家收藏:()天穹碧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