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 章 神龜遺饋,信仰精進

字數:4154   加入書籤

A+A-


    滄嶼城的晨霧尚未散盡,白龍別院內的石亭下,龜太郎(獨孤信)緩緩睜開雙眼。
    那雙眼眸中,褪去了往日的溫潤平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難以掩飾的遺憾,以及更深沉的凝重。
    曦光境海溝深處的畫麵,仍在他識海中清晰回蕩。
    那頭葬身海溝的太古遺神龜,其血脈層次遠超他的預判。
    那是一種源自太古的純粹龜族血脈,蘊含著“承載天地”“抵禦萬法”的本源道韻。
    即便曆經千萬年詛咒侵蝕,殘存的氣息依舊讓人心生敬畏。
    即便隻是隔著無盡空間以神念遠程感知,那詛咒中蘊含的寂滅與絕望之意,也讓他心神微震。
    然而,就在那絲生機徹底斷絕的刹那,異變突生。
    或許是感受到了龜太郎持續傳遞過去的、那絲帶著安撫與溫和意味的信仰之力。
    或許是那巨龜殘存意誌,在最終消散前本能地回應這份罕見的“善意”,從那龐大的殘骸核心處,一點微弱卻無比純淨的湛藍色光華,猛地掙脫了詛咒的束縛。
    順著龜太郎尚未完全收回的神念與信仰通道,跨越時空,倏忽間沒入了他識海之中的“萬物驚”符文!
    龜太郎渾身一震!
    這並非神龜的魂魄,也不是純粹的能量,而是一枚殘缺不全的法則碎片!
    碎片中蘊含著某種極致的“防禦”與“承載”道韻,仿佛能抵禦世間一切攻擊,亦能承載天地之重。
    這是那頭太古遺神龜,在漫長歲月中被詛咒不斷磨滅意誌與力量後,最終於湮滅前,以自身最本源的血脈精粹凝聚而成的一點真靈遺饋。
    是它留給這個世界,也是留給感知到它存在的龜太郎的最後禮物。
    法則碎片剛一融入“萬物驚”符文,便立刻引發了連鎖反應。
    符文內部,代表“蛻變”的赤焰道韻率先躁動起來,與湛藍色的法則碎片相互呼應,如同火焰遇到了能承載它的玉石;
    與此同時,龜太郎自身的玄武血脈也產生了細微的共鳴,與法則碎片中的“防禦”“承載”之力完美契合,仿佛本就同出一源。
    原本緩緩流轉的符文光華,此刻流轉速度陡然加快了數倍,符文的輪廓變得更加凝實,表麵甚至泛起了一層淡淡的寶光。
    尤其是那“蛻變”道韻,在法則碎片的滋養下,褪去了幾分浮躁,多了一絲亙古不移、厚德載物的厚重意境,仿佛從一株幼苗,開始向著參天大樹成長。
    龜太郎心中的遺憾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難以掩飾的欣喜。
    雖然未能成功救下那頭太古遺神龜,但這枚意外得來的法則碎片,無疑是對他大道的一次重要補益。
    龜太郎仔細感悟,發現這碎片對他的玄武血脈提升、以及對“負嶽”“擎天”這類蘊含力量與防禦意境的理解,有著難以言喻的妙處。
    更讓他驚喜的是,這次遠距離感知神龜、嚐試以信仰之力幹預詛咒,乃至最後接收法則碎片的過程,如同一次實戰演練,讓龜太郎對信仰之力的運用變得更加精妙入微。
    神念借助信仰網絡延伸的範圍,比以往擴大了近三成;
    感知的清晰度也大幅提升,以往模糊的畫麵,如今已能看清細節;
    甚至信仰通道承載力量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增強,不再像以往那般脆弱易斷。
    為了驗證這一變化,龜太郎心念一動,從周身環繞的信仰之力中,剝離出一縷最為精純的力量,將一絲神念附著其上,再次投向遠方一座位於珊瑚島的信仰錨點雕像。
    這一次,神念傳遞的過程格外順暢,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
    當神念抵達雕像時,他仿佛身臨其境,能清晰地“看到”雕像周圍的景象。
    珊瑚島的漁民正對著雕像虔誠跪拜,海鳥在雕像上空盤旋,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甚至能隱約感受到附近信徒的情緒波動,有漁民祈求出海平安的期盼,有小妖渴望突破境界的急切,每一種情緒都真實而鮮活。
    “原來如此。”
    龜太郎若有所悟,
    “頻繁地回應信徒的祈求、傳遞信仰之力,本身就是對信仰之道的一種錘煉。以往隻注重收集信仰之力,卻忽略了‘互動’的重要性,如今看來,雙向的聯結才是讓信仰網絡穩固的關鍵。”
    想通這一點後,龜太郎開始改變以往的策略。
    他不再像從前那樣,對信徒的祈禱一概而論地吸收,而是有意識地篩選。
    優先關注那些虔誠度足夠高,且祈求內容具有一定“價值”的祈禱,然後給予適當的回應。
    這種回應不再局限於簡單的風調雨順或修煉時的靈光一現,而是更加精準、更具針對性。
    若是有草藥師祈求找到珍稀靈草,他便會借助信仰網絡,傳遞一絲微弱的意念,引導對方前往靈草生長的隱秘之地;
    若是有漁民即將遭遇小型海難,他便會悄然影響天氣,讓海麵上出現一縷指引方向的微風,或是讓海浪暫時平息;
    若是有小妖修煉時遇到岔路,陷入走火入魔的風險,他便會在對方識海中種下一絲極其微弱的意念,指向正確的修煉方向,如同黑暗中點亮一盞指路明燈。
    這種“精準反饋”帶來的效果立竿見影。那些得到“神跡”眷顧的信徒,對龜太郎的信仰瞬間變得狂熱無比。
    他們四處宣揚“妖師顯靈”的事跡,將自己的經曆繪聲繪色地講述給其他妖族聽,吸引了更多妖族前來跪拜;
    同時,他們提供的信仰之力也愈發精純磅礴,蘊含的情緒更加真摯,如同高品質的燃料,讓信仰網絡的運轉更加順暢。
    龜太郎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與這些“被回應過的信徒”之間,形成了更加緊密牢固的因果聯係,連接彼此的信仰通道也拓寬了不少,傳遞力量與神念時更加高效。
    在此基礎上,龜太郎又開始了新的嚐試。
    他借助設立在各處的雕像錨點,將“萬物驚”符文轉化後的、極其稀薄的“開靈”道韻氣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散發出。
    這股氣息極其微弱,遠不足以直接點化未開智的生靈,卻能對長期在雕像附近活動的妖族產生影響。
    讓它們感覺頭腦更加清醒,修煉時對道的感悟更加敏銳,甚至能更快地理解簡單的指令。
    這一舉措進一步增強了雕像的吸引力。
    許多妖族為了能在“開靈”道韻的滋養下更快成長,紛紛遷徙到雕像附近居住,形成了一個個以雕像為中心的小型聚落。
    聚集在雕像周圍的信徒越來越多,信仰之力也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壯大,原本分散的信仰錨點,漸漸連成了一片緊密的網絡。
    龜太郎靜坐庭中,感受著信仰網絡的變化,嘴角露出一抹淺笑。
    自己的信仰網絡,正從一個被動接收信息、收集力量的工具,逐漸向著一個能夠主動與信徒互動、對萬妖海域施加影響的龐大體係演進。
    而這一切的起點,便是那場來自太古遺神龜的意外饋贈,以及他對信仰之道的全新領悟。
    未來,隨著這個體係不斷完善,他的“萬物驚”妖道,他的妖師之路,必將在萬妖海域掀起更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