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董卓的野望
字數:4100 加入書籤
臨行前的最後幾日,陸恒將戲誌才、辛毗召至書房,細細交代了雲中郡的各項事宜。
“誌才,我走之後,雲中軍政,便由你一肩挑起。若遇大事,可與佐治、公與商議。”
戲誌才微微躬身:“主公放心,屬下必不負所托。”
陸恒又轉向辛毗:“佐治,府庫中的糧草物資,你要妥善調配。我已命人將此次漠南‘繳獲’,以及新近‘運抵’的一批特殊軍需,盡數入庫。這些,是雲中發展的底氣,也是我們南下將士的後盾。”
那批“特殊軍需”,自然是陸恒通過召喚機器召喚出來的,此刻也隻能用這種方式掩人耳目。
辛毗鄭重應下:“屬下明白,定會精打細算,確保雲中無虞。”
“還有一事,”陸恒看向戲誌才,神色凝重了些,“並州董卓,幽州丘力居,此二人,皆非善類。我離去之後,務必密切關注他們的動向,尤其是董卓,他若有異動,不必猶豫,當機立斷。”
戲誌才唇邊泛起一抹了然的笑意,那笑容中帶著幾分智珠在握的從容:“主公,誌才心中有數。對於某些潛在的麻煩,已略備薄禮,隻待其自投羅網。”
公元一八五年五月下旬,雲中城外旌旗招展,號角連連。
陸恒身著玄甲,跨坐戰馬上,身後三萬大軍如鋼鐵洪流,緩緩向南開拔。
戲誌才、辛毗、荀攸等人立於城頭,目送大軍遠去,直到那麵“陸”字帥旗消失在遠方的地平線上。
大軍出了雲中郡界,便進入了並州中部的地界。
眼前的景象,與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雲中郡形成了鮮明對比。
沿途所見,塢堡緊閉,田地多有荒蕪,不少村莊更是十室九空,殘垣斷壁間,偶有餓殍倒斃。官道之上,時而可見攜家帶口、麵黃肌瘦的流民,茫然地向著不知名的遠方跋涉。
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蕭索與不安的氣息。
陸恒騎在馬上,默默看著這一切,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感受愈發清晰。這亂世,遠比他想象的更為殘酷。
他麾下的將士,尤其是那些新近從流民中招募,剛剛在雲中安頓下來,又再次披甲從戎的士卒,看到這般景象,更是感同身受,握著兵器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黃忠所率的第一軍與關羽所率的第二軍,依照陸恒的部署,分作左右兩翼,護衛著中軍緩緩推進。陸恒親領的中軍居中調度,典韋率領的親衛營則如影隨形,時刻拱衛在帥旗周圍,整個行軍隊列層次分明,軍容嚴整,即便是在這荒涼的土地上,也透著一股懾人的氣勢。
大軍行進途中,也並非一帆風順。
時常會有一些不知死活的小股黃巾流寇,或是地方上趁亂而起的盜匪,妄圖襲擾村莊,甚至打這支裝備精良的漢軍的主意。
對於這些蟊賊,陸恒毫不手軟。
黃忠的箭矢依舊是那麽精準致命,往往敵軍尚未靠近,便已紛紛中箭倒地。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更是大開大合,每一次揮舞,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所過之處,賊寇望風披靡。
張遼與淩操二人,也在此間的數次小規模接戰中,展現了不俗的指揮才能與個人勇武,各自率領麾下將士,幹淨利落地將那些來犯之敵一一肅清。
典韋和他那三百親衛,更是戰場上的絞肉機。這些經過嚴格訓練,裝備著最精良甲胄兵刃的勇士,一旦投入戰鬥,便如虎入羊群,往往一個衝鋒,就能將數十倍於己的烏合之眾徹底擊潰。
這些規模不大的戰鬥,對於久經沙場的宿將而言,或許算不得什麽。但對於軍中不少新兵來說,卻是第一次親曆戰火,第一次目睹鮮血與死亡。殘酷的現實,迅速磨去了他們身上的青澀,也讓他們對身邊的袍澤,對頭頂的將旗,生出了更深的信賴與依賴。
隊伍在戰鬥中磨合,士氣在勝利中高漲。
當大軍行至並州中部,距離太原已不算太遠之時,一騎快馬從西南方向疾馳而來,帶來了並州牧董卓的親筆信函。
信使被帶到陸恒的中軍大帳。
陸恒展開信函,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信中,董卓先是對陸恒不辭辛勞,率軍南下勤王之舉大加讚賞,稱其為國之棟梁,漢室忠臣。隨即話鋒一轉,便開始旁敲側擊,詢問陸恒此行所率兵馬幾何,糧草輜重是否充足,又隱晦地提出,並州亦是黃巾襲擾之地,他身為並州牧,有統籌指揮之責,希望陸恒能將兵馬暫歸其節製,以便統一調度,共擊黃巾。
陸恒看完,唇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這董卓,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名為協同,實則想將自己的軍隊吞並,或者至少也要置於他的掌控之下。
“嗬嗬,董並州倒是客氣。”陸恒將信函遞給一旁的郭嘉。
郭嘉看過,也是哂然一笑:“此人野心,昭然若揭。主公此番南下,聲勢不小,他怕是也坐不住了,想來分一杯羹,順便探探我們的虛實。”
陸恒取過筆墨,親自回信一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信中言辭謙恭備至,先是感謝了董卓的“關懷”與“美意”,隨後便表明自己是奉天子詔令,專為清剿司隸地區黃巾,解洛陽之圍,職責所在,不敢有絲毫懈怠。至於兵馬調度,自有朝廷軍令,他區區一個郡守,不敢擅自接受地方州牧節製,以免逾越。最後,還“懇請”董卓坐鎮並州,掃平境內賊寇,安定後方,如此便是對勤王大軍最大的支持了。
一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全了禮數,又明確拒絕了董卓的“好意”。
太原,州牧府。
董卓肥碩的身軀靠在鋪著虎皮的坐榻上,手中捏著陸恒的回信,臉色鐵青。
“砰!”
他狠狠將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上好的瓷器碎裂一地。
“豎子!安敢如此!真以為在漠南打了幾場勝仗,便不將老夫放在眼裏了?!”董卓的咆哮聲,讓堂下侍立的姬妾瑟瑟發抖。
一旁,身形瘦小,目光陰鷙的李儒,卻顯得頗為鎮定。他彎腰撿起地上的信紙,細細看了一遍,然後慢條斯理地開口:“主公息怒。這陸恒,年紀輕輕,卻頗有城府,言辭之間,看似恭敬,實則綿裏藏針,滴水不漏,倒也不可小覷。”
“哼!不過是個黃口小兒!”董卓餘怒未消。
李儒微微一笑,那笑容帶著幾分算計:“主公,陸恒此去司隸,前途未卜。黃巾賊勢大,朝廷官軍又多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貨色。他想從中取事,怕也沒那麽容易。我們何不靜觀其變?看他能掀起多大浪花,又能有幾分力氣折騰回來。”
董卓喘著粗氣,小眼睛裏凶光閃爍。
李儒繼續道:“再者,主公,陸恒這一走,他那雲中郡,可就空虛了不少。我們之前在並州北部安插的那些眼線和布置,或許,也該是時候動一動了。”
聽到此言,董卓臉上的怒容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貪婪的興奮。
他猛地一拍大腿:“文優此言大善!說得對!就讓那些人給老夫盯緊了雲中!若是陸恒那小子在司隸栽了跟頭,回不來了,他那富庶的雲中郡,可就是老夫的囊中之物了!哈哈哈哈!”
李儒的眼中,也閃過一絲陰冷的得意。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天下大亂,正是他們這些梟雄逐鹿中原的良機。
喜歡三國爭霸之無限兵力請大家收藏:()三國爭霸之無限兵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