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醒來!
字數:4091 加入書籤
尖銳的劍鳴之聲,響徹天地,聲蓋四野。
蒼穹宛如一塊脆弱的幕布,被萬劍同時穿過,發出刺耳的尖鳴。
無數仙劍猶如璀璨流星,攜帶滅世之勢,如暴雨般傾瀉而下,直直撞向那護城大陣。
一把長約四尺,劍身削薄如紙,劍柄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龍頭的仙劍飛到了最前方,正是那把囚龍劍。
囚龍劍急速顫抖,一聲龍吟驚天動地,夾雜著毀天滅地的氣息。
劍身之上,一道光華流轉,一團紅色的火焰猛地騰空而起。
在空中化作一條全身燃燒著熊熊烈焰的火龍,火龍剛剛出現時,才十幾米長。
很快體型暴漲了十倍,變成了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巨型火龍。
熊熊燃燒的火焰夾雜著灼熱的高溫,籠罩了整個天穹。
天崩地裂般一聲巨響,囚龍劍與護城大陣轟然相撞,光芒爆開,烈焰翻滾,仿若一輪新日在空中升起。
劍氣縱橫激蕩,如洶湧的怒濤般向四周席卷,所過之處,空間都被割裂出道道赤色縫隙。
護城大陣形成的巨型能量罩一陣劇烈的晃動,光芒閃爍,發出沉悶如雷鳴的轟鳴聲。
成噸的陣法材料在這一擊之下瞬間粉碎,化成齏粉。
陣法師們急忙打開空間戒指,將珍貴的陣法材料投入陣圖之中,維持護城大陣的強度。
城中百姓紛紛仰頭,臉上滿是驚恐和敬畏之色。
巨型火龍在陣法上空撞成一團火焰,並州軍團的強者們滿眼震撼,驚駭萬分。
囚龍劍“嗖”地一聲消失,再次回到劍陣之中,原來隻是依照囚龍劍而複製而成的法劍。
真正的囚龍劍,一直在劍陣之中,從來沒有移動過。
這便是周天星空大陣的恐怖之處,可以將千萬把仙劍的靈氣串聯起來,複製最強的幾把仙劍。
凝成一模一樣的法劍,威力甚至要超過原劍,周而複始,無窮無盡。
在囚龍法劍之後,乃是一把水屬性的仙劍。
長約四尺,二指半寬,散發著奪目藍光,前寬後窄,形似水滴。
它像一條鋰魚般遊動跳躍,咚地一聲巨響,正中護城大陣。
能量罩竟然出現了一道道裂縫,嚇得陣法師們急忙修補。
越來越多的法劍和護城大陣相撞,護城大陣劇震不止,光芒劇烈閃爍。
郭烈望著快速黯淡下來的能量罩,臉色大變,汗水從額頭上滾落下來。
正要勸說賈文離開,一名董穎身邊的虎賁中郎將急匆匆趕來,輕聲道:
“郭大人,主公已經通過天地橋將您的親人接到了郿鄔。”
“賊勢浩大,請您隨我趕奔郿鄔,我們該出發了。”
郭烈點了點頭,忽然猛地驚醒,瞪大了眼睛看向賈文,急道:
“太尉大人,你不隨我們離開嗎?”
賈文頭也不回地說道:“總要有人留下來,給這段曆史一個交待。”
“如果我們都走了,關東人,關中人會隨意扭曲這段曆史。”
“我們的子孫將背負著千古罵名,再也抬不起頭來。”
“需要有人留下來,將這段曆史原原本本記錄下來,至於對錯是非,就交給後人評說。”
郭烈有些於心不忍,他知道,賈文如果留下來一定會遭遇極刑。
主公殺戮了太多關東,關中豪族族人,這些人不會放過賈文。
會將他囚禁起來,不斷折磨他,逼問主公的下落。
他還想再勸,賈文漠然道:
“我留下來,是為了那些早已離開的人,走吧,郭烈,不要忘記八大校尉的過往。”
郭烈長歎一聲,對著賈文躬身行禮,掩麵而走,跟著虎賁中郎將離開了。
賈文在城牆上負手而立,望著能量罩在周天星空劍陣轟擊下搖搖欲墜,緩緩從懷中取出一物。
這是一件秦樂府鍾,鼻形紐,有錯金蟠螭紋、流雲紋、錯銀雲紋、陽線雲雷紋飾於鍾上。紐部刻有“樂府”二字。
樂府是秦朝掌管皇家慶典和管理音樂的官署,這件秦樂府鍾在祖龍統一華夏時鍛造而成,擁有著溝通陰陽的力量。
這件法寶是祖龍留給老秦人最後的手段,秦統一六國之時,手段極其殘暴,動輒活埋,重則滅族。
六國舊貴族對秦人恨之入骨,絕不會善罷甘休。
祖龍活著時就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政治讖緯。
諸侯由是不直秦,未及百年,三戶亡秦之語遂驗。
因此祖龍耗費人力物力,建秦始皇陵,留下了無數兵馬俑,殘存著老秦軍的魂魄碎片。
為了在六國舊貴族清算秦人之時,將兵馬俑從地下召喚出來,秦軍殘魂覺醒,再次擊潰六國軍隊,保護秦人。
卻不料秦朝二世而亡,秦王子嬰投降劉邦,並沒有使用兵馬俑。
兵馬俑的秘密在老秦人之中口耳相傳,是不能說的秘密。
秦樂府鍾則一直在老秦人的最高首領之中流傳,直到流傳到董穎的手中。
如今,董穎要徹底地離開這個世界,見賈文執意要留下來,將能喚醒兵馬俑的秦樂府鍾交給了賈文。
賈文輕輕敲響秦樂府鍾,鍾聲清脆悅耳,順著空氣和大地傳出去多遠。
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響,最後變成了洪鍾大呂般的煌煌之音,在天地之間回響。
他神情肅穆,振臂一呼,猛地大喝道:“醒來!”
圍攻長安城的關中豪族,在一旁看熱鬧的北海大軍,隱藏在暗處觀察局勢的修仙者們。
紛紛臉色大變,驚駭無比地聽著越來越響的鍾聲。
大地開始劇烈顫抖起來,秦始皇帝陵方向傳來天崩地裂般的一聲聲巨響,煙塵衝天而起,在空中匯聚成一條張牙舞爪的煙龍。
“風!大風!”
軍歌的旋律從地底深處升騰而起,起初如涓涓細流,帶著鏗鏘的金屬質感,像是刀劍相互碰撞的清鳴。
漸漸地,這聲音匯聚成河,越來越響,越來越雄壯,直至化作驚天動地的聲浪洪流。
“赳赳老秦,複我河山。”
“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國恨,滄海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安寧。”
“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