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 章 玉麒麟:高潔的審視與警惕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在麒麟聖域的最核心區域,坐落著一片被聖潔靈光籠罩的淨土。
這裏是玉麒麟一族的棲息之地。
也是整個麒麟族精神信仰的象征。
玉麒麟,作為麒麟族中象征著高潔無瑕、純淨神聖的分支。
其身姿,宛如九天美玉雕琢而成,自帶一種不染塵俗的清貴之氣。
通體覆蓋著如同羊脂白玉般溫潤細膩的鱗甲,鱗甲純淨無雜,在天光的映照下,折射出柔和而聖潔的光暈,仿佛蘊含著淨化一切汙穢的力量;
頭頂的鹿角修長雅致,呈半透明的玉色,枝丫間點綴著細碎的冰晶狀靈光,如同冰雪雕琢的藝術品,透著清冷與高潔;
四肢纖細卻不失力量,踏在地麵上時輕盈無聲,周身縈繞著淡淡的白色靈霧,氣息純淨而清冽,如同高山之巔的冰雪,不容任何凡俗之物褻瀆。
這片玉麒麟領地的環境,堪稱極致的純淨與靜謐。
空氣中沒有絲毫塵埃與雜質,靈氣純粹得近乎實質,吸入一口,便能讓人感到心神澄澈,所有的雜念與戾氣都被悄然滌蕩。
這裏是麒麟族中最神聖的地方,也是整個萬妖棲嶽山脈中靈氣最純淨、最無垢的區域。
任何帶有汙穢、邪祟之氣的生靈或物品,都無法靠近此地,否則便會被玉麒麟周身的聖潔之力反噬。
玉麒麟一族的性情,如同它們的外表與領地一般,高潔內斂,堅守原則,對純粹與自然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它們崇尚天道自然,認為萬物生長、生靈修行,皆有其既定的軌跡與節律。
如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不可強求,更不可違背。
在它們看來,真正的強大與圓滿,源於自身的沉澱與自然的滋養,而非外力的強行幹預與拔苗助長。
任何試圖打破自然平衡、強行改變生靈軌跡的行為。
都是對天道的褻瀆,對純粹的玷汙,最終必將引發不可預料的變數。
當墨麒麟長老的指令傳遍麒麟族各分支,玉麒麟一族也對龜太郎小雕像展開了深入的審視與研究。
與其他分支不同,玉麒麟們並未過多關注雕像背後的信仰網絡與隱藏野心。
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雕像本身,所蘊含的道韻本質。
一位名叫玉塵的玉麒麟長老,將一尊收繳而來的雕像捧在手中,指尖輕輕摩挲著雕像的木質表麵,潔白的眼眸中透著凝重與審視。
它的靈識如同最純淨的清泉,緩緩注入雕像內部,細致地感知著其中每一絲道韻的流動與特質。
很快,玉麒麟們便捕捉到了這道韻中隱藏的關鍵。
那層看似平和溫潤的“啟迪”之意,實則帶著一種不容拒絕的引導性。
如同無形的推手,試圖將生靈的心智朝著既定的方向牽引。
這種“啟迪”並非源於生靈自身的覺醒與感悟,也非自然演化的結果,而是外力強行賦予的,是一種“強行啟迪”的意味。
在玉麒麟看來,這種方式看似能讓生靈快速獲得益處。
如同讓懵懂的小妖迅速開啟靈智,讓修行瓶頸的生靈快速突破。
但本質上卻違背了天道自然的規律,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
“此道韻,雖無邪氣,甚至帶著幾分平和溫潤,看似無害。”
玉塵長老緩緩開口,聲音清冽如冰雪撞擊,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但其核心,卻是‘強行啟迪’之意,這與我族堅守的天道自然之道,背道而馳。”
它將雕像輕輕放在石案上,目光掃過在場的其他玉麒麟,繼續說道:
“萬物生長,各有其時;生靈修行,各有機緣。”
“一株靈草,需曆經歲月沉澱,才能汲取足夠的靈氣開花結果;一隻小妖,需曆經無數磨礪,才能慢慢開啟靈智,踏上修行之路。”
“這是自然的節律,是天道的法則,不可輕易違背。”
“而這雕像的道韻,卻試圖跳過這些必要的過程,強行點化生靈,引導其信仰。”
另一位玉麒麟補充道,它的眼眸中帶著一絲鄙夷與警惕,
“這種方式,如同將尚未成熟的果實強行摘下,看似得到了結果,卻失去了果實本應有的甘甜與營養;如同讓尚未學會走路的幼崽強行奔跑,看似達成了目標,卻可能損傷其根基。”
“短期來看,或許能帶來些許益處,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破壞生靈自身的成長軌跡,導致其心性浮躁、根基不穩,甚至可能讓其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淪為信仰的傀儡。”
妖族的修行之路本就充滿了艱難與挑戰,每一次突破、每一次覺醒,都是生靈自身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其中的磨礪與沉澱,是構成生靈心性與實力的重要部分。
而龜太郎雕像的“強行啟迪”,恰恰跳過了這些關鍵環節,看似是捷徑,實則是隱患。
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一旦大規模傳播,可能會破壞妖族固有的平衡與純粹。
原本各有特色、各循其道的妖族族群,可能會在這種統一的“啟迪”下,逐漸失去自身的特質,變得同質化;
原本自然演化的修行秩序,可能會被這種外力幹預打破,引發族群間的失衡與衝突。
“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絕不可縱容。”
玉塵長老語氣堅決地說道,
“它不僅會損傷單個生靈的根基,更可能破壞整個妖族固有的平衡與純粹,讓萬妖棲嶽山脈陷入無序與混亂。”
“我們玉麒麟一族,以守護純粹、堅守自然為己任,絕不能讓這種違背天道的物品,汙染我們的神聖領地,更不能讓其在妖族中肆意蔓延。”
經過一番商議,玉麒麟一族達成了共識,它們的態度與墨麒麟類似。
都帶著深刻的審視與警惕,但更側重於對天道自然與妖族純粹性的堅守。
它們並未主張徹底焚毀或全麵收繳雕像。
畢竟雕像本身並無邪祟之氣,且墨麒麟長老已有“暫不幹涉”的指令,而是主張采取嚴格的限製措施。
玉麒麟一族隨即頒布了規定:
嚴禁龜太郎小雕像進入麒麟族核心領地,任何試圖攜帶雕像靠近核心區域的生靈,都將被視為對神聖領地的褻瀆,遭到玉麒麟的嚴厲驅逐;
在麒麟族的外圍領地,雖不禁止雕像的存在,但需嚴格管控其流通範圍,禁止任何族群或個體刻意推廣、傳播雕像,一旦發現有大規模聚集信仰、強行引導他人接納雕像的行為,便立即予以製止;
同時,玉麒麟們會持續關注雕像對妖族生靈的影響,一旦發現有生靈因“強行啟迪”而出現心性紊亂、根基受損的情況,便會出手幹預,滌蕩其體內被引導的道韻,助其恢複自然成長的軌跡。
玉麒麟們將規定傳遞給其他麒麟分支後,便開始在核心領地邊界布置起聖潔的屏障,屏障散發著純淨的靈光。
任何帶有“強行啟迪”道韻的雕像,都無法穿透屏障進入核心區域。
玉麒麟一族的態度,為這場關於異道信仰的風波,增添了一層關於天道自然的哲思。
它們與墨麒麟的警惕、金麒麟的排斥、木麒麟的探索、水麒麟的包容、火麒麟的剛烈、土麒麟的淡然相互交織,構成了麒麟族對龜太郎雕像的複雜應對體係。
而那尊小小的木質雕像,依舊在萬妖棲嶽山脈中流轉。
它所引發的爭議與博弈,也在不斷升級,朝著更為深遠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