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平衡!左仆射和青海刺史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張楚和玄空並肩走到慈恩寺的後門處。
“有什麽事,等鐵牛閑下來了,咱們好好說一說,現在麽,時間尚早,回去休息吧。”
張楚再打了個哈欠。
“公子,好夢。”玄空衝張楚雙手合十,微微欠身。
張楚愣了下,瞅著玄空,輕輕頷首:“你也晚安。”
說罷,張楚便悠閑哼著小曲,邁步走向了秦川府。
月光下,玄空的腦袋就像是一個超大的電燈泡,他瞧著那道身影,緩緩走出了月光,嘴角露出輕笑,撓了撓腦袋,轉身入了木門。
長安很靜。
就好似在孕育著春天一般。
所有長安百姓都開始積攢力氣,等待著春忙的到來。
李世民走進立政殿的時候,眼眸中,仍還是濃濃的思索之意。
長孫皇後一直沒睡,見到李世民來了,趕忙迎上去,扶著坐於案桌旁,把早就準備好的蓮子羹,滿滿一大碗,盛給了李世民。
“陛下,今日怎的這麽晚?”長孫皇後用勺子輕輕攪動著,蓮子的香氣,緩緩彌漫。
李世民吐了口氣:“今夜,朕著實是長見識了。”
“觀音婢,把輿圖拿來。”
李世民吩咐。
長孫皇後立馬吩咐下去,很快,一個巨大的屏風被宮女抬了過來。
把屏風徹底展開,便是一塊完整的天下堪輿圖了。
李世民攥著一盞燈,起身,直接放在了西域的位置上。
嶄新的青海城和悠久的涼州城,似是在瑤瑤呼應著。
他又看了看長安的位置。
而後,燭火再往上移動。
那是吐蕃,那是西域,偌大的空白,好似能承裝下整個大唐。
大唐之外的世界,還有很大,李世民作為帝王,自然清楚這一點,但,同樣的,毫無疑問的,當邏些城和龜茲城,再加上長安這個巨大的三角形,所容納的地方和輻射的地區·······
更是遠遠大於中原!
望著手中自己連起來的兩個三角,李世民的眼前,好像都已經看到了那密密麻麻的財富,全都朝著長安洶湧般的衝來。
“神了!”
“神了!”
“真的是神了!”
“這般構思,這般遐想,若是真的能夠成功,我大唐之盛,真正的將遠超曆朝曆代,我大唐之業,也誰能與之比肩?”
李世民呢喃著。
可這聲音,長孫皇後卻能從中聽出來歇斯底裏的感覺。
長孫皇後垂首,她知道陛下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她要做的,便是陪著就好。
這一夜,李世民在地圖前,站到了天亮。
“陛下,時辰差不多了,該上朝了。”
長孫皇後輕輕朝再次前來稟報的左丘壓了壓手,示意自己明白了,便低聲附耳於李世民耳畔,小聲道。
“朕知道了。”
李世民深吸口氣,直接伸開了雙臂。
立馬有宮女上來,更換了龍袍,戴上了冕旒冠。
“陛下,要不要先吃些東西?”長孫皇後心疼道。
李世民搖了搖頭,步伐不再停留:“左丘,把吏部尚書的折子,拿給朕。”
左丘領命,立馬衝向了甘露殿。
太極殿中。
百官整齊,氣氛肅穆。
李靖站在武將之中,讓不少人頻頻注目,顯然,對於這位手握大權的兵部尚書而言,近乎一個冬天沒有露麵,今日突然站到了朝堂上,心裏都在猜測,是不是有什麽事要發生了。
不過,李靖對於這些或飽含深意,或滿是疑惑,或深感可惜的目光,絲毫沒有任何反應,從始至終,便一直是垂著眼眸,閉目養神罷了。
程咬金,秦瓊,尉遲敬德他們倒是一個比一個開心。
有李靖在,他們身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很多。
不像是前些次,李靖不在,文官集團的頻頻傾軋,讓他們說不出來個一二三,不少落於下風,難以招架。
而隻要李靖在,就算不說話,似乎隻要這裏站著,就可如定海神針一樣。
伴隨著左丘嘹亮的聲音,百官躬身,齊齊高喝,李世民一步步走到了案桌之後,目光掃過堂下諸公,手指扣了扣膝蓋,便開口,笑道:“剛才朕來的時候,突然發現,立政殿前麵的迎春花的葉子,已開始泛青了。”
“西海都護府的事,已塵埃落定,去年西征一戰,有功將士的賞賜,也都差不多全都落實。”
“諸公,辛苦了。”
李世民仍舊很有精神。
就算昨夜一夜沒睡,可說話的時候,仍是中氣十足,甚至比平日,還都要洪亮。
老話說得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此刻,李世民便是這樣的狀態。
左仆射這個空懸已久的位置,終於迎來了最合適的人選,東征高句麗之大業,頻頻在最關鍵的節點得到突破,更何況於安定西域之計策,也有張楚為之設計的大小三角!
可以說他心裏最重的兩個擔子,都在不急不緩,並且平穩往前的推行著,這讓李世民如何不舒坦?
“陛下殫精竭慮,提綱挈領,臣等不過完成分內之事罷了。”
“陛下辛苦。”
長孫無忌躬身。
“陛下辛苦!”
眾臣齊聲喝道。
這話,便是武將一側,也都是洪亮無比,震徹太極殿。
“不說這些有的沒的。”李世民隨意揮了揮手:“不過,大小之事雖然塵埃落定,但,還有兩個位置,讓朕,思量頗久,一直搖擺不定,但,朕也甚至,必須要趕緊把這兩個位置安定,方能真正的讓朝堂穩健。”
“一個尚書左仆射,一個青海城刺史。”
“不論是哪一個,都是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不可謂不慎重啊。”
當李世民聲音落下。
太極殿中,一片寂靜。
無數目光,皆落於了李世民身上。
毫無疑問,滿朝文武但凡能在這兩個位置上說上話的,試問,誰沒有自己的小心思?試問,誰沒有自己背後深遠的家族影響?
所有人都緊盯著李世民。
李世民坦然自若。
手裏,拿起了一個折子。
“先說說青海城刺史一位吧,西海都護乍一建立,最關鍵之點,便就在青海城,可以說,青海城經營好了,那麽咱們的西海都護府,便八九不離十了,可若是青海城一塌糊塗,整個西海都護府,不用說,定也一塌糊塗!”
“更何況,西征剛剛結束,西海都護府那麽多部落,散的散,跑的跑,當然,還有不少在偷偷摸摸的抵抗我大唐。”
“那裏的吐穀渾人,黨項人,鐵勒人······更是魚目混雜。”
“稍有不慎,便會再次引爆,盡管有段誌玄鎮壓,可,既已是我大唐領土,朕要的是長治久安,而不是高壓屠殺!”
“所以,這個人·······”
李世民眯了下眼眸,一一掃過,最後,落在了長孫無忌的身上:“朕想著,讓慈州刺史長孫安業,出任青海刺史。”
話音落下,滿堂安靜。
眾人的目光閃爍間,紛紛落在了長孫無忌身上。
長孫安業是長孫無忌大力保舉的刺史人選,也是不少世族聯起手來,薦舉的選擇。
畢竟,刺史隻有一位。
世族門閥所考慮的是利益,是真正能分到自己手裏的利益,若是為了這一個位置爭的頭破血流自然不是他們想看到的。
隻要能把利益分配公允,大家都有的吃,自然,一切也都可以談。
長孫家在利益上做出了讓步,並且有長孫無忌這個吏部尚書在,刺史之位,落於長孫家,大家也都沒有意見。
可以說是各方平衡的結果。
現在陛下這麽選,他們自也沒有什麽好反對的。
“陛下聖明!”
“長孫安業出任慈州刺史五年間,慈州考核多名列前茅,人人得以安居樂業,甚至有人稱之為‘小長安’,有長孫安業前往青海城,臣等,心安!”
“臣等,心安!”
“·········”
不少公卿紛紛高呼。
長孫無忌雖沒有開口,但,他的嘴角,已是壓不住了。
“至於尚書左仆射麽········”李世民不理會下方出現的雜亂,也完全不等他們平靜下來,繼續道:“兵部尚書李靖,軍功輝輝,出任此位,朕心中也甚是安穩!”
而此言一出,毫無疑問,上一息還喜氣洋洋的大殿,氣氛突然凝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