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破解山海經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倫珠赤裸著上身,古銅般的皮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見雲帆又開始站在船頭發呆,便提高了嗓門道:“雲帆我們是不是迷路了?還是說你根本就不打算帶本座回歸山門?”
雲帆頭也不回,依舊麵對初升的驕陽回道:“大喇嘛你相信嗎?在我們這個世界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
這些時日相處下來,倫珠與雲帆已經相當熟稔,稱呼也由施主而變成了直呼其名,此刻聽了雲帆的發問,卻是宣了一聲佛號道:“無量壽佛,我佛門有三千世界一說,本座自然深信不疑。”
雲帆搖頭道:“我所說的另一個世界,還是在這方天地之中,抬頭可仰望同一片天空,擁有同樣的日月星辰,並非你口中的大千世界,那隻是你們佛門對宇宙結構的一種猜想,卻是誰也不曾親眼見過。”
倫珠沉著地道:“據說在更遙遠的西方有一座伊甸園,北方的大地上也有著諸神國度的傳說,而我密宗的經卷上也曾描述過佛陀於香巴拉講經的盛況,不知雲帆你指的可是這些地方?”
沒想到倫珠竟有如此博聞,無論是伊甸園還是諸神國度亦或是香巴拉,雲帆都是聞所未聞,也不知這片天地之間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隱秘。
倫珠也算得上是修行中人,關於昆虛聖境的存在,雲帆覺得沒必要向他隱瞞,於是便直言相告:“不瞞大喇嘛,我正是來自於這麽一個地方,我的師門叫做玉華門,位於昆虛聖境的玉華山中,那裏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東華州。”
“善哉,善哉,隻是不知這東華州,如何才能去得?”
雲帆手中憑空多出來一麵小旗,轉身遞給倫珠道:“這是破界旗,通過此旗便可破開界壁通行兩界。唉!隻是可惜......”
倫珠接過小旗,追問道:“可惜什麽?”
“此旗本有六枚,我在破開界壁時適逢遭人截殺,僅有這一枚小旗隨我來到了界外,其餘五枚破界旗,卻遺落在了東華州內,想再回聖境眼下隻有另覓他途。”
聞言,倫珠雙眉深皺,雲帆又指著腳下的甲板道:“就在你我此次相遇之前,我們腳下的這條船隻卻從大霧中穿行而來,我發現這條船居然和我是來自同一個地方。我這才有了邀請你一起探索海外的舉動,如今看來......隻怕是徒勞一場罷了。”
倫珠已經將那枚破界旗翻來覆去查看了多遍,竟看不出究竟是何種材料製作而成,以他強大的神識,也僅能感知到其中刻有許多繁複的陣紋,卻根本就不是他一個對陣法毫無所知之人所能夠理解。
聽雲帆說起了那日的大霧,倫珠卻似有所思:“你說的大霧,可是秋分那日?”
“秋分?大喇嘛你可記得清楚?那日當真就是秋分?”
倫珠不知雲帆為何這麽激動,肯定地道:“不錯,那日的確正是秋分。本座在海邊相候施主大半年,為了記日便以日影測算時令,在此之前就已經算出了秋分的具體時間,正是本座出海的五日之後。”
此時的太陽已經升起有一杆多高,雲帆的心念電轉,忽然明白過來,姬重玄為什麽要他去找《山海經》了。
大荒東經有雲:“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東極、離瞀,日月所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裏,其葉如芥。有穀曰溫源穀。湯穀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門,日月所生。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
這七座皆是日出之山,在大荒西經中又雲:“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鏊钜,日月所入者。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陽之山,日月所入。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
而此七山,皆是日月所入之山,與大荒東經中的七座山峰合計,正好是七對日月出入之山。太陽每日裏自東而西,周而複始,何以《山海經》中偏偏要將這七對山峰與日出日落相互勾連?想到剛才倫珠言其以日影測度節氣,雲帆可以肯定,這七對山峰便是古人觀察日出日落方位的參照之山。
若是將日月所出的七座山峰擺在東麵,自東北到東南,再將日月所入的七座山峰擺在西麵,自西北到西南。由冬至到夏至,太陽從最南端的一對山,依次向北移動,再由夏至到冬至,太陽再由最北麵的一對山向南移動。如此一來,太陽在這七對山峰中往複徘徊,便可確定下來兩至兩分,進而推算出其餘節氣。
“這《山海經》哪裏是什麽地理雜記傳說方誌,分明就是古人劃分天時的一本天書,而且還和昆虛結界有著莫大關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七對山峰正中間的一對,便是位於東極的鞠陵於天和位於西方天樞的日月山。每當太陽由南向北行至這對山峰時,便是春分之際,而由北向南行至此對山峰時,就是秋分之時。但讓雲帆苦惱的是,這七座山峰都居於大荒之中,也不知古人是如何定位。
“師父既然留下了《山海經》這唯一線索,想必在他看來,我必定能夠解開這其中的奧秘。”
倫珠見雲帆愣愣出神,知他必是心有所悟,便不再打擾,默默地在一旁誦起了經文。雲帆想了半天,卻不得要領,便從手環裏取出了《山海經》仔細翻閱。
大荒南經中雲:“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窮焉。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大荒之中,有不薑之山,黑水窮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極果,北不成,去痓果。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朽塗之山,青水窮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再去看大荒北經,其上雲:“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麵鳥身,名曰九鳳。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大荒之中,有名山曰不句,海水入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
大荒經中四個方位,各有七座主要山峰,其中的鞠陵於天、日月山、去痓、北極天櫃,便是東、南、西、北四極之山,一共合計二十八座山峰。
“二十八座山峰,二十八......”
雲帆忽然心頭一震,難道這二十八座山峰,對應的便是天上的二十八宿?雲帆越想越是覺得可能。
東方蒼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玄武: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貐。
看來想要回歸聖境,必是著落於此,《山海經》中不但隱藏了穿行界壁的天時,還暗合天象,隻要找到一個羅盤,雲帆便有信心能夠分野出這七座山峰的具體位置。想到當年雲嵐苦心教授他星相醫卜等雜學,如今總算是有了用武之地,不免對雲嵐師姐越發的懷念起來。
“小紅繩如今也應有五六歲了吧,也不知是像雲誌師兄多一些,還是像雲嵐師姐更多一些?”
此刻雲帆心情大好,隻是目前還不是回歸的時候,再回到界內也不知何時才能出來,總要將凡塵俗世中的事務做一番了結,才能安心的離開。
“大喇嘛,我們還是先回中原吧,我已經有了足夠的把握回歸聖境,你若真想隨我一同前往,那就再給我一些時間,待我處理完一些俗務便立即動身。”
“無量壽佛。”
倫珠宣了一聲佛號,繼續眺望著海再不發一言。此刻海麵上波浪翻湧,環顧四周,竟不知身處何方。二人想要憑有限的航海經驗返回中土,實非易事。
“大喇嘛,我們這一路一直是朝北偏東而行,此刻隻要調轉船頭往西南行進便能回歸中土,你說是也不是?”
倫珠道:“你這麽說原本卻也沒錯,隻不過......那是在進入這片海域之前,眼下隻有按原路而回,試試看能否走出這片海域再說。”
二人駕船在海上又行駛了五日,卻依然是連一座島嶼都沒有見到,就像是被這片海域給困住了一般。
“雲帆,你看前麵。”
正在安撫白羽的雲帆走到倫珠身邊,往前方海麵望去,隻見海中的遊魚如遇到什麽大恐怖一般向著他們身後逃竄。即便是大如巨鯨,也急急如喪家之犬,個個爭先恐後,唯恐逃之不及。
天空中亦不見任何一隻海鳥,片刻功夫,此景便愈演愈烈,竄出海麵的遊魚如雨點般落下,接著又再次躍出海麵,其場麵,可謂是壯觀異常。
喜歡天穹碧外請大家收藏:()天穹碧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