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臨淵羨魚

字數:3874   加入書籤

A+A-


    “喔~喔~喔~”
    “汪~汪~汪~”
    “啊,,,該死的還要不要人睡覺了,”聽到雞鳴狗叫聲,習慣性的一骨碌坐起來伸了個懶腰,透過窗戶看了看土牆外麵,天空掛了一絲魚肚白,一縷縷微弱陽光斜照在床邊。張紅樓頓時破口大罵:“大黃狗,你要再亂叫,下次把你燉了吃狗肉”嘴裏雖然罵個不停,可還是眯著眼拿過衣服,麻利的穿戴起來!
    打開房間門,習慣性看了看父母的房間,門早已打開,張紅樓知道隻要不下雨,每天天剛亮,父母就已經出去勞作去了。
    看到這裏張紅樓鼻子有些發酸,自己家生活條件本來就不好,媽媽生自己的時候懷了十二個月,產後留下了病根,做不得太重的體力活,爸爸又是個老實的莊稼漢子,除了幹農活也沒個特別的手藝。而自己,從小體弱多病,五歲以前幾乎都在藥罐子裏長大的,這讓一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顯的捉襟見肘,看看那躺在牆角落裏六七年的藤椅就知道了,六七年家裏除了一口鐵鍋,沒添過什麽有價值的家具。再想想那刺鼻的中藥味,張紅樓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拋開胡思亂想,簡單的洗漱過後,張紅樓開始了延續兩年的晨跑,沒辦法,誰叫自己有個當老村長的大爺呢,從五歲開始就每天天不亮來敲門,把自己從溫暖的被窩裏拉出來,用那長長的煙槍逼著自己鍛煉身體!不過自從跟著老村長鍛煉身體自己就很少吃藥了,這也是張紅樓每天早上堅持晨跑的動力之一。
    “早啊,陳二媽,”“羅大伯,又去割豬草啊~”
    張紅樓順著村裏的小路,圍著村子邊跑邊給早起的鄰居們打著招呼。這也是張紅樓嘴乖的好處,一旦肚子餓了,走到誰家有個什麽好吃的,好喝的,都不會吝嗇給他加個碗筷。
    圍著村子跑了六七圈後,回到家裏又簡單抹了一下臉,張紅樓便開始燒水做飯,這還是半年前自己學會的新技能,雖然做的不怎麽好吃,但也不至於難以下咽,這樣父母回家後,就不用再做飯了。
    先往灶台裏放好柴火,再用火柴點燃一小根碎竹子,去引燃柴火,隨後淘米,煮飯,一步步井然有序。
    約莫四十五分鍾後,聞著鍋裏傳來的米飯香,張紅樓艱難的咽了口口水,退了火,去門前菜園子摘了些白菜,豆角,清洗幹淨,一切就等父母回來炒菜吃飯了。
    十點過左右吃過早飯,簡單收拾好碗筷,張紅樓就去檢查今天釣魚要用的魚竿,魚簍那些!
    “鋼蛋兒,鋼蛋兒,好了沒,”還沒等張紅樓找到用什麽做魚簍,就聽到院門外王小二的叫喊聲!
    “來啦,別喊了,”不耐煩的回了王小二一句,拿起魚竿,找了個油漆桶,“應該能裝下了”張紅樓想著!
    “爸媽,我去釣魚了”張紅樓給家裏打個招呼,拿上漁具朝門外走去。
    “記得,別洗澡哈,”背後傳來父母的叮囑,不過貌似對七八歲孩子來說,父母的叮囑就像耳邊的清風,總是從左邊進,右邊出~
    倆小子扛著有自己兩個高的竹子魚竿一路打鬧著來到小丫家,好在今天太陽有點毒,中午不用去田間勞動,小丫便開開心心和張紅樓他們一起往河邊走去。
    三人來到大河邊,遠遠就看到有五六個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蹲在河邊整理漁具!張紅樓知道他們是昨晚泡夜鉤的!泡夜鉤就是前一天傍晚把魚鉤掛上蚯蚓,泡在水裏,第二天早上去收取,這樣晚上出來覓食的魚就容易被釣走。在這條大風河裏夜晚覓食的魚主要有兩種,石耙子,黃辣丁。這兩種魚肉質都比較鮮美,從而可以拿到三十裏外的縣城裏賣個好價錢。
    而對於張紅樓他們來說,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不說要走三十裏山路,就是夜釣的漁具自己都沒有,看了看手裏兩米多長的竹竿上那有點發黃的魚線,張紅樓還真怕被前麵幾個人發現這是自己夜裏偷摸著幫他們收取的。甄老師說了,做雷鋒是不需要留名的!
    順利來到河邊,張紅樓帶著二人來到他們平時釣魚的窩點。一條小溪與大風河交際處。看了看河水的流動特征,張紅樓告知二人在哪裏適合釣魚,這個點臨近中午,出來覓食的魚,應該是黃條子,花龍甲,和白魚比較多,這種魚喜歡水勢相對平緩,帶有一定回旋的交流水。特別是在水中有大石頭的地方,白魚可以在石頭下麵躲避高溫。
    對於張紅樓說的釣點,王小二和劉小雅是堅決擁護的,雖然他們每人隻有一根釣竿,還都是張紅樓充分發揚雷鋒精神弄來的,不過每次三人總能滿載而歸,仿佛張紅樓能看穿水麵,知道那個地方有魚似的。這也是每次釣魚王小二都要拉著張紅樓一起的原因。
    在旁邊的水柳樹上折來一大把柳條,簡單的做了三個草帽戴著後,三人麻利的穿蚯蚓放釣竿。
    看著王小二和劉小雅不時釣起一條條一二兩大的白魚,耳邊傳來二人歡快的叫喊聲。張紅樓的思緒回到了兩年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時在老村長強烈要求下鍛煉身體,可是鍛煉身體需要營養,家裏本來就不富裕,一周也就最多吃到兩頓豬肉,所以老村長便帶著張紅樓去河邊鉤魚。就是鉤,不是釣,按老村長的話來說,釣魚那是給沒事的人消遣用的,要吃魚還得鉤。
    看著老村長把小鋼筋彎成勺子狀,矮的那頭用磨刀石磨尖,再用刀在上麵砍出許多倒刺,用麻線一個個栓起來,得有五六個鉤子。把用木頭竹片做的簡易轉軸固定在一根三米出頭的竹竿上,竿頂部用鐵絲圈了個小圈,帶鉤的麻線從小圈穿過係在轉軸上,多餘的麻線在轉軸上纏繞著很多圈。做好後便帶著張紅樓去大風河邊。
    來到河邊,老村長佝僂著身子,放下拐杖,斜舉起三米長的竹竿將大鐵鉤放到離地一米五左右的地方,對著大風河用力的甩出去。
    隻見五六個大鐵鉤仿若離弦之箭飛速飛到離岸二十多米的河水中,站在岸邊的老村長不時拖動一下手裏的竹竿收縮轉軸上的麻線,約莫一分鍾左右,又放開一點。就這樣來來回回三五次後,老村長開始收回麻線,看著麻線越收越少,張紅樓的一顆小心髒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因為在離岸五六米的水麵上,一條差不多六斤左右的大白魚無力的在水麵上拍打著。慢慢收緊麻線,取下被五六個大鐵鉤死死鉤住的大白魚,張紅樓都會流著口水露出天真的笑臉。
    而在張紅樓眼角看不到的地方,老村長總是輕輕的吐出一口氣,每吐一口氣,仿佛又蒼老了幾分!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差不多一年,每隔三天老村長都會帶著放學後的張紅樓去河邊鉤魚,每次總能鉤到一條最少三斤重的大白魚!回家後丟兩個大蒜,一片老薑,一點點鹽,熬成湯給張紅樓補身體。直到去年年關時老村長因為體力不支閃了腰,而不得已被迫終止!
    沒有了老村長的甩鉤,便沒有可口的魚湯!張紅樓隻有央求老村長教自己釣魚,因為那個甩鉤張紅樓還甩不出去!
    而這看水找魚窩正是老村長在逼著張紅樓看了三天周易後告訴他的。按老村長的話來說臨淵羨魚,有個屁用,那大河裏哪裏沒有魚?冬水天都能看到魚遊,可你見著什麽人都能釣起來嗎?你都不知道那個時間點,那裏適合釣什麽魚!就盲目的去釣,能有多少收獲,純屬扯淡。
    每次說到最後老村長總是摸著張紅樓的頭輕語:“鋼蛋兒啊,這鉤魚就跟做事一樣,不可操之過急,得有個鬆弛,要是太緊了那魚大了容易把麻線扯斷,太鬆了那魚就容易遊去一些角落裏把麻線卡在石縫裏也容易把線拉斷,力度要取好,時間要把握好。這釣魚呢和做人一樣。凡事呢,都要有個度,不能太過強求,你看我每次都隻鉤一條魚,從不多鉤,這就是個量的取舍,那河就那麽大,現在上遊汙染,魚是越來越少了,我們要是再不停的索取,那大風河裏以後就很難再鉤到魚了,你以後自己釣魚也要記住了”
    喜歡都市邪怪錄請大家收藏:()都市邪怪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