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墨子十三篇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老者這一下使足了力氣,卻不想拿到手中的竟然是一柄木劍。
雖然隻是木劍,但二人在此困居了三年之久,平時草籽都舍不得吃飽,肉薄骨脆地也經受不起如此一擊。
那老太婆但覺胸口劇痛,隱隱聽見骨裂聲響,又見那老者手拿武器,咬牙切齒地便向那老者身上撲去。
“給老娘死來!”
那老太婆如瘋狗一般,一口便咬緊了老者的咽喉,任憑老者手中的劍柄砸在頭上,就是死活也不肯鬆口。
老者咽喉受製,口中“嗬嗬”地不成語調,他本來就不如老太婆體健,在擊打了十數下後,兩腿一蹬便先一步去了陰曹地府。
而那老太婆良久之後還兀自不肯鬆口,一直到那老者的身體冰涼,這才從屍體上直起身來。
“哈哈......哈哈......”
墨離被一陣大笑聲吵醒,剛剛生出一些意識,便聽到一個幹巴巴地聲音有氣無力地念道:“東哥,這下你滿意了嗎?還記不記得,當年我們曾說過什麽......?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沒想到老天有眼,還真是遂了你我二人的心意。”
過了半晌卻是再無動靜,墨離虛弱地歪了歪頭,卻是見到了一幅驚人的慘像。
他師父的木劍抓在一名老者手裏,劍柄上全是鮮血。而那握劍的老者雙睛暴凸,喉嚨處血跡未幹,就像是被什麽動物啃食過一般。
而在老者的身邊,則還趴著一人,一頭亂糟糟地長發遮麵,根本就看不清模樣。
墨離側過頭不願再看,沒想到身邊不遠就是一汪清泉,也不知是哪裏來的力氣,墨離一下子就撲到了潭水邊上,將半顆腦袋都埋了進去。
她已經五六天沒喝過一口淡水,一口氣便喝了個半飽,墨離感覺恢複了不少力氣,來到那二人身前腳尖一挑,那老太婆不見幾兩的身體,便被挑翻了過來。
“你還沒死?”
老太婆瞪著墨離,嘴角卻是詭異地牽扯了一下,似乎是想笑,卻是沒發出半點聲音。
地上的兩人本就形容枯槁,此刻更是麵目猙獰,墨離佇立了良久,終是不敢上前查看。
將散落在地上的兩部經書和那個白玉藥瓶取了回來,再看那老太婆時,卻已經雙眼緊閉,停止了呼吸。
“我是被這二人救的嗎?可他們這又是怎麽回事?難道是有野獸來襲?二人不敵戰死了不成?”
想想那老太婆臨死之前的言語,卻又不像,若真是有野獸,怎麽此時卻不見了蹤跡。
想不通墨離便不再去想,繞著那間石屋轉了一圈,竟是在屋後的岩石上發現了一些晾曬的草籽,而石屋中除了一張鋪滿雜草的石床之外,就僅有幾件燒製而成的陶器,和幾把曬幹了的草籽。
墨離感念二人救了自己,掘地三尺挖了一個土坑,將二人合葬,自此便在小島上住了下來。
這座小島方圓不過三四裏,除了稀疏的幾株灌木和一些雜草之外,根本就找不到其餘可食之物,而唯一能見到的活物,就隻有一些爬來爬去的小蟲。
墨離在每日收集草籽之餘,便繼續修行起了雲帆傳給她的功法,她雖然拜了百裏外為師,但卻是沒有傳承墨家的武功心法,就連百裏外引以為傲的劍術也沒來得及跟著學上幾招。
想到百裏外的意外隕落,墨離睹物思人,竟是將那本《過隙經》拿到了手中,細細地研讀起來。
當墨離真正翻開這部墨家著作之後,才知道這其中所述到底是如何的博大精深。
《過隙經》開篇便對時間和空間進行了闡述,認為時間和空間皆是由“始”而發,由“端”而起,“始”和“端”便是時間和空間最初的元點。
其中形容說時間就像是一條長河,而過去、現在和未來,就像是河水的上遊、中遊和下遊。
這三者其實是同時存在,而常人卻是無法觀測,或許修行到一定境界,便能夠見到過去未來。
經書中甚至還涉及到了宇宙的起源,光與時間、空間之間的關係,還有對力量的詳細解析。
墨離越看越是為其中的內容所折服,不知不覺就沉浸了進去,數月下來常常是廢寢忘食,就連修煉也懈怠了許多。
半年多的時間,一直是手不釋卷,然而這部經書畢竟是在海水中浸泡了多日,翻得時間久了,書麵和封底的上下合頁竟然是從中裂開,露出了裏麵一襲薄薄地絲絹。
墨離本還在為損壞了經書而心生惶恐,但見絲絹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蠅頭漢隸,不禁又好奇地閱讀起來。
“墨子十三篇:一曰呼吸;二曰吐納;三曰練體;四曰練氣;五曰存想;六曰尋思;七曰動靜;八曰入虛;九曰化境;十曰合一;十一曰身;十二曰術;十三曰劍。”
這竟然是一部從未在世間流傳的修行功法,從最基礎的呼吸吐納開始,以至到大成境界,包羅功法、身法、技擊和劍術,皆在這三千多言之中。
文字雖然不多,墨離隻看了頭前兩篇,便知這絕非是普通功法,其中僅僅是對呼吸、吐納,就有著詳細而不同的見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呼吸乃是指呼氣和吸氣的節奏與頻率,而吐納卻是氣入口鼻之後的路徑及歸屬。
練體、練氣與雲帆所傳的修真之法倒是有一些共通之處。然而所謂的存想、尋思,以至於後麵的動靜、入虛、化境,竟然是在腦海之中重新構建出來一具虛體。
或者說現有的身軀和那個虛體本來就是互為表裏,二者一陰一陽,隻是為常人所不知罷了,但冥冥之中卻又確實存在。
那具虛體雖然沒有血肉骨骼,但是卻有類似的經絡穴位,十三篇中稱之為星門,這星門一共有三百六十處之多。
將此功法修煉到最後,便是化虛為實,將兩者合二為一,才算是功得圓滿。
自此墨離便白日裏采集草籽果腹,研究《過隙經》中的各種學問,晚間便修習這部墨子十三篇中的功法。
沉浸在求知與修煉之中,兩年時間匆匆而過,倒也沒有覺得如何寂寞。雖然饑飽難顧,但她有修真的基礎打底,竟然將十三篇中的功法修煉的小有所成,而對食物的依賴,卻是越來越少。
島嶼中間有一座二十來丈的孤峰,此峰上粗下細形似一朵蘑菇,若是沒有修為的普通人,還真是無法上去。
墨離閑來無事,倒也上去過兩次,而就在這一日,她第三次攀登的時候,竟然在一麵的崖壁之上發現了一株隻結了一顆果實的小樹。
那果實不大,卻是香氣襲人,而那紅中帶紫,紫中透紅的樣子,讓人一看就有將其吞入腹中的欲望。
再說那元陽子,在離開太山之後便一路南下,隻身深入了西南的林莽之中。
東華州的西南之地群山起伏,雖然不似北方的山勢險峻,卻是萬峰林立,植被茂盛,更是鮮有人類踏足。
而就在群山南北交界地帶,有一處雷霆沼澤,更是連一些縱橫於叢林的野獸,也都不敢輕易靠近。
此地寒暑不分,陰陽二氣相聚,常年多雨且天雷肆虐,因此才形成這麽一個特殊的所在。
元陽子輕身落在了沼澤中間,揮手在四周布置了下數道大陣,又取出了幾樣物什置於身前,這才盤膝坐下,順手將神器破天錐也橫在了膝頭。
元陽子那日對龍出雲言道,欲要借《通天劍典》或是天書《逍遙卷》參悟元嬰之法,倒是出於實情。
這世間的修真法門,皆是出於《逍遙卷》不假,但是除了三派之外,其它宗門卻是從未出過元嬰修士,而三仙島的元嬰修士也就僅有開派祖師一人而已。
這其中並無其它,隻因玉虛門乃是傳承於修真得道,鴻鈞老祖的羽化仙身玉清一脈,《逍遙卷》中的羽化篇,也就隻有玉虛門的嫡傳弟子,在修為達到一定境界之後才有資格參悟。
而玉華門的《通天劍典》卻是另辟蹊徑,以劍入道,強行打破天地枷鎖,與玉虛門二者一正一奇,可謂是殊途同歸。
但懷有《無憂卷》的三仙島一門,卻是從外物著手,以丹、陣、符籙輔助修行,若是真能湊齊相應的天材地寶,同樣能夠得窺元嬰大道,其開派祖師天古真人便是其一。
元陽子目前的修為雖然已經到了金丹圓滿,但是還尚未打磨圓潤,若論其底蘊,和龍出雲的多年累積相比可說是相去甚遠,就連當初的袁清靈也是有所不如。
所以他並沒有急著衝擊境界,而是先吞服下了一枚九轉丹,繼續提升修為。
這九轉丹,又叫作九轉大還丹,和小還丹、大還丹一樣,乃是修士在不同境界輔助修行的丹藥,這九轉大還丹針對的便是元嬰修士。
不過此時元陽子用來作為衝擊元嬰的助力,卻也是可行之舉。當時過一年有餘,這枚九轉丹的藥力才算是被元陽子全數吸收,這才又吞服下了一顆脫凡丹,開始感悟起了元嬰大道。
風雲湧動,天雷滾滾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將整片沼澤都籠罩在了其中。
喜歡天穹碧外請大家收藏:()天穹碧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