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師父的規劃

字數:2874   加入書籤

A+A-


    劉蓮覺醒以後已無任何修行上的困難。是非對錯一觀便知。但道士覺得真正的學習當從現在開始。亂世將至,需要有人保駕護航。希望劉蓮是下一個無鹽女鍾離春。
    因為劉蓮覺醒後,智慧大開,學習知識速度將成倍加快,所以道士重新安排了學習任務,道士甚至買來了大量書籍讓劉蓮自學,於是學習量又開始增加。
    劉蓮發現,除了醫學書籍,初高中階段書籍,居然還有農林牧副漁、交通、建築、軍事、金融、哲學宗教等多個行業的書籍。
    劉蓮不矜問道:“師父學這麽多有行業知識有什麽用呀?誰還能把所有行業都做一遍?況且我已覺醒,並不想在人世間做出一番事業。”
    道士回答:“修行分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之前讓你上山修行,就是斷除你的欲念,清靜內心發慈悲心,你已覺醒,現在出世修行的部分已經完成。亂世將至,道士應入世修行。救苦救難,造福眾生。”
    “我知道學觀世音菩薩尋聲救渡苦難,需要先修煉出百千億化身,我好好修行,練出化身就可以了。”劉蓮說。
    “沒有那麽簡單,先需要收百千億個弟子,將他們都教導到菩薩境界才行。這百千億個弟子每人出一份力量,幫助觀音菩薩做事,就是觀音菩薩的億萬化身。”道士說。
    “這也好難呀,這麽多弟子誰能教的過來啊?”劉蓮問。
    “所以你需要做出大功德之事,才有號召力,能廣收弟子。”道士一步步引導。
    “所以看書學知識就是為了將來做大功德之事嗎?”劉蓮明白了。
    “是的。不要看不起凡人的知識,要知道‘成大事者起於微末’。成功的人都是從細微的事情做起的。積累各種知識非常有用,能為將來的成功打下基礎。不要忽視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可能會對你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完成你的人生使命。所以我要求你完成以下五個功課:
    1、每天堅持鍛煉武功:開始時,每天的鍛煉隻是為了更健康的身體、更好的耐力和靈活的身體。逐漸將心意拳練到宗師境界後,除了可以保護自己和周圍人的安全,還可以除暴安良,也為將來‘以武載道’收徒做準備。
    2、保持學習:堅持學習新知識,看似微小的知識儲備可能會逐漸累積成更廣泛的知識麵和更深入的見解。這將在造福眾生、輔助治國等方麵為你帶來巨大的優勢。
    3、學習建立人際關係:與眾多進步人士建立的聯係可能會逐漸發展成黨朋的關係,這些關係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為你提供幫助,或共同完成某項功業。
    4、學習賺錢的能力:在世間做任何事情都最終離不開金錢,看似與修行無關,但我們不應該忽視賺錢的能力,有的人怕執著金錢,甚至選擇全部捐獻,這種行為往往會傷害自己和身邊的家人。相反,我們應該將提高賺錢能力視為積累和成長的一部分,並努力堅持下去。當然不是賺取不義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5、學習投資之道:開始時,通過的微小投資進行學習可能會看似微不足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經驗可能會幫助你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從而獲得更大的回報。從而快速積累財富,為以後做大事積累資金。”道士終於發表完了長篇大論。
    “可我真的隻想逍遙自在的過一輩子,並不想做什麽大事呀?”劉蓮抗議道。
    “這隻是你現在的想法,將來或許有一天你就覺得眾生太苦了,願意幫助眾生。你會改變的,有做大事的想法。那時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我建議你學學無鹽女鍾無豔。”
    “無鹽女鍾無豔是誰?”
    “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無鹽這個地方有個女子叫鍾離春,鍾無豔是後世人的叫法。她是一個很醜的女孩子,但是她很好學,學遍天文,地理,軍事等各種知識,她想成為一個皇後。當時齊國國王齊宣王執政初期,鍾無豔向齊宣王提出了他的錯誤,並告訴他要改正。齊宣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改變自己,並且讓鍾無豔成為皇後,以此來表彰他不貪戀美貌的品質。鍾無豔成為皇後後,幫助齊宣王改革政治,發展軍力,使齊國成為七國中的佼佼者。”
    “齊宣王好奇怪,不喜歡美女嗎?”劉蓮問。
    “齊宣王當然喜歡美女,他有一個很漂亮的妃子叫夏迎春。當齊國沒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呢,齊宣王就會和夏迎春在一起玩樂。當齊國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呢,齊宣王就會求助鍾無豔,所以後人說:‘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不過齊宣王也有一個美德,他非常善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但他還有一個缺點,他很快就會忘記他所承認的錯誤,然後再次犯錯。”
    “這不就是渣男的典範嗎?鍾無豔為什麽要找這樣的男人?是不是傻呀?”劉蓮問。
    “我說她是為國為民,你信不信?”道士答。
    “我知道了,大慈悲心一發,個人的情感算得了什麽!”劉蓮說。
    “不要太片麵,個人的情感也是大慈悲心的來源,以及組成部分。愛眾生的情感,也常常是由愛自己,愛家人開始的。”道士糾正劉蓮道。
    “我知道錯了。但我也許很快就會忘記錯在哪裏!覺醒之後,我已脫離情欲,對於家人與外人無有分別。”劉蓮歎道。
    “那你一定要找回個人情感。否則你無有真慈悲之心。假慈悲,有害無益。”道士肯定的說。
    “假慈悲嗎?我悟了!”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