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對黑暗森林法則的質疑
字數:6628 加入書籤
公元2070年,地球在工業革命以來無節製的資源開發下,終於不堪重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資源危機。曾經富饒的大地變得千瘡百孔,石油幾近枯竭,煤炭資源也即將見底,各種稀有金屬的儲量更是岌岌可危。全球經濟陷入了崩潰的邊緣,各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戰爭的陰雲籠罩著整個世界。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華夏、帝國和莫斯科聯邦三國,憑借著雄厚的科技實力和堅定的決心,率先發起了向太空開拓資源的偉大征程。他們深知,隻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到新的資源,人類才能擺脫眼前的困境,繼續延續文明的火種。
12年的時光轉瞬即逝,仿佛隻是宇宙長河中的短暫一瞬。2082年三方早期派遣往深空勘探太空資源的核艦隊,在茫茫宇宙中曆經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神秘的柯伊伯帶。這裏,距離地球數十億公裏之遙,是太陽係邊緣的一片神秘區域,充滿了無數的未知與挑戰。
柯伊伯帶中,冰冷的隕石和小行星在黑暗中靜靜地飄蕩,它們是太陽係形成初期的殘留物,隱藏著宇宙誕生之初的秘密。三方艦隊的到來,打破了這裏長久以來的寂靜,一場沒有硝煙的資源爭奪戰悄然拉開了帷幕。
在一次緊張的隕石探索任務中,帝國艦隊與華夏太空艦隊不期而遇。雙方的飛船在黑暗的宇宙中對峙著,氣氛緊張得仿佛能點燃空氣。帝國艦隊的船員們神情嚴肅,手放在武器控製台上,隨時準備發動攻擊;華夏艦隊的船員們則冷靜沉著,密切監視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同時保持著通信頻道的暢通,以備隨時進行談判。
帝國總部得知消息後,出於對資源的貪婪和對華夏崛起的深深忌憚,迅速向帝國艦隊發送了一道冰冷的命令:尋找機會,摧毀華夏星際物流飛船。在他們眼中,華夏艦隊是他們獲取資源的最大障礙,隻有除掉華夏艦隊,帝國才能獨占柯伊伯帶的資源,在這場太空競賽中取得勝利。
然而,當帝國艦隊總指揮亞力山大·威廉收到這道命令時,內部卻產生了激烈的分歧。艦長亞當斯皺著眉頭,一臉憂慮地說道:“太空如此荒涼,能有一支食物自給自足的艦隊伴飛,還能在食物上照顧我們,實在難得。我們真的要對他們下手嗎?”
艦隊執行員湯姆森也急切地上前勸阻:“艦長大人,如今我們飛船物資緊缺,華夏艦隊每天派出小型無人飛船給我們輸送食物。要是我們摧毀了華夏飛船,往後該怎麽回去?吃什麽?這可是在沒有空氣、沒有溫度、充滿輻射,距離地球數光年之遙的柯伊伯帶啊!我們是活生生的生命,不是石頭,得吃飯才能活下去!”
亞力山大·威廉陷入了沉思,他望著窗外浩瀚的宇宙,心中五味雜陳。良久,他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嗯…那好吧,那就先按兵不動,回去再說。”
隨後,亞力山大·威廉回複地球總部:“總統大人,您知道嗎?我們正在共同走向死亡。在貨幣體係下養成的貪婪自私本性,正威脅著我們的生存。在無法解決分配問題的情況下步入深空,帝國艦隊根本無法獨自對抗宇宙規則。也許李世明是對的,真正能夠開啟太陽係時代的高等文明,絕對不會用貨幣來束縛文明前進的思想和手腳;真正能夠衝破奧爾特星雲、步入星際旅行的神級文明,也絕不會秉持劉慈欣那套所謂的黑暗森林法則。在這如同地獄般的宇宙裏,讓我們玩0和博弈?那無疑是在自殺。流浪太空的歌者文明,才不會以死冒險去招惹一個擁有‘家’的文明。因為在以無機物為主宰的宇宙世界裏,智慧生命體實在是脆弱不堪。在星際間,哪怕遇到個會說話的鬼,都比這冷冰冰的絕對黑暗、絕對零度更讓人期待,讓人珍惜。哪怕對方是不會說人話的狗,我們也願意與它們和平交流,而不是你死我亡。劉慈欣根本不知道宇宙中生命體係是多麽脆弱,多麽孤寂,多麽無助。‘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豬狗’,您以為指的僅僅是地球生命嗎?那說的可是整個宇宙生命啊!不能學會抱團取暖,第一個要我們命的,恐怕不是外星人,更不是華夏艦隊,而是絕對0度!第一個被迫從樹上爬下來行走、探索新大陸的類人猿族群,在沒有抵達綠洲前,饑渴隨時都能將它們殺死,更別說周身群狼環伺,它們哪有機會勾心鬥角?更別提憑借一己之力去戰勝老虎了,恐怕在老虎眼裏,那隻走散的類人猿不過是一頓美食。所以類人猿隻能抱團取暖,團結協作,共同模仿牛群互助、狼群合作狩獵那些落單、受傷的弱小獵物。所以在柯伊伯帶這個鬼地方,我們也隻能暫時與華夏艦隊團結互助、協作,共同開發這裏的太空資源。隻有吃飽喝足,不愁吃喝,我們才有機會去考慮要不要滅掉對方。而在做出那種決定前,我們首先得考慮清楚,滅掉對方意味著什麽?我們如今每天吃的喝的,都得靠華夏艦隊的接濟!麵對柯伊伯帶裏各種未知的危險,少了華夏艦隊的幫助,我們根本無法完成勘探隕石礦物的任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帝國太空艦隊總指揮的回複發送回地球後,地球總部瞬間陷入了一陣死寂。總統辦公室內,高級幕僚們圍坐在一起,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國防部長喬治猛地站起身,雙手重重地撐在桌上,大聲吼道:“總統先生,帝國艦隊總指揮他們這是在公然抗命!必須嚴懲,否則往後各艦隊都有樣學樣,我們還如何掌控局麵?”
財政部長羅伯特皺著眉頭,反駁道:“但他說的也有道理啊,柯伊伯帶距離地球如此遙遠,失去華夏星際物流飛船的支持,艦隊無論是能源補給還是物資供應都將難以為繼,一旦在返程中出問題,整支艦隊都會折損,這對我們的太空戰略而言是巨大打擊。”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時,支持貨幣經濟體係的利益集團向總統施壓,要求立即製裁帝國太空艦隊總指揮,並且再次下令艦隊摧毀華夏星際物流飛船。這些利益集團擔心,如果華夏的共享理念在太空中得到傳播和認可,他們在地球上的財富和權力基礎將會徹底受到威脅。
然而,帝國太空艦隊的船員們已經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們無視了地球總部的再次命令,開始與華夏星際物流飛船展開更深入的合作。雙方的工程師們頻繁交流技術,在飛船的控製室內,他們圍坐在一起,對著屏幕上的設計圖和數據,熱烈地討論著如何優化飛船的性能;科學家們則共同研究柯伊伯帶的資源分布,在實驗室裏,他們專注地分析著采集來的樣本,試圖找到更高效的資源開發方法。華夏的科學家們還幫助帝國艦隊優化了生態循環係統,提高了氧氣自給自足的能力,使得帝國艦隊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地球總部得知艦隊抗命的消息後,憤怒不已,決定派出另一支艦隊前往柯伊伯帶,強行執行摧毀華夏飛船的任務。新的艦隊在倉促之間出發,由於準備不足,在太空中遭遇了一係列意外情況。他們的能源儲備出現了嚴重問題,食物和水也麵臨短缺,僅僅航行數日,就不得不狼狽返航。
與此同時,帝國太空艦隊、俄羅斯聯邦艦隊和華夏星際物流飛船組成的三方聯合艦隊,在柯伊伯帶取得了重大的資源開發成果。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能源礦石,這種礦石能夠為飛船提供強大而穩定的能量,足以支撐飛船進行更遠距離的航行和更深入的探索。這個消息傳回地球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全球各界紛紛對聯合艦隊的發現表示關注和讚賞。
一些原本支持製裁艦隊的勢力,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他們意識到,如果能夠與華夏合作,共享這些寶貴的資源,將對地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好處。而繼續堅持對抗,隻會讓人類在宇宙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錯失發展的良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新派出的艦隊也麵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生存危機。他們在太空中苦苦掙紮,幾乎彈盡糧絕。無奈之下,他們不得不向華夏艦隊發出求救信號,請求合作。華夏艦隊提出接受合作的前提是需要始終接受華夏的食物供應。華夏艦隊這一招看似柔情卻極具智慧的策略,令其他太空聯盟艦隊不得不依附於華夏艦隊的供養,形成了命運與共的協作秩序,極大提高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共享互助理念認同。
在一次閑暇時光,華夏艦隊的科學家林曉和帝國艦隊的科學家大衛科菲爾在聯合基地中交流著對宇宙的看法。
林曉感慨道:“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構建了一個冰冷殘酷的宇宙文明圖景,但這套理論存在顯著漏洞。從攻擊風險角度看,法則中文明一旦發現其他文明就發動打擊的設定,忽視了攻擊行為本身的風險性。在廣袤無垠的宇宙裏,任何攻擊行動都會產生能量波動,這些波動如同在黑暗中亮起的燈塔,極有可能暴露攻擊者的位置。一旦被更高級文明捕捉到信號,攻擊者自身將陷入危險境地,因此貿然攻擊並非理智之舉。”
大衛科菲爾點了點頭,接著說道:“從文明類型分析,流浪文明和擁有穩定家園的文明在行為邏輯上有很大差異。以歌者文明為例,這類流浪文明居無定所,資源相對匱乏,實力未必強大。而有固定家園的文明,不僅擁有穩定的資源供應,還能憑借母星的龐大資源,持續推動科技發展與軍事建設。對流浪文明而言,向這類強大的有家文明發動戰爭,無疑是以卵擊石,等同於自尋毀滅。黑暗森林法則作為一種理論設想,為科幻創作提供了獨特視角,但在邏輯的嚴謹性和對宇宙文明行為的合理性推演上,存在難以自圓其說的問題,這值得我們在思考宇宙文明關係時謹慎辨析 。”
林曉又提到:“至於距離地球4光年的南門二星係,三體文明發射質子到地球?劉慈欣認為太陽的磁場是吃素的?在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中,三體文明跨越4光年的遙遠距離,向地球發射質子,實現對地球科技的鎖死。然而,這一設想嚴重忽視了太陽磁場在其中所起到的巨大阻礙作用。太陽作為太陽係的核心,擁有極其強大的磁場,其活動產生的太陽風以每秒數百公裏的速度向外噴發,裹挾著大量的帶電粒子,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層,將太陽係的大部分空間籠罩其中。在這樣的環境下,三體文明發射的質子——一種微觀層麵的帶電粒子,在穿越太陽係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太陽磁場的強烈幹擾。太陽磁場會使質子的運動軌跡發生嚴重偏離,就如同湍急河流中的一片落葉,難以保持既定的方向。同時,太陽風攜帶的高能粒子與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質子的能量大幅衰減,甚至在抵達地球之前就被完全湮滅。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來看,三體文明要精確控製質子穿越如此複雜的磁場環境,並準確抵達地球,需要具備對太陽磁場的實時監測、精確預測,以及對質子運動軌跡進行動態調整的能力。然而,即使是在科幻的設定中,要在4光年之外實現這一係列操作,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信息的傳遞受到光速的限製,三體文明獲取的太陽磁場信息始終存在時間滯後,這使得其對質子的精確操控變得極為困難。因此,三體文明向地球發射質子這一情節,在考慮太陽磁場這一現實因素時,存在著嚴重的邏輯缺陷,難以在科學原理的框架內自圓其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衛科菲爾深以為然,兩人又繼續探討著宇宙中智慧生命的生存之道。
林曉神情嚴肅地說:“所以在無機物主宰的宇宙世界中,智慧生命體簡直如浮遊一樣脆弱不堪!真正的敵人不是另一隻浮遊蟲蟲而是恒星規則!智慧生命體係要想在這巨物世界裏立足有且隻有秉持協作共享互助的理念才能生存下來。才能苟且憑借繁衍生息的本能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而且前提是太陽老爺別打噴嚏!”
大衛科菲爾感慨地回應:“你的觀點鞭辟入裏,深刻揭示了宇宙中智慧生命的生存本質。在以恒星這類無機物為主宰的宏大宇宙尺度下,智慧生命就像滄海一粟,麵對恒星爆發、超強輻射等自然現象,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就拿太陽來說,一次強烈的耀斑爆發,釋放的能量相當於數十億顆核彈同時爆炸。這種能量衝擊不僅可能摧毀地球的臭氧層,破壞生態平衡,還會幹擾地球上的電子設備和通信係統,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打擊。倘若人類不能團結協作,在麵對這些來自恒星的威脅時,必然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協作共享的理念對於智慧生命的延續至關重要。通過信息共享,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科研團隊可以共同研究恒星活動的規律,提前預測太陽風暴等災害,為應對危機爭取時間。在資源共享方麵,各國可以集中優勢力量,共同開發抵禦恒星輻射的技術和設備,如建造更先進的太空探測器、研發新型防護材料等。這種理念不僅適用於地球,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同樣不可或缺。當人類邁向太空,建立星際殖民地時,不同星球的殖民地之間需要相互支持,共享資源和技術,才能在惡劣的宇宙環境中生存下去。隻有秉持協作共享互助的理念,智慧生命才能在宇宙的驚濤駭浪中找到立足之地,以頑強的繁衍本能,在漫長的歲月中延續文明的火種,追求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的宏大目標。”
談到歌者文明的武器時,林曉眼中閃爍著光芒,興奮地說:“至於歌者文明的光粒,二向箔?我想銀河中心那坨黑乎乎的家夥——黑洞的磁場和引力足以撕碎它們!”
大衛科菲爾饒有興趣地回應:“你的想法極具洞察力!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為神秘和強大的天體,其超強的磁場與引力,確實會對歌者文明使用的光粒、二向箔這類武器,產生顛覆性影響。光粒本質上是高速運動的質量巨大的物體,借助相對論效應,獲取恐怖的動能來摧毀目標。但當它靠近黑洞時,黑洞周圍極端扭曲的時空和超強引力場,會讓光粒的運行軌跡發生極大改變。光粒不再能按照預定軌道,精準打擊目標恒星,而是極有可能被黑洞引力捕獲,圍繞黑洞旋轉,最終被黑洞吞噬,其攜帶的巨大能量也會在黑洞周圍的吸積盤中,以輻射的形式逐漸消耗。此外,黑洞強大的磁場會幹擾光粒的物質結構,使其原子、分子間的作用力失衡,在靠近黑洞的過程中就可能解體。二向箔是一種降維打擊武器,能將三維空間向二維平麵坍塌擴展。然而,黑洞周圍的時空極度扭曲,呈現出複雜的多維結構。二向箔在接近黑洞時,會陷入黑洞周圍時空的漩渦之中,其降維的特性被嚴重幹擾。二向箔原本規律的降維擴展模式,會因黑洞強大的引力和複雜的時空結構,變得混亂無序,甚至可能被黑洞的引力強行壓縮,使其降維打擊的能力無法正常施展。不僅如此,二向箔本身作為一種物質,也會被黑洞強大的潮汐力拉扯、撕碎,失去原有的功效。由此可見,黑洞強大的物理特性,使得歌者文明看似無解的武器,在其麵前失去了原有的威懾力,這也從側麵提醒我們,在廣袤的宇宙中,文明間的對抗和武器的效能,會受到各種複雜天體環境的製約 。”
林曉接著分析道:“所以歌者文明這類流浪者文明恐怕更多的是祈禱十個光年範圍不要遇到黑洞才對!其次是類似奧爾特星雲實時被恒星引力和銀河係中心潮汐力影響,流浪文明,一旦沒了能源其飛船最後的結局和一顆彗星沒啥區別。即使具備光速飛行能力,也在銀河係中心引力控製範圍內!根本不是他們想文明飛就怎麽飛的!”
喜歡希望家園請大家收藏:()希望家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