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共享社區的實踐下

字數:6673   加入書籤

A+A-


    隨著夜色的深沉,李明的家中亮起了溫暖的燈光。錢老板,這位曾經的企業家,帶著疑惑不解的表情,坐在李明家的客廳裏。他環視著四周,牆上掛著社區孩子們的畫作,書架上擺滿了關於人工智能和未來社會的書籍。
    “李明,我有個問題一直想問。”錢老板開口道,“為什麽人民公社無法實現的共享主義可以在這裏實現?”
    李明坐在他對麵,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錢老板繼續說下去。
    “在過去,我們嚐試過集體化,但最終失敗了。”錢老板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苦澀,“是因為人的自私本性,還是因為我們無法真正實現按需分配?”
    張鵬,社區的長者,此時也坐在客廳的一角,他的目光落在監控實時畫麵上,畫麵中播放著社區各個角落裏的溫馨場景。他轉過頭,欣慰地看著錢老板,說道:“我猜大概是因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算法,解決了當初計劃經濟中按需分配的資源配給算法問題。保證了社區中的每個人都能公平正義公開透明合理地使用公共資源,從而避免了過去人民公社中吃大鍋飯那種不勞而獲的情況。”
    錢老板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落在智能手環上,上麵正顯示著社區資源的實時分配情況。
    “這套人工智能算法不僅解決了我們的財富分配問題,還能實時上傳記錄公布每個人的需求,每個人的貢獻。”張鵬繼續解釋道,“這相當於總算替代了貨幣貿易的作用,而且更加高效、公正。”
    李明補充道:“是的,我們不再需要貨幣來衡量價值,因為每個人的貢獻和需求都被社區所認可和尊重。我們通過智能手環和社區的智能係統,貢獻積分權限機製,量子通訊加密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真正的資源共享和按需分配以及多勞多得。”
    錢老板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地說:“那麽,這個係統如何確保每個人都遵守規則,不會有人試圖利用它來謀求私利?”
    李明指了指牆上的屏幕,上麵顯示著社區成員的互動和反饋。“我們有一套完善的監督和反饋機製。每個人的行為都是透明的,社區成員可以實時提出意見和建議。而且,我們強調的是社區的共同價值觀和責任感。”
    張鵬點頭讚同:“對,我們通過教育和文化活動,培養社員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每個人都明白,隻有共同努力,社區才能持續發展。”
    錢老板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的社區,燈火闌珊,孩子們的笑聲在夜空中回蕩。他深吸了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決心。“我曾以為金錢是萬能的,但現在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他轉過身,臉上露出了微笑,“也許,我真的可以在這裏找到新的生活。”
    此時,屋內的氣氛凝重而深沉,三人的思緒仿佛被無形的絲線牽引,纏繞在了一起。李明率先打破沉默,聲音沉穩且透著一絲堅毅:“錢老板,咱們靜下來想想,傳統市場經濟體製,說到底是以逐利為導向,商業寡頭為了利益最大化,不惜擠壓資源、透支人力,短視得很。可咱們社區不一樣,科技創新是咱們破局的關鍵。拿智能係統來說,精準調配資源、安排任務,比人為估算不知要高效多少,還杜絕了暗箱操作;智能機器人能擔下繁重體力活,社員就能騰出手鑽研新技術、新理論。”
    張鵬輕叩桌麵,接過話茬,目光透著歲月沉澱的睿智:“沒錯,科技創新賦予我們物質支撐,但光有科技遠遠不夠,人文關懷才是社區的靈魂。人不是冰冷的生產機器,咱們的信譽積分、互助體係,就是在珍視每個人的付出,給予情感關懷。大家在這兒找到了歸屬感,發自內心想為集體出力,凝聚力上去了,發展才有後勁。”
    錢老板微微皺眉,陷入沉思,片刻後說道:“我經商多年,見多了市場的殘酷,為了利益不擇手段,人與人之間隻剩算計。可這兒顛覆了我的認知,科技保障效率與公平,人文關懷又留住了溫情。隻是維持這一切,談何容易?”
    李明望向窗外社區的燈火,緩緩說道:“難是必然的,但這也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科技日新月異,我們緊跟前沿,不斷升級智能係統、優化算法,讓資源分配更合理;人文方麵,咱們定期開展文化交流、道德講堂,強化社員的責任與擔當。雙管齊下,缺一不可。未來,科技為按需分配、集體貢獻夯實物質基礎,人文關懷則築牢精神根基,讓社區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才能抵禦外界的衝擊,穩步向前。”
    張鵬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期許:“咱們是摸著石頭過河,每一步都在探索全新的社會形態。但隻要堅定這個方向,把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作為發展的雙翼,社區就有無限潛力,說不定能為全世界提供一個可借鑒的範本。”
    錢老板長舒一口氣,臉上的疑慮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憧憬:“聽你們這麽一說,我心裏敞亮多了。原來真有一條路,能跳出傳統利益的窠臼,走向更理想的生活。我願意加入,跟大夥一起蹚出這條未來之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明和張鵬相視一笑,那笑容裏既有欣慰,也有對前路艱辛的坦然。三人深知,社區的未來任重道遠,但此刻,懷揣著共同的信念,仿佛已看到曙光穿透雲層,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
    隨著一天的結束,李明躺在床上,回顧著社區的點點滴滴。他知道,社區的實踐之路還很長,但隻要每個人都能誠實、透明地參與,這個社區就有希望成為真正的共享家園。他思考著如何進一步優化社區的監督機製,確保資源的公平分配,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培養社員的責任感和集體意識。社區的每一步成長,都是對未來社會形態的一次探索和嚐試。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忙碌了一天的李明拖著仿佛灌了鉛的疲憊身軀,重重躺倒在床上。他的四肢百骸酸痛不已,可大腦卻異常亢奮,絲毫沒有睡意。往昔的記憶如潰堤洪水,洶湧地灌進腦海,幻燈片般不停放映。
    創建新希望智能化共享社區前,40 歲的李明深陷經濟社會的泥沼,被金錢狠狠奴役,嚐盡生活的苦澀。彼時,失業如晴天霹靂,毫無預兆地砸下來,家裏的頂梁柱轟然倒塌。孩子的學費催繳通知雪片般飛來,老人慢性病的醫療費賬單越摞越高,沉甸甸地壓在心頭;房貸逾期的警示短信,一天比一天刺眼,像奪命繩索,勒得他喘不過氣。
    為了填補窟窿,病急亂投醫的他踏入借貸陷阱,利滾利的高額網貸,把他拽入更深的深淵。親戚朋友躲瘟神般疏離,鄰裏異樣的眼光如芒在背。壓力排山倒海,家庭矛盾一觸即發,爭吵聲不絕於耳,妻子整日以淚洗麵,孩子眼中的怯懦與不安,像一把把利刃紮在他心上。絕望到極點時,他站在天台上,狂風呼嘯,吹透衣衫,滿心滿眼隻剩輕生的念頭,差點親手毀了這個家。
    好在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向,李明絕境逢生,咬牙開辟出這條共享社區的新路。如今社區裏社員們的熱忱討論、田間地頭的勞作身影、工廠裏的高效協作……樁樁件件,是他灰暗人生裏照進來的光。尤其是今晚與錢老板推心置腹的交談,字字句句都戳在他心坎上,攪得心緒翻江倒海,久久難平。過往的苦難讓他越發堅定,絕不能再退回金錢至上的老路,一定要把社區發展壯大,給大家、也給自己尋一條康莊大道。
    半夢半醒間,床頭的智能助眠儀感應到他的疲憊,幽藍光芒緩緩亮起,如深海中靜謐的水母,悄無聲息地啟動。機械臂順滑探出,精準地幫他褪去鞋襪、解開衣扣,動作輕柔又利落;緊接著,另一支機械臂攜著溫熱毛巾,細致地擦拭他的臉頰、脖頸,一掃整日的風塵。與此同時,助眠儀散出嫋嫋薰衣草香氛,絲絲縷縷縈繞身旁,舒緩緊繃的神經,還同步播放起輕柔海浪聲,一下一下撫平他雜亂的思緒。
    李明眼皮微動,迷蒙睜眼,刹那間,仿若一道電流直擊腦門,靈光乍現。他“嗖”地一下坐起身,興奮得暢快大笑,震得床板都微微發顫。
    腦海中一下串聯起關鍵——無貨幣智能共享社區順暢運行的核心密碼,竟如此質樸直白。
    就像《龍兄虎弟》裏那個看著慵懶,實則機靈的角色,憑借自製的自動化機械,動動手指,飯菜到口、清水暢飲,把天馬行空的巧思化為提升生活舒適度的“神器”;《機器人總動員》裏,人類躲在飛船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全靠智能機械全方位服務,雖故事另有深意,卻也直觀展現科技重塑生活的巨大能量;《摩登時代》裏,卓別林飾演的工人被工業化流水線裹挾,看似荒誕,反向思考,這何嚐不是在警示世人!!
    李明愈發篤定,在摒棄貨幣標尺的當下,大夥過往被利益蒙蔽、疲於奔命的勁兒,得徹底扭轉方向。貨幣催生的貪婪與傾軋,讓資源分配失衡、人際關係冷漠。往後,須把追求科技全方位服務生活,化作每個人、乃至整個社區的源動力。當科技進步能精準滿足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需求,資源按需分配不再是空中樓閣,貨幣自然沒了“用武之地”。
    社區如今研發的智能手環、資源調配係統、智能工廠生產線等,皆是實例。社員們不用再為金錢發愁,一心琢磨怎麽升級科技、優化流程,產出更優質的產品,豐富精神文化活動。長此以往,社區的科技樹不斷“開枝散葉”,自給自足、互助友愛的無貨幣模式將堅如磐石,不懼外界的質疑與衝擊。
    往後,追求科技貼心服務生活,才是正途。社區裏,智能係統分配資源有條不紊,社員專心科研、深耕文化,產出直接投入生活。
    至於社區不能自給自足的資源…
    那就將計就計!利用資本市場打敗資本!
    念及此處,李明眼中光芒熠熠,困意全無,他迅速起身,打開智能終端,指尖飛舞,敲下對未來發展的新規劃與暢想,迫不及待要與張鵬、錢老板等人分享這份喜悅,攜手奔赴社區更璀璨的明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這邊錢老板則帶著疑惑又來到了社區技術研發室。在社區的技術研發室裏,燈光柔和地灑在一排排精密儀器和忙碌的人們身上。錢老板帶著滿心的疑惑與好奇,找到了技術骨幹王偉。
    “王偉啊,我對咱們社區這信譽積分的算法方案一直摸不著頭腦,你給我講講唄。”錢老板誠懇地說道。
    王偉停下手中的工作,拉過一把椅子請錢老板坐下,然後耐心地解釋起來:“錢老板,這信譽積分的算法是多方麵綜合考量的。首先是互助積分,這占了大概 30。就比如說,有人主動去幫助鄰居修繕房屋,或者在田間幫別人完成緊急的農活,這些互助行為都會被智能手環記錄,根據互助的難度、時長以及對社區整體的重要性等因素評估相應的積分。”
    “那主動貢獻這一塊呢?”錢老板追問道。
    “主動貢獻,也就是非任務性的自發貢獻,占比約 20。像有的社員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為社區公共區域繪製美麗的壁畫,或者研發一些小工具來提高社區生產效率,這些沒有被安排任務卻主動付出的行為,都會被評估積分。這能鼓勵大家積極主動地為社區增添色彩和價值。”王偉詳細地說道。
    “家庭幸福美滿也在評估裏,這是怎麽個算法?”錢老板好奇地問。
    “家庭幸福美滿占 20。我們會通過智能係統對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交流頻率、互動的和諧程度等進行監測。比如家庭成員經常一起參與社區活動,家庭內部很少有爭吵衝突,孩子健康成長、老人得到妥善照顧等,這些情況都會為家庭積分助力。畢竟家庭是社區的細胞,家庭和睦了,社區才能更穩定發展。”王偉微笑著解答。
    “還有社員反饋這一塊,應該也很重要吧?”錢老板又問。
    “對,社員反饋占 30。社區裏大家朝夕相處,每個人的為人處事大家都看在眼裏。如果一個人誠實守信、善良友好、有團隊協作精神,其他社員對他的評價就會高,相應的信譽積分就會增加。反之,如果有人自私自利、經常與他人發生矛盾,那在這一項的得分就會很低。通過這種方式,能促使大家注重自身在社區裏的品德修養,營造良好的社區人際關係。”王偉深入淺出地闡述著。
    “那如果有人做了壞事,比如破壞公共設施呢?”錢老板皺著眉頭問道。
    王偉微微坐直身子,認真地說:“這是有明確規定的。如果有人惡意破壞公共設施,那肯定是要扣除積分的。不過咱們的人工智能小 i 一般會先風趣且友善地提醒、引導、勸解社員盡可能不要做這些不正確的事。比如說,小 i 可能會幽默地說‘親愛的社員朋友,這公共設施可是咱們社區的寶貝,就像你的好朋友一樣,可別傷害它哦’。如果小 i 提醒無果,社員依舊破壞公共設施,那麽小 i 會將這一行為投放公屏並由社員集體評估該行為。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避免扣分出現誤解誤會,像維修師傅有時候需維修線路時確實需要先拆除機器人外殼才可以,這種情況就需要大家共同來判斷,確保公平公正。”
    錢老板聽著王偉的講解,不時地點頭,臉上的疑惑漸漸消散。“原來如此,這樣一套算法確實能全麵地衡量社員對社區的貢獻和價值,也能很好地引導大家積極向上,朝著社區共同的目標努力啊。”
    王偉笑著說:“是啊,錢老板。這信譽積分機製就是社區的核心動力之一,讓大家明白在這個社區裏,不僅僅是為了獲取,更是要付出和奉獻,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共享互助的理想生活。而且這也為我們社區在麵對外界商業寡頭衝擊時,提供了一種獨特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就像李明說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利用資本的規則來打敗資本。”
    錢老板若有所思,他仿佛看到了社區未來在複雜的外界環境中,憑借著這種獨特的機製和社員們團結一心的力量,堅守住自己的理想家園,甚至將這種模式推廣出去,改變更多人的生活觀念和社會形態。
    喜歡希望家園請大家收藏:()希望家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