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張秀麗的傳奇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A+A-


    “你說!”甄文強此時的心情猶如那燦爛的陽光,明媚而愉悅。
    道釋略微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
    “你可曉得張秀麗的狀況?”
    甄文強側過頭,斜睨了道釋一眼:
    “我本欲提醒你,此張秀麗絕非等閑之輩!聽聞她本是石膏礦附近的一介普通村民,而後竟被聘請至石膏礦做飯,繼而還被保送至一所地質大學委培了兩年,現今已然搖身一變,成為隊上的正式職工!據傳,這一切皆與石膏礦的老礦長有關!”
    道釋依舊是一頭霧水:
    “不是說老礦長最終出事入獄了嗎?他怎還有如此大的能耐?”
    甄文強凝視著道釋:
    “你可曾見過老礦長?”
    道釋搖頭:
    “我去時,已然換了兩任礦長了!”
    甄文強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老礦長亦在金礦,下午你還見過,我還以為你認得!誠然是出事了,但最終證實,那些小金庫的錢財,皆是送給了上頭的領導,他自己並未貪汙,最終隻落實了幾萬塊,判了個兩年,緩刑兩年,實則是安然無恙了!他在隊上權勢頗大,故而就被返聘至金礦來了。你日後可要當心些,離那狐狸精遠點,莫要招來無妄之災!”
    道釋心中慨歎!真真是想不到,這背後竟有如此多的故事!
    在隨後的日子裏,道釋與張平華、張秀麗、張向陽一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那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之中。
    甄文強是電工,負責機電這一塊,他們白天宛如兩條平行線,見麵機會寥寥無幾。
    道釋作為地質組組長,猶如領頭羊一般,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在崇山峻嶺之間穿梭,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勘探工作。
    無論是烈日炎炎似火烤,還是風雨交加如鞭打,他們都毫不退縮,始終如鋼鐵般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雖然過程中遭遇了諸多困難和挑戰,如複雜的地形似迷宮,惡劣的天氣像惡魔,設備的故障若頑疾,但他們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如燈塔般照亮前行的道路,昂揚的鬥誌似火焰般熊熊燃燒。
    他們深知,自己的每一滴汗水,都將為國家的地質事業添磚加瓦。
    在一二二采點的分水嶺上,道釋、張平華、張秀麗三個人汗如雨下,如三顆熟透的蘋果,坐在一棵花梨樹蔭下喘著粗氣,張秀麗雖已步入三十而立之年,但皮膚白嫩勝雪,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猶如深邃的湖泊,攝人心魄,此刻香汗淋漓,白裏透紅,恰似雨後海棠,愈發嬌豔欲滴,她的一雙眼睛如磁石般直勾勾地盯著道釋,張平華的眼睛亦如膠似漆地黏在張秀麗的臉上,看得道釋有些麵紅耳赤,便主動挑起了話題:
    “秀麗,你如今也是專業技術人員了,來得也比我早,你對這裏找礦有何高見?”
    張秀麗輕拭了一下臉上的汗水,落落大方地說道:
    “在你麵前,我可真是班門弄斧了!不過依我之見,找礦就如同探索風水的奧秘,有它的來龍去脈,關鍵在於掌握其規律,然後順藤摸瓜,自然能事半功倍!”
    道釋覺得張秀麗的話深入淺出,饒有興致:
    “可否舉例說明?”
    張秀麗玉手輕抬,指向腳下的巍峨大山,宛如一位指點江山的智者:
    “譬如,我們每次雨後天晴的清晨上山,便會目睹那如輕紗般的霧靄,嫋嫋升起,遠遠望去,恰似一條銀線蜿蜒展布!為何會如此呢?我曾深思熟慮,想必是那深大斷裂如同一道神秘的脈絡,呈一條線展布。由於深部的溫度頗高,恰似一座熊熊燃燒的火爐,當這些熾熱的水蒸氣邂逅外界那冰冷的空氣後,便會如嬌羞的少女般,凝結成晶瑩剔透的水蒸氣,從而幻化成如夢似幻的霧。”
    張秀麗言至此處,優雅地打開水壺,輕啜幾口,如飲甘霖,而後才又繼續口若懸河地暢談:
    “我們要尋覓的金礦,恰似那被禁錮的寶藏,受斷層的嚴密掌控。我們完全可以憑借這一關鍵線索,猶如擁有了一把神奇的鑰匙,提前標定好斷層的行經之處,然後借助槽探工程或者淺鑽,如探囊取物般控製礦體,如此一來,必將事半功倍!”
    張秀麗的話語猶如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令道釋耳目一新。這些內容,宛如深埋地下的珍寶,教科書裏未曾提及,師傅也未曾傳授,但他卻覺得張秀麗的話猶如醍醐灌頂,極具道理:
    “你如何能篤定那條斷層就是金礦所在的斷層?”道釋窮追不舍,繼續追問。
    張秀麗成竹在胸,氣定神閑,宛如一位胸藏百萬兵的將軍:
    “這其實再簡單不過,因為我曾仔細觀察,這條產生霧靄的地帶,恰似一把精準的標尺,恰好穿過我們正在開采的一零八采點和一二二采點,它們宛如一對孿生兄弟,理應屬於同一構造帶!”
    道釋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聲音響徹山穀,如同一曲激昂的讚歌:
    “說得好!真沒想到你平日竟如此心細如發,還有這般深入骨髓的思考,實乃我輩之楷模!你的想法堪稱絕妙,我覺得我們大可以放手一試!”
    張秀麗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如春花綻放般的微笑,眼中閃爍著自信而堅定的光芒,仿佛那勝利的曙光已近在咫尺。她輕咳一聲,清了清那宛如夜鶯般婉轉的嗓子,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決,繼續說道:
    “還記得我之前提及的地質異常帶嗎?那絕非信口胡謅。我耗費了大量光陰,簡直是焚膏繼晷地鑽研地質圖和現場狀況,驚覺這條斷層與地質異常帶的走向恰似孿生兄弟,如影隨形,緊密無間。如此高度的契合,絕非巧合,而是地質規律的必然昭示。每一次我佇立在那些錯綜複雜的地質圖前,心中都激蕩著一股難以名狀的亢奮,仿佛那些線條和符號都在向我娓娓道來大自然的奧秘。
    此外,你是否察覺到,斷層兩側的地質特征存在著涇渭分明的差異?一邊是堅如磐石、結構縝密的岩石,表麵光可鑒人,幾乎沒有絲毫風化的印記,宛如曆經億萬年滄桑歲月的洗禮,依舊巋然不動;而另一邊則是相對疏鬆、富含礦物質的土壤,顏色暗沉,質地綿密,用手輕輕一撚便能察覺到其中的迥異,那種觸感,恰似握住了曆史的脈搏。這種顯著的地質差異,往往是礦藏現身的關鍵標識,尤其在金礦的勘探中,此特征更是昭然若揭,幾乎可以被視作礦藏的‘指紋’。
    再結合我們先前在附近的一零八采點和一二二采點發現的些許金礦線索,那些微不足道的金顆粒,雖然毫不起眼,但卻恰似暗夜中的點點繁星,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每一次目睹那些金色的光芒閃爍,我的內心都充盈著希望和憧憬,仿佛望見了金礦的曙光近在咫尺。綜合這些信息,我有充足的依據堅信,這條斷層便是我們夢寐以求的金礦存在的斷層。”
    言及此處,張秀麗的語調越發鏗鏘有力,眼眸中更是流露出一種堅如磐石的自信,仿若她已然洞察到了金礦的脈絡,正引領著眾人一步步邁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