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西方偽史
字數:2413 加入書籤
當我們翻開西方編纂的世界史教材,往往會看到這樣的敘事:公元1500年以前的人類文明史是歐洲的“中世紀黑暗”與東方的“停滯不前”,直到地理大發現和工業革命才由西方開啟現代文明的新紀元。這種精心構建的“線性進步史觀”背後,隱藏著一個精心設計的認知陷阱——通過係統性淡化中華文明的曆史貢獻,將人類文明的現代轉型簡化為西方文明的單極演進,進而在精神層麵完成對其他文明的降維打擊。這種曆史虛無主義的危害,遠甚於堅船利炮的物理征服,它試圖從根本上動搖一個民族對自身文明的價值認同。
17世紀的倫敦皇家學會曾流傳著這樣的驚歎:“中國人在三千年前就掌握了高爐煉鋼技術,而我們的祖先還在森林裏茹毛飲血。”然而這種客觀認知很快被殖民擴張的利益需求所扭曲。西方傳教士在明末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中,尚將明朝標注為"聲教文物,東至日本,西至古裏,南至暹羅,北至韃靼,莫不尊親"的文明中心;但到了鴉片戰爭前夕,黑格爾卻在《曆史哲學》中宣稱“中國曆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曆史的,隻是君主專製的重複”。這種認知倒錯的背後,是殖民主義者通過學術造假進行的文化斬首——他們需要將東方文明貶低為“停滯的帝國”,才能為自身的侵略行徑披上“文明開化”的合法外衣。
而滿清王朝的文化政策,客觀上成為這種殖民敘事的共謀。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在收錄古籍時刪除毀禁書籍3000餘種,僅“胡、虜”等字眼的修改就達數萬處。更具破壞性的是對明朝曆史的係統性改寫:《明史》中將鄭和下西洋描述為“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的麵子工程,卻對艦隊攜帶的先進火器、測繪技術和醫藥典籍避而不談;將晚明的資本主義萌芽誣稱為“奢靡之風”,刻意淡化江南手工業工場與歐洲同期工業革命的平行發展。這種“去漢化”的統治策略,最終催生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奴婢心態——當一個民族開始相信自己的文明天生落後,也就失去了反抗的精神動力。
明朝如何定義人類文明。1405年的劉家港碼頭,鄭和船隊的寶船首尾相連達十餘裏,12張十二丈高的帆布在海風中獵獵作響,這種長148米、寬60米的木質巨艦,比哥倫布的聖瑪利亞號大整整四倍。船上載有的28個天文航海羅盤,能精確計算出北緯15度至30度的星高,所攜帶的《更路簿》詳細記錄了從馬六甲到東非的530多個地名,比歐洲最早的航海地圖早了整整一個世紀。當船隊抵達古裏時,當地國王看到隨船帶來的活字印刷術、火藥配方和針灸銅人,當場率領臣民行三跪九叩之大禮,這種文化向心力的形成,正是朝貢體係的本質——不是武力威懾,而是文明優越性的自然輻射。
明朝的偉大更體現在製度創新上。洪武年間建立的國子監,學生來自高麗、安南、占城等15國,每年輸送到各國的留學生超過2000人,形成了以漢字為載體、儒家文化為內核的東亞文明圈;永樂時期設立的東廠,其情報係統的效率讓同時期的威尼斯情報局相形見絀,通過遍布全國的“坐探”網絡,朝廷能在三天內掌握從南京到北京的糧食價格波動。這種治理能力的領先,正如利瑪竇在《中國劄記》中所記載:“他們的帝國組織,是如此嚴密和有效,即使在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也難以望其項背。”
當我們重新審視明朝的科技成就——朱載堉的十二平均律比巴赫早了52年,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的1892種藥物中有374種為新增發現,宋應星的《天工開物》詳細記錄的鋅冶煉技術比歐洲早了400年——就會明白: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從來不是簡單的器物輸出,而是係統性的文明創造。這種曆史記憶的喚醒,正在打破西方構建的工業革命神話。
但現實中仍有令人警醒的現象:某高校教授在課堂上宣稱“中國在近代沒有重大發明,對世界沒有重大貢獻。”有人甚至認為是埃及先發明“紙”,這些現象的本質,都是曆史虛無主義的現代變體。當一個民族忘記了鄭和船隊曾讓印度洋成為“中國內海”的榮耀,忘記了王陽明心學在16世紀就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學突破,就會在文化自卑中陷入“以西為美”的認知困境。
站在文明複興的曆史節點回望,我們重述明朝曆史,不是為了沉溺於天朝上國的迷夢,而是要找回那份流淌在血脈中的文明自覺。這種自覺,是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時“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的戰略眼光,是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火藥火器,今時妄想進身博寵者,皆殺人之方”的科技倫理,是王陽明在南贛剿匪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精神覺醒。當這種曆史記憶轉化為現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所謂民族複興,從來不是簡單的gdp超越,而是文明基因的當代激活——讓鄭和寶船上的羅盤光芒,照亮我們駛向星辰大海的新航程。
在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的古籍部,珍藏著一本1430年的阿拉伯文手稿,上麵用金色墨水寫著:“中國人的船駛來的時候,整個海洋都屬於他們。”這段被西方主流曆史刻意遺忘的記載,恰似文明的火種,從未真正熄滅。當我們以理性的態度拂去曆史的塵埃,就會發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本質上是一個古老文明的自我覺醒——從被篡改的曆史敘事中掙脫,在真實的曆史記憶中重建,讓那個在明朝達到巔峰的文明心氣,在新時代的征程中重新燃燒。這才是我們重寫曆史的真正意義:不是為了複仇,而是作為照亮未來的火炬。
喜歡修行寶典請大家收藏:()修行寶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