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639 加入書籤
12月12日,瀟湘省委辦公廳第七會議室,門緊閉。
趙建國坐在首位,眉頭微蹙,手中翻著一份封麵寫著《設立製度推進辦公室初步建議》的文件。
文件頁數不多,卻字字千鈞。
許宏誌站在桌側匯報:“趙書記,單靠組織係統已經無法高效推進製度複製,我們建議由省委直接設立製度推進辦,作為專責協調、統籌、督導與反饋的專屬平台。”
“建議您親任主任,由我擔任執行秘書,組織、紀檢、政研三條線各派常駐人員。”
趙建國合上文件,語氣平靜卻壓得人透不過氣:
“製度是政治任務,不是調研課題。”
“推進辦設立可以,但必須幹事——不是換個殼繼續空轉。”
他轉頭看向會議室另一側:
“從明年起,三地試點必須納入日調度、月通報、季評估機製,誰慢、誰躲、誰假裝配合,一律通報。”
“明年開春,我親自下去查。”
製度推進,進入“書記親抓”階段。
與此同時,星城市政府綜合調度中心。
李一凡盯著大屏幕上的一張地圖,沉默不語。
這是一張完整的“星城市三線戰略路徑圖”:
? 科技主線:中微、京東方、長鑫存儲、湘亞腦科中心、南大光電等組成核心集群,形成從材料、設計、工藝、設備到終端應用的完整閉環;
? 金融主線:興泰集團、凡星投資、市金融辦、三大銀行星城支行聯合打造資本對接係統;
? 產業主線:以芯穀、雲灣、高新片區為核心,構建產業基金直投平台、配套政策機製與落地服務窗口。
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場政經體係深度整合的豪賭。
“書記,金融管理局已經完成調整。”
趙斌遞上人事通報:
“李峰已正式調任市委金融改革辦公室副主任,掛副廳級,非實權崗。”
“興泰集團原戰略風控部負責人徐思源接任市金融管理局局長。”
李一凡接過通報,隻輕輕點頭。
徐思源,36歲,金融專業出身,曾在央行研究局掛職兩年,對地方金融風險控製極為敏銳,擅長製度化設計與結構化監管,是李一凡親自從興泰係統中挑選出來的。
“通知他下午來一趟,我要定金融方向。”
同日下午,星城市金融係統工作推進會召開。
會議不設媒體,隻請來市級各金融條線負責人,及四大銀行星城分行行長。
李一凡親自主持。
會議伊始,他就拋出重磅三條:
1. 啟動星城市科技金融支持計劃2.0版,由金融管理局統籌,設立專項債務通道,用於支持中微、長鑫等戰略企業在設備擴產、供應鏈延伸、人才引進方麵的融資需求;
2. 組建“興泰—凡星—中銀科技基金聯合體”,首期基金規模達500億,重點投向量子計算、芯片製程材料、工業智能硬件;
3. 確立“金融準入綠色名單”製度,對進入星城市重點產業鏈的企業實行融資優先審批、稅務先審後報、人才落戶綠通機製。
這三項政策,不是空頭支票,而是實打實把金融係統當成產業基建的一部分去用。
徐思源在會上首次亮相,態度謙遜但立場鮮明:
“我們不再做金融監管的裁判員,而是發展戰略的推進者。”
“下月起,星城市金融管理局將設立‘科技融資服務一體窗口’,同步評估企業融資合理性與政府引導性。”
這話一出,現場各行分行行長紛紛點頭——他們看得出,徐思源是帶著新任務來的,是新政的執行者。
但更關鍵的是,會議末尾李一凡親自強調:
“我們現在不是缺資金,而是缺協調、缺效率、缺擔當。”
“要讓金融係統成為解決問題的通道,而不是層層上報的障礙。”
“徐思源,如果你在崗三個月,融資通道還堵著,我親自換人。”
這句冷語,讓在場所有人心中一震。
李一凡不再講情麵——他要的是結果,是速度,是製度轉化為生產力的真實落地。
金融係統一動,產業係統也跟著加速。
丁旭正式接任財政局局長後,第一時間將星城市“產業引導基金體係”做出調整:
? 建立高精尖專項支持基金對標深圳科技園);
? 擬定“專項產業紅黃牌製度”,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項目實行問責機製;
? 聯動發改、商務、科技口,實行“項目閉環督辦”機製。
而這一切變化的最大底氣,來自李一凡此前推動的財政係統調整。
財政、金融、產業三線合一,意味著星城市真正實現了資源調度能力的全局統一。
省委辦公廳收到星城匯報材料。
趙建國看完之後,沉默良久,隻說了一句:
“星城,已經從製度樣板,走成了發展樣板。”
“其他市,還有時間跟上。”
當晚,李一凡獨自站在市府辦公樓西側觀景平台。
夜色之下,南灣片區燈火通明,三條產業走廊早已燈光連線,一眼望去猶如星辰鋪路。
他輕聲自語:
“製度,是為了讓人可替代。”
“但發展,永遠要靠人去扛。”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