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某家的鴛鴦陣,倒要看看你們怎麽破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沒錯,張楚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複刻後世大將戚繼光所創造出來的鴛鴦陣。
不然,真的讓那群小子,拚了命的去對十六衛?
就算他們滿腔熱血,還是那句話,想要在一對十六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完全就是不可能!
但,鴛鴦陣卻能很好的彌補這個缺點。
這一場比試,盡管張楚先前拒絕了李世民想要告訴他些內情的事,但,張楚心裏多少是有些數的。
不論怎麽看,這一場比試不論是陛下,還是說李公,亦或者十六衛,他們所追求的都是盡可能的對護農衛公平。
就這一條,便能從中窺得幾絲比試的情況。
隻要有足夠的空間,便就有鴛鴦陣所發揮的餘地。
而鴛鴦陣最擅長的便是以少勝多。
戚家軍九戰九捷,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寧海之戰。
這是被後世老人講爛了的故事,所以張楚記憶深刻,當時,倭寇在浙江沿海一帶肆虐。
戚繼光奉命率領戚家軍前往平定阻攔。
於寧海附近,戚家軍遭遇了約兩萬名倭寇的圍攻,而當時,戚繼光手中隻有三千人罷了。
對於如此懸殊的敵我力量,戚家軍所采用的鴛鴦陣大放異彩,結果便是在這場戰鬥中,明軍不過隻有一人戰死。
而倭寇則死傷千餘人!
這樣的戰績,說實話,講出去他人恐怕都不敢相信,而這也是為何戚家軍能有如此名聲的道理所在了。
而鴛鴦陣的核心,便在於一個名叫狼筅的長兵器。
狼筅便是以南方多見的毛竹製作而成的,以大毛竹的上截和連旁的附枝為主體。
並且在主幹和一些比較粗壯的分枝上捆綁上箭頭,一進一出間,可死死壓製住敵人。
盡管鴛鴦陣的陣法特點,是所謂的‘長短兵器的結合’和‘冷兵器與火器的結合’。
但,張楚自信,不需要有火器,也能用來應付這一場比試了。
這種以十二人為一作戰的基本單位陣形,簡直就是為護農衛量身打造出來的,就算沒有火槍手,張楚相信,十六衛起碼一時半會也破不開鴛鴦陣的防守。
長短兵器互助結合,相互連接,相互產生羈絆,完全可以隨地形和戰鬥需要而不斷變化。
而且,這一場比試,張楚推算,允許使用戰馬的幾率很低,不然,十六衛組合起來的騎兵聯盟,對於單薄的護農衛而言,幾乎就是一邊倒的屠殺。
張楚思來想去,最後應也是落腳於步兵戰上,甚至弓箭弓弩這些兵刃,都會限製,不讓使用。
如此,步兵戰上,估計十六衛多是持刀的步卒,槍兵他們都不會安排太多。
槍這東西,終究還是適合在戰馬上運用的,步戰,大唐軍隊最喜歡的還是用刀!
軍中也多是訓練軍中刀法,殺傷大不說,運用起來也靈巧多變,並且很容易便訓練成形,然後再配上一個小盾牌,就能發揮出不俗的戰鬥力。
而說來,還真巧了,大唐雖說現在流行的短刀兵器,和成熟的唐刀還有些差別,但差別已經不大了。
戚家軍所對付的倭國,他們的兵刃俗稱為倭島,正是脫胎於唐刀,用鴛鴦陣來對付十六衛,可以說是祖宗打孫子,保準一打一個不吱聲。
想到這裏,張楚眼前似乎都已經浮現出程公,秦公,尉遲公這些十六衛大將軍如同豬肝色的神情了。
“嘶·······”
小貓兒眉頭緊蹙,對於自家侯爺的奇怪要求,感到些許不解,但,他沒有問為什麽,而是直接思索起來侯爺所需要的竹子何處可尋得。
“侯爺,咱們所種植的竹子,恐怕不好滿足你的要求。”
“不過,給小的些許時間,秦川之中,應該存在。”
“咱們這裏的竹子,別看看上去普通,可也是經過培養的,從好多竹子的品種裏,挑選出來最容易生長,最容易蔓延的種類,而那些,光吃不長的品種,都被剔除出去了。”
“但,這秦嶺中,肯定是有的。之前進山挑選竹子,我都見到些,很多竹子的根部都已發黑了,顯然年頭已久,敲擊起來,更是棒棒響,但並不算粗壯,可每一根,差不多都有四五年的年歲,甚至七八年的老竹子。”
“嘿,對於這些竹子,大家都嫌棄的很,不僅砍起來麻煩,就算是送到造紙作坊裏,也得被裏麵的工人罵俺們不長眼。”
“普通的竹子,簡簡單單就能打碎,可這竹子,就算是把胳膊打疼了,也達不到造紙的要求。”
小貓兒沉默了片刻,立馬給出了一個比較確切的答案。
張楚目光一亮。
“好!”
“小貓兒,去尋十根這樣的竹子來,記住,隻需從根部砍斷就是了,其餘的枝丫不要動。”
“等拉來了,侯爺我重重有賞!”
張楚沉聲道。
他心裏則是盤算著,護農衛隻有五十人,這比試的人數應該也就是控製在五十人。
而鴛鴦陣,正好一隊差不多也是十人!
張楚掰了掰手指,心裏算了算。
最前隊長,次便是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再後年二人,則是為狼筅手,執狼筅,接著就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
成熟的鴛鴦陣,後麵還會有兩個兩個手持“鏜鈀”的士兵,他們擔任警戒、支援,最後則還有一個火槍手。
一共十二人。
不過,自己的鴛鴦陣,到長槍手,也就是一隊九人便足夠應付了。
九人一隊,五十人的護農衛,可以組建出來完整的五隊!
望著小貓兒急匆匆帶著熟練的砍伐工衝向秦嶺的背影,張楚笑了,雙手抄在袖子裏,眯了下雙眸:“某家倒是要瞧瞧,你們這八百人,能不能破某家的鴛鴦陣!”
張楚自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