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棉花的奇妙旅行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A+A-


    “紡織作坊?”
    李世民微驚,雖說從百騎司中,他很清楚北山縣紡織作坊裏的‘神器’名叫三錠腳踏紡車,甚至圖也大致的擺放在了自己的案桌上。
    但,他終是沒有命人複刻,所以說,對於紡織作坊裏的三錠腳踏紡車,他同樣心中仍是好奇的厲害。
    畢竟百騎司隻是帶來了大致的消息,具體如何,當還是要看一看內裏的真實場景才能徹底清楚。
    而房玄齡,魏征,秦瓊,程咬金等人對於紡織作坊,更是什麽都不清楚,他們所掌握的消息,遠是要比李世民少的多。
    就算左武衛,右武衛最近在北山訓練,也從未聽說過多少關於紡織作坊的傳言。
    可以說,北山紡織作坊,已是整個長安最好奇的地方了。
    誰不想看一看,原本誰都不看好的一方,卻在這麽短的時間裏,一舉逆轉不說,還把東宮的曲江坊紡織作坊給壓的喘不過來氣。
    大年初一前,從北山縣拉走的三萬件棉衣棉服,讓北山縣紡織作坊的名字,可以說是傳遍了整個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並且這個冬天,人人盡是以能穿上北山縣出品的棉衣棉服而為榮。
    至於曲江坊?
    那裏幾乎都已是被百姓們遺忘。
    一直沒有說話的房玄齡,這個時候,笑著輕輕開口打趣道:“太嶽,這北山縣紡織作坊如此珍貴的地方,我們進去,好麽?”
    “要不等到比試結束後,我們再進去瞧瞧也不遲。”
    張楚一拍胸脯,此刻,他也沒有再藏著掖著,直接道:“房公,難道你們不覺得,勝負已分了嗎?”
    “上元節前,其餘的三萬件棉衣棉服,便會全部發售。”
    “如此,分給我們北山縣的棉花,則全都消耗完了,陛下,畢竟這棉花不是沒有數的,既然雙方原料數量差不多,自然,在能全部消耗完的前提下,自然是誰先製作完成並且出售完成,誰為先?”
    “對也不對?”
    張楚望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知道,這是張楚在向自己要一個準話。
    而這個時候了,李世民其實對於東宮那邊,也已是沒有多少耐心。
    百騎司能收到紡織作坊的情報,自然,曲江坊那邊的情況也瞞不過他。
    就算是他心底,還有那麽幾分偏向,可在眼前已一目了然的情況下,孰強孰弱,全天下人心裏都已清楚。
    毫無疑問,北山紡織作坊對於棉紡織,對於天下百姓和萬千將士的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
    這個時候,李世民何嚐不知道張楚的一番良苦?若是真的把這件事交給了東宮,就東宮目前如此急切的行事風格,對剛剛起步的棉紡織而言,幾乎就是個災難。
    “自然是這個道理。”李世民直接頷首。
    “嗬·······既然太嶽都這麽說了,那,咱們就趁著這個機會,瞧瞧?”
    “朕的眼睛,還有孫神仙,太上皇,諸公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如果北山紡織作坊真的有讓我等眼前一亮的技藝或者法子,朕直接宣布這一次比試,你們北山縣勝出!”
    李世民沉聲道。
    “陛下,請!”
    “諸公,請!”
    張楚快步往前走了兩步,在前引路。
    眾人隨之。
    “沒想到,今日還能看一看這大名鼎鼎的北山縣紡織作坊!”魏征雙手抄著袖子,笑道:“這棉衣棉服,著實好用,老夫穿在身上,都感覺輕巧而又暖和了很多。”
    “誰能想到,那輕飄飄的白疊子,竟有一日,還能發揮出這般作用!”
    魏征感慨。
    “誰說不是啊!太嶽,前麵那個作坊,便就是紡織作坊吧。”
    “說實話,若不是親眼看到,真的是不敢相信,就這麽大的一個作坊裏,竟能這麽快便供應三萬套棉衣棉服,這可是能供應一衛數量的啊!”
    秦瓊指了指前麵孤零零平地而拔起的紡織作坊,驚歎道。
    “可惜老夫當時不在立政殿!不然,老夫定該讓北山縣負責軍用。”程咬金搓了搓老臉,北山的風,著實是很難頂,沒有馬車,他們走在路上,隻覺得自己都要飛起來了。
    身上的衣袍鼓動的厲害不說,那風,瘋狂的朝著他們的袖口中倒灌。
    說實話,若是普通百姓,真的很難頂住這般寒意。
    “你是不知道,嗣昌這段時間沒少給老夫吐苦水,說是曲江坊那邊的棉衣棉服若是再不供應,手底下的將士們真的是快壓不住了。”程咬金眯了下眼眸,笑道。
    “哎········沒法子,這天太冷了。”房玄齡搖了搖頭:“再加上春節,還有快要到了的上元節,每逢這個時候,城中巡邏的隊數,次數,都要比平日多很多,幾乎所有將士都不能得閑休息,多些埋怨聲,也正常。”
    眾人說著話,議論著,紡織作坊愈發近了。
    “好小子,這麽多毛氈·······這作坊內,倒是不冷。”李淵扶了扶鏡框,仔細打量著眼前的紡織作坊,笑道。
    “這麽冷的天做工,熱些也比凍著強,更何況紡織需要手指的配合,這手指萬萬不能僵硬了,不然出不來好棉。”張楚輕吸了口氣,再走快兩步,拉開了厚重的門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程處默,秦懷道四人,急忙跟上,一邊兩個,好讓李世民他們不需要低頭便能走進去。
    眾人還都沒有走進去,便能感受到裏麵湧出來的熱浪。
    “好家夥!”
    “怪不得織工們願意春節也加工,這裏,可比被窩都要暖和。”
    程咬金嘖嘖稱奇。
    而當眾人全都走進去,望著眼前忙碌的,繁雜的,卻隱隱的也能感覺到有條不紊的浩大場麵,著實是都忍不住輕輕吸了口氣。
    小兩千人,所有注意力都專注在自己手中的工作上。
    就連他們進來,都沒有引起多少雜亂。
    而就這麽一幕,便讓眾人看的津津有味。
    當他們看了好一陣子後,也愈發的從中品味出一些其他的琢磨來。
    從棉花到棉衣棉服,其過程,似乎是被分成了無數個細節。
    紡織成紗的工匠,絕對不會去幹淘紗,織布,整理·········這些環節的活。
    她們眼中,似乎隻有自己手中的織車,而當棉紗紡織出來後,便會被送到下一批織工中,這一批織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後,這棉紗則是重新換了個新的形態,送到了下一個環節·······
    就如同流水,潺潺不斷,經久不息·······
    最後,這棉花經過不知多少道環節,從最初的棉花,就變成了嶄新的棉衣棉服!
    這就好似棉花進行了一場奇妙的旅行一樣。
    喜歡大唐十萬裏請大家收藏:()大唐十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