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食神劉玉

字數:4956   加入書籤

A+A-


    劉府之中,州牧劉玉正在款待白帝的使者,袁狼的心腹袁江安。
    劉玉的謀主荀川,成都八大家族張、趙、杜、柳、郭、楊、殷、任,各大家族的族長族老相陪。
    眾人推杯換盞,席間的氣氛十分熱烈。
    劉玉頻頻敬酒,袁江安來者不拒,口若懸河,侃侃而談,一時間賓主盡歡。
    袁江安夾了一口幹煸牛肉絲,吃得不斷點頭,稱讚道:
    “人說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我還不信,今日品嚐一番,果然名不虛傳!”
    “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真乃美食之鄉。”
    劉玉放下玉筷,哈哈大笑道:
    “使者大人您有所不知,若論這吃之一道,我可是頗有建樹。”
    “川菜在色、香、味、形上兼有南北之長、口味上有“多、廣、厚”的特點。曆來有七味八滋之說。”
    袁江安眼前一亮,忙拱手問道:
    “州牧大人,請問是哪七味?哪八滋?”
    劉玉笑了笑,環顧四周,滿臉驕傲之色,哂笑道:
    “七味者,甜、酸、麻、辣、苦、香、鹹。”
    “八滋者,幹燒、酸、辣、魚香、幹煸、怪味、椒麻、紅油。”
    “這叫食在華夏,味在益州。”
    “使君大人,這川菜還有三大派係。”
    袁江安聽得連連點頭,搖頭晃腦,專門捧著他說,笑道:
    “州牧大人,在下才疏學淺,不知是哪三大派係?”
    劉玉賣弄道:“川菜主要有三大派係,它們分別是上河幫,下河幫以及小河幫。”
    “上河幫是以成都和嘉州為核心的蓉派菜係,口味相對清淡。”
    “上河幫講究用料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準,曆來作為益州的官家菜。”
    “下河幫俗稱江湖菜,以巴郡、漢縣、果州為主、有大方粗獷、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的特點。”
    “小河幫也稱鹽幫菜,以陽縣和安縣為中心,其特點是大氣、怪異、麻辣。”
    袁江安咧了咧嘴,稱讚道:
    “州牧大人不愧是味中老饕,我袁江安服了,真沒想到,小小的食之一道,竟然有這麽多學問。”
    “可歎我白白吃了這麽多年,竟然不懂食之一道。”
    一旁的謀主荀川目光中精光閃爍,自斟自飲,心中不禁歎息。
    自家的主公劉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天賦非凡。
    而且興趣廣泛,熱愛騎馬、射箭、蹴鞠,對奇花異石、飛禽走獸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食之一道號稱老饕,在酒之一道號稱酒鬼。
    在政治上,重用名門世家,能消除偏見,調和矛盾,長袖善舞,讓各方勢力滿意。
    在經濟上,大力發展經濟,注重民生休養生息,從來不亂發徭役。
    尊重商人的地位,保護商人的權益。
    對待各種宗教也非常平和。
    東漢順帝時,張道陵攜弟子修道於鶴鳴山,創立五鬥米道,為成都道教之始。
    主公和五鬥米教關係密切,對於彌合民族和宗教的矛盾,得心應手。
    但有一點,膽小如鼠,優柔寡斷,毫無開疆拓土,爭奪天下之心。
    他隻想苟在益州這片富庶的土地過自己的富裕日子。
    即使益州是天下聞名的強州,也不願意出川爭奪天下。
    劉玉在其他方麵越優秀,荀川心中越難過,在一旁自斟自飲,悶悶不樂。
    他出身潁川荀氏,頗有城府,能忍住自己的情緒。
    席間有人忍耐不住,有一位白衣勝雪,身形頎長的世家子弟憤然大叫道: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豈能偏安一隅,研究什麽食之一道,滿足自己的口舌之欲?”
    “豈不知黿羹染指,子公禍速。羊羹不遍,華元敗衄?”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黿羹染指,子公禍速,這個故事出自《左傳》。
    宣公四年,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一隻黿,鄭靈公做成了黿羹。
    公子宋子公)和子家恰巧要求見鄭靈公,每到宅邸之時,公子宋的食指突突亂顫。
    子家奇之,公子宋對他說:“我這人有一個特異功能,食指一動,就能吃到好吃的。”
    子家不信,就和公子宋打賭,進入府邸之中,果然見鍋裏燉著黿羹,奇香無比。
    兩個人相視一笑,鄭靈公問他倆為何笑,子家將此事一說。
    分黿羹之時,鄭靈公下令,就是不把黿羹分給公子宋。
    公子宋勃然大怒,走到燉黿羹的大鼎前,用手指蘸著黿羹嗦了一口,嚐到了黿羹。
    鄭靈公大怒,想要殺了公子宋。
    公子宋和子家聯合起來,率先謀反,先殺了鄭靈公。
    鄭國大亂,公子宋最終也被殺,暴屍於朝。
    這是曆史上著名的典故,一鍋王八湯黿羹)引發的血案。
    成語食指大動,染指於鼎皆出自這個典故。
    羊羹不遍,華元敗衄,這個故事同樣出自《左傳》之中。
    宣公二年,宋國要和鄭國打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帥華元在作戰前殺羊犒勞士兵,沒有把羊肉分給車夫羊斟。
    車夫羊斟懷恨在心,在交戰之時,故意拉著馬車衝進了敵人的軍營。
    他對著華元說道:
    “分發羊肉的事你說了算,今天駕馭戰車的事,可就得由我說了算了。”
    宋軍主帥華元,就這樣輕易地被鄭軍活捉了。
    宋軍失掉了主帥,因而慘遭失敗。
    這是曆史上著名的典故,一鍋羊肉湯羊羹)引發的血案。
    成語羊斟慚羹出自這個典故。
    眾人轉頭望去,說出這兩個典故之人乃是號稱益州八俊之一的趙仲經。
    他號稱書俠,出自成都趙氏,年輕時曾以遊俠身份闖蕩天下。
    見主公如此沒有誌氣,沉溺於口舌之欲,忍不住引經據典,出言提醒。
    勸諫主公應沉心於天下大事,不應沉溺於口舌之欲。
    成都趙氏是劉玉集團的核心,趙氏家族,出過三位三公級別的人物,皆封列侯,威名赫赫。
    因此趙仲經根本不顧忌劉玉的臉麵,也不顧及場合,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若是換成其他主公,百分之百會發怒。
    如袁虎之流,早就將趙仲經叉出去了。
    劉玉性格寬厚仁德,並不生氣。
    見眾人都看向自己,袁江安張大了嘴,滿臉尷尬。
    他笑道:“五郎,你喝醉了。”
    趙仲經見他滿臉微笑,絲毫沒有把自己的勸諫當成一回事。
    氣衝鬥牛,一掌拍碎案牘,猛地站起,厲聲大叫道:
    “主公,再不勵精圖治,禍事近矣。”
    劉玉笑著擺了擺手,嗬嗬笑道:
    “五郎言重了,益州治下能有什麽禍事?”
    他話音未落,門外由遠及近傳來一陣腳步聲,有人扯著嗓子大叫道:
    “主公,大事不好,禍事來了。”
    喜歡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請大家收藏:()竊漢:從種田養豬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