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爭論不休的大魏群臣?

字數:6226   加入書籤

A+A-


    皇帝魏淵端坐在龍椅之上,
    麵色凝重地看著下方的臣子們,緩緩地開口說道:
    “朕今日將諸位愛卿召至這靜心殿,乃是有一事相商。
    據朝廷的情報機構幽獄傳來的消息,大蕭皇朝的皇帝蕭玉龍,為了報複咱們大魏皇朝對其六皇子蕭凡的刺殺,已然暗中調動了玄武軍,向西境邊境進發!”
    皇帝魏淵的話語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眾臣的心頭。
    玉案前的文官們頓時臉色大變,滿臉的震驚之色。
    他們萬萬沒有料到,這大蕭皇朝的報複竟然來得如此迅速,
    而且還出動了聲名遠揚的精銳武者大軍——玄武軍!
    然而,與文官們的驚恐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玉案前那些武將們的興奮之情。
    這些武將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滿臉的躍躍欲試。
    在他們看來,這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建功立業的機會!
    畢竟,之前他們的武將之首——鎮國公公孫揚率領大軍進攻大楚皇朝南境時,
    僅僅攻占了十幾座城池,
    就已經讓鎮國公公孫揚及其麾下的大軍賺得盆滿缽滿了!
    不僅如此,這位將軍還獲得了陛下的賞賜以及軍功,這可讓眾多的武將們都羨慕不已。
    他們一個個都像是被打了雞血一般,紛紛走上前來,
    恭敬地喊道:“末將願率軍前往東部邊境,阻擋大蕭皇朝的精銳武者大軍‘玄武軍’對我大魏皇朝的襲擾!”
    然而,
    作為武將之首的鎮國公公孫揚卻顯得格外冷靜,
    他一言不發地站在一旁,宛如一個旁觀者般看著這一切。
    其實,他心裏跟明鏡兒似的,
    陛下絕對不會再次派遣他這位鎮國公公孫揚去抵禦大蕭皇朝的兵鋒。
    其中原因有二,
    其一,陛下需要維持朝廷的平衡。畢竟,朝廷中的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如果讓鎮國公公孫揚再次出征,恐怕會引起其他勢力的不滿和不安。
    其二,如今的大魏皇朝雖然比大楚皇朝的糟糕情況稍好一些,但同樣也麵臨著蠢蠢欲動的各方勢力。
    這些勢力都對大魏皇朝的統治心懷不軌,
    而陛下需要鎮國公公孫揚這樣在軍中威望頗高的武將之首來坐鎮,以穩定局勢。
    就在眾武將紛紛請命之後,
    立馬就有主和派的文官官員站出來,
    他滿臉諂媚地看著龍椅上的皇帝,
    小心翼翼地說道:“回稟陛下!微臣覺得我大魏皇朝目前的局勢,實在不宜大動幹戈啊。
    我們大魏皇朝完全可以請中立的老牌霸主勢力多寶閣或者天機樓出麵,
    讓他們充當說客前往大蕭皇朝的都城,
    然後再花費一些錢財和資源,破財免災嘛!”
    他的話音剛落,
    玉案上頓時像炸開了鍋一樣,一眾武將們紛紛怒不可遏地謾罵起來:
    “軟骨頭!懦夫!賣國賊!……”
    各種不堪入耳的髒話如潮水般湧向那個主和派的文官官員。
    這也難怪,
    畢竟這些武將們都眼巴巴地盼著能通過一場戰爭來撈取軍功,好加官進爵。
    可如今這個文官官員卻提出了如此軟弱的建議,
    這無疑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和前程,他們又怎能不氣惱呢?
    .....
    麵對這混亂不堪的場麵,
    坐在鎏金龍騎上的皇帝魏淵無奈地連連咳嗽了好幾聲。
    他那原本就有些疲累的臉色,此刻更是顯得有些憔悴。
    隨著皇帝的咳嗽聲,
    原本喧鬧的靜心殿漸漸安靜下來,
    文武官員們都將目光投向了玉案前的皇帝。
    魏淵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
    然後用他那睿智而威嚴的目光,
    緩緩地落在了文官之首的韓國公玉高德身上,
    隻見皇帝一臉凝重,
    他眉頭緊皺,雙眼緊盯著韓國公玉高德,
    滿臉嚴肅地開口問道:“韓國公玉愛卿,依你之見,麵對大蕭皇朝來勢洶洶的精銳武者大軍‘玄武軍’,我們該當如何應對呢?”
    韓國公玉高德見狀,趕忙上前一步,他身著一襲青衫,身姿挺拔,文質彬彬,氣質儒雅。
    隻見他向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抱拳禮,然後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回稟陛下,微臣對此事確實有些拙見。
    既然咱們雙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倒不如采取一種更為靈活的策略。”
    他稍稍頓了一下,
    接著說道:“微臣認為,保起見,咱們大魏皇朝可以兩頭下注。
    一方麵,派遣咱們大魏皇朝的羽東軍前往東境的邊境駐守,以防止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這樣一來,我們既能展示出我們的實力和決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定邊境局勢。”
    說到這裏,
    玉高德略微提高了聲音,
    繼續說道:“另一方麵,我們可以嚐試請中立的老牌霸主勢力多寶閣或者天機樓的話事人出麵,
    看是否能夠說服大蕭皇朝的皇帝蕭玉龍。
    或許通過花費一些錢財和資源,咱們雙方的兩大皇朝可以達成一個協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破除兩大皇朝邊境的緊張局勢,讓邊境的老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玉高德的這番話,說得那叫一個大義凜然、為國為民,
    仿佛他所提出的建議完全是出於對國家和人民的考慮。
    然而,
    聽到了文官之首的韓國公玉高德的這番建議,
    皇帝魏淵心中暗自思忖:
    “嗬嗬,這老家夥還真是個和稀泥的高手啊!不過這樣做確實很符合他魏淵一貫秉持的平衡之道。”
    盡管如此,魏淵在表麵上仍需對韓國公玉高德表示尊重,
    畢竟這位老家夥在文官群體中擁有極高的地位和威望。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朝堂之上眾多文官官員都是經由他的舉薦和提拔才得以嶄露頭角。
    於是,
    魏淵麵帶微笑,笑容和煦地說道:
    “韓國公玉愛卿啊!
    你不愧是咱們大魏皇朝的文臣之首啊,這才思之敏捷、考慮之周全,實非他人所能及!
    你所提出的建議,簡直與朕的心意不謀而合啊!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呢?”
    言罷,他巧妙地將這個問題像皮球一樣拋給了靜心殿內玉案前的一眾文武官員。
    眾文官見狀,
    除了韓國公玉高德本人外,其餘人等紛紛快步上前,
    畢恭畢敬地向自家陛下齊聲附和道:“微臣!微臣!……,完全同意韓國公的提議。”
    一時間,朝堂之上附和之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此時,武將之首的鎮國公公孫揚眼見時機已然成熟,
    也是毫不猶豫地邁步向前,麵帶微笑,顯得十分識趣,
    他畢恭畢敬地向自家陛下魏淵抱拳施禮,
    然後用洪亮而堅定的聲音說道:“末將也完全讚同韓國公的提議。”
    話音未落,
    隻見一眾身穿厚重盔甲的武將們,雖然臉上露出些許無奈之色,
    但還是紛紛邁步上前,齊聲附和道:“末將!末將!……,也都同意韓國公的提議。”
    坐在鎏金龍騎上的皇帝魏淵,居高臨下地看著下方的群臣,
    他微微頷首,表示對眾人的意見表示認可。
    緊接著,
    他直接拍板定案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韓國公的提議去辦吧!”
    魏淵稍作停頓,
    然後接著說道:“至於請中立的老牌霸主勢力多寶閣或者天機樓出麵的任務,
    就交給韓國公去處理吧。
    畢竟,咱們的韓國公德高望重,威望極高,
    由他去交涉,想必一定能夠順利達成目的。”
    魏淵的目光掃過眾臣,
    微笑著說道:“那麽,前往東境邊境駐守的將軍人選,
    朕認為就由東境的軍侯羽東侯薛霸率領羽東軍前往大魏皇朝東境邊境駐守最為合適。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其一,不會因為兵力的調動而導致大魏皇朝的其他各境出現防守上的漏洞;
    其二,東境的軍侯羽東侯薛霸常年駐守在東境,對那裏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時間上也來得及。”
    魏淵的語氣雖然溫和,
    但其中卻蘊含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環視了一圈群臣,
    然後微笑著問道:“諸位愛卿,對於朕的這個安排,你們可有什麽不同的看法?”
    喜歡開局:六連抽,創建萬古帝朝請大家收藏:()開局:六連抽,創建萬古帝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