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長老各持己見 宗主一錘定音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A+A-


    宗主說完,就準備在宗主寶座上坐下,但一看旁邊道釋的眼神,這才覺得自己再坐在宗主寶座上有些不合適,趕緊閃身站在一旁,右手恭迎:
    “老祖,請上座!”
    道釋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坐在宗主寶座上,王者之氣外放,一點也不顯得別扭。
    確切地說,遠比當年陶弘景老道坐在宗主寶座上有氣勢!
    這是帝釋天在須彌山三十三天上,多年上位者,養成的氣勢!
    一旁的小黎,一點也不比道釋神識好,她傻傻地站著,木然地看著發生的一切,腦回路直接短路!
    見到道釋並不發話,一旁的宗主張天師朗聲道:
    “各位長老,有話但說無妨!”
    宗主張天師說完,又生怕“老祖”道釋責怪他僭越,扭頭看了一眼道釋,發現道釋臉上神態自若,並無不喜,這才放下心來!
    能夠作為大宗門的長老,都是活了數百年的老怪物,察言觀色,誰也不比誰差!
    大長老茅一升本就是茅山創始人三毛聖人後裔,加上在八位長老中,修為最高,達到元嬰境巔峰境界,自然是德高望重,宗主也要讓三分,他清清嗓子,朗聲開口:
    “既然掌教令牌已經出現,老祖已經回歸,那就該考慮改換門庭,重立茅山宗之事!”
    還是元嬰境中期的二長老李淳風做過國師,侍奉過幾任國主,對於權力、勢力博弈,深知其中的驚心動魄。
    一直以來,茅山正宗之爭,南茅、北茅之爭,沉沉浮浮,天機難測,這一次,大宗師陶弘景老祖轉世回歸,不知又會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
    也是元嬰境中期的三長老袁天罡,與二長老李淳風一樣,都深諳權術之道,所以,他們倆暫時保持沉默。
    四長老陸天師陸修靜得道較早,麵容還保持著五十歲中年老者形象,黑發黑須,國字臉,一看就得道高人模樣。
    但自從踏入金丹境後,因為修為進展緩慢,所以,在八位長老中排第四位,平日多得大長老茅一升的照佛,見二長老、三長老沉默,便起身拱手道:
    “福生無量天尊!老祖、宗主:我覺得大長老所言甚是,宜早不宜晚,盡快定奪”
    五長老王天師王遠知,三十歲踏入金丹境,麵容始終保持著俊朗青年模樣,一身紫色道袍加身,手持羽扇,風度翩翩,是八位長老中,最帥的天師。
    隻是,他踏入金丹境後,就止步不前,到現在還停留在金丹境中期,可能也與他平日裏喜歡吟詩作畫、書法,疏於修行有關。
    平日裏看似對宗門事務不太關心,但其實對宗門中的大大小小之事,盡在掌握之中。
    對於今天發生的事情,他有自己的看法,也許,平靜許久的玄門,又將掀起風浪,何去何從?
    恐怕得提前做好抉擇!
    五長老並未起身,而是輕搖羽扇,侃侃而談:
    “茅山宗、天師宗都是道主一脈,道主所倡導的就是‘道法自然’,現在老祖回歸,等到老祖成長到可以開山立派時,恢複茅山宗,水到渠成!”
    宗主張天師始終表情不變,淡定地看著幾位長老各抒己見!
    道釋識海中,帝釋天神魂和道釋神識也都保持觀望,想要看看幾位長老的心思!
    六長老潘天師潘師正,得道於七十歲,所以,銀發銀須配合上清叟的臉龐,更像是得道仙師。
    但他的修為境界隻是金丹境初期大圓滿,如果再無法突破瓶頸,壽元已不足百年。
    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渴望“變”,隻有在“變”中,才有可能再一次突破!
    六長老有些激動地慷慨陳詞:
    “我不讚同五長老的看法,既然老祖已經回歸,就應該早做決斷,匡扶正統!”
    五長老輕搖羽扇,依然談笑風生:
    “六長老,你說誰不是正統?”
    六長老本就有些激動,被五長老這樣一說,知道是要煽風點火,他唯恐得罪宗主,趕緊拱手解釋:
    “福生無量天尊!宗主,你明白我不是這個意思!”
    宗主微微一笑,淡然道:
    “各抒己見,不必爭執,本宗主最後自會權衡決斷!”
    七長老趕緊起身拱手行禮後發表意見,以便緩解緊張氣氛:
    “是呀!事不宜遲,恐夜長夢多,遲恐生變!”
    位居最後幾位的長老,他們平日裏相互扶持,畢竟都是“弱者”,“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都懂的!
    七長老葉天師葉法善,得道時在六十來歲,所以,麵容也就固定在六十來歲老者的模樣。
    黑色的發絲中,夾帶著絲絲白發,遠看呈灰褐色。
    不過,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雖然也隻是金丹境初期大圓滿,但他的壽元還有兩百多歲。
    七長老說完,八長老羅天師羅公遠緊跟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六長老、七長老所言甚是!”
    八長老四十歲得道,黑色長髯如瀑,劍眉星目,棱角分明,麵容顯得年輕,又不失成熟和滄桑,是典型的少女崇拜偶像“大叔”
    帝釋天神魂看著幾位長老各懷心思,不免搖頭歎息:
    看來,矛盾無處不在!
    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矛盾!
    他想要看看,接下來,宗主如何決斷。
    等到八長老說完,大殿暫時陷入沉靜。
    宗主目光看向二長老李天師李淳風:
    “二長老怎麽看?”
    二長老李天師微微欠身,臉上露出淡淡笑容:
    “宗主明察秋毫,洞悉天機,自然是成竹在胸,一切聽宗主定奪!”
    不等宗主詢問,三長老主動回道:
    “我讚同二長老的看法!”
    這話說的一點也沒毛病,誰也不得罪!
    以宗主張天師元嬰境巔峰的修為,自然是可以發覺道釋身上的異常。
    修為一旦達到元嬰境,隻要你願意,對於修為低於自己的人,入腦、入夢、入心都不是問題。
    大長老茅一升天師沒有這樣去做,是因為他覺得一個剛剛轉世的小孩,不會有多麽複雜。
    再說,由宗主帶回山門,自然是探查過的,何須他再耗神!
    何況,把“茅山宗”改換為“天師宗”,一直都是茅氏後裔喉嚨裏的梗,隻要能夠改回“茅山宗”,回歸正統,管他真與假!
    喜歡茅山道釋請大家收藏:()茅山道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