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高密駐軍,劉備謀劃
字數:4649 加入書籤
這些將士,一個個也是歡欣雀躍,臉上浮現出激動喜悅的神色。
他們,也隻是普通百姓,若非為生活所迫,又有誰願意背負著“賊”這個身份?如今加入了冀州軍,日後便是名正言順的正規軍了。
而且,他們早就聽說,冀州牧張塵,雖然年輕,但是已經率領大軍曆經很多場大戰了,而且,凡是他所指揮的戰鬥,無往不勝!
跟著這樣的主公,日後何愁不能飛黃騰達?豈不比現在要強上千萬倍?
見此間事了,張塵隨即令道:“徐晃何在?”
“末將在!”
“你領兩萬兵馬,在此廣立營寨,將這些降卒一一安置收編,申明軍紀,並從中揀選將校,統領各營。”
“末將領命!”
“趙雲、典韋、高順、麴義!”
“末將在!”眾軍之中,四將策馬出列。
方才伏擊得手,趁黃巾軍慌亂逃竄之際,高順、麴義早已率領本部人馬,悄悄返回。
“點三萬人馬,隨本將軍,直奔北海!”
“諾!”
北海城下,一片狼藉。
遍地的屍體,散落的軍械、軍旗,和著泥土和血汙,盡顯蒼涼。
黃巾軍剛退去不久,劉備、關羽便帶著兩千士卒匆匆趕來。
“哈哈哈哈!痛快!”張飛笑道,“大哥,剛才那員敵將,有些本事,和我過了三十餘招,方才落敗,算是個對手!”
劉備見狀,連忙問道:“那敵將呢?”
“跑了,那家夥,受了我三槍不死,算他命大,饒他去吧!”
“三弟,你怎可私縱賊首?!”劉備一聽,頓時臉色一沉道:“此賊膽大包天,攻略郡縣,今日放走了他,日後若是卷土重來,如何是好?”
關羽也道:“是啊,三弟,如此大事,你怎能兒戲?”
“這……大哥,二哥,我……”張飛一時語塞,撓了撓頭道:“都怪我一時大意,讓這家夥逃了,我這就帶兵去追!”
“罷了,賊兵勢眾,你孤軍前去,太過危險。”劉備輕歎道,“事已至此,先進城再說吧。”
劉備說著,心中卻是隱隱不安。
他派張飛前來,就是因為知道張飛一向莽撞,卻又對自己忠心耿耿。因此,他必然不會聽周倉辯解,而會遵照自己的意思,直取其首。
可沒想到,這個周倉,居然這般命大!
劉備不由有些氣惱,也有些惋惜。
氣惱的是,張飛未能取其性命,留下了隱患。惋惜的是,周倉居然能在張飛的手上走脫,可見其武勇也非同一般。
這樣的人,終是不能為自己所用了,豈不可惜?
周倉未死,終是隱患,倘若他說出實情,自己一直以來樹立的仁義形象恐怕要毀於一旦。
不行,必須想個萬全之策!
劉備心中暗自琢磨,隨即,一條毒計浮上心頭。
等下見了孔融,便以黃巾戰敗,士氣大損為由,勸他出兵,攻打黃巾。而後,再暗中派人聯絡周倉,將其誘入布好的埋伏之中。如此,必能一舉將其剿滅!
而借此功勳,也可以徹底取信孔融,甚至在這北海城中建立威信!
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劉備正自想著,嘴角都不由得微微上揚,於是打馬上前,朝城上喊道:“孔大人,虎牢關前一別,大人別來無恙?”
孔融站在城上,方才城下所發生的一切盡收眼底,趕忙應道:“多謝劉將軍仗義援手,救我全城百姓,融感激不盡!隻是不知,劉將軍乃公孫太守麾下將領,不在北平,卻因何來到北海?”
劉備道:“備受伯圭恩義,為其效力數年。如今已立下戰功,償還恩情,故而請辭,非背信棄義也。備本欲南下豫州,投奔袁氏,不想聽聞北海遭黃巾圍困,這才前來相援。方才一戰,備已殺敗賊人,如今士卒疲憊,還望大人打開城門,放我等入城暫歇。”
聽劉備這麽說,孔融卻不禁起了三分戒心。
張塵信上曾說,倘若有人主動來援,恐是與賊合謀之人,莫非是他?
但劉備之名,孔融早有耳聞,此人自黃巾之亂時起,便追隨皇甫嵩、盧植平亂,又怎麽會與黃巾勾結呢?
對方畢竟好意來援,若是將其拒之門外,豈合禮數?
孔融一時間不由得陷入兩難。
沉思片刻,孔融還是決定謹慎行事,於是道:“劉將軍,北海方經大亂,民心不穩,如其再來,全軍進在城中,豈不任人宰割?由此往西北二十裏,有一小縣,名為高密。將軍若不棄,可先屯兵此處,與我互為掎角,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劉備聽罷,不禁眉頭一皺,心中有些不快。
自己好心前來相援,不想卻是這般冷遇。這孔融,枉自孔聖後人,怎的如此不知禮數!
但劉備心中雖然不快,嘴上卻是陪笑道:“孔大人思慮極是,劉某這便前往高密,待安頓了將士,再來拜見大人。”
說罷,劉備便下令眾軍,前往高密駐紮。
一路上,張飛多有不忿地道:“哼!孔融這個腐儒,竟如此慢待我等,大哥真是多餘前來救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弟,不可胡言,孔大人自是有他的打算。”
關羽也道:“大哥不必為他辯解,他若真是明事理之人,就該知道,我們前來相援,乃出於一個‘義’字。他再怎麽樣,也該先請我等入城,之後再談及駐軍高密一事,豈有將人拒於門外之理?”
聽著關張二人的抱怨,劉備心裏更加不快。他心裏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難道孔融看出了什麽端倪?
可是轉念一想,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自己明明做的天衣無縫,孔融又怎會看出?多半是他被黃巾賊人嚇破了膽,如今驚魂未定罷了。
待我安頓了將士,再與兩位義弟前去拜見,他總不能再將我三人拒於城門之下吧?
劉備打定主意,便不再與關張多言,率軍直奔高密。
等到劉備率軍到達高密之時,天色已漸晚。
高密是個小縣,因為連年匪患,縣令早就棄官而逃了。這裏無人管轄,平時又常有土匪作亂,是以百姓生活得十分困苦。
劉備率軍入城時,各戶人家還以為是匪兵來了,嚇得趕忙熄燈閉戶。
劉備見狀,心下也不禁淒然。
民生凋敝如此,怎能不令人垂憐?
待我挽漢室江山於既倒,必令天下萬民,再不受這兵連禍結之苦……
為吾之大業,稍有犧牲,又有何妨?
劉備心中更堅定了信念。
“傳令眾軍,不得擾民,違令者,斬!”
劉備隨即下了軍令,隨後徑自來到縣衙。
縣令早已棄官而去,縣衙的差人們也早就各奔東西,這縣衙已經空置了許久。
劉備決定,今晚便在此落腳。待明日,將其修整一番,便作為臨時帥帳。
同時,他也正好張榜安民,坐鎮縣衙,為此間百姓做些實事,也好廣施仁義,收攏民心。
不過,高密終究是小縣,非久居之地,明日還是先和二弟、三弟一起去往北海,拜會孔融。
周倉的事,始終是個麻煩,還是要及早解決才好。
至於北海,早晚會是我的囊中之物!
喜歡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