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436 加入書籤
瀟湘省發改委調度平台上,一份名為《並軌試點工作一季度執行反饋》的專項報告,在深夜送抵省委辦公廳。
報告通篇用詞克製,但幾個關鍵詞,格外刺眼:
“選擇性落實”“延遲對接”“責任掛名但不主責”……
報告末尾,附有清單——共列出三市八區十七名幹部,涉及財政、組織、人事、項目對接等多個環節。
他們的共同點隻有一個:
“改革文件下發後,表麵積極配合,實則按兵不動。”
趙建國翻閱到一半,已經將鋼筆蓋緊。
片刻後,他隻留下短短三句批示:
“啟動責任倒查機製。”
“專項組即日進駐。”
“改革不可流於形式,幹部更不可兩麵三刀。”
第二天,省委辦公廳聯合組織部、紀檢委、製度推進辦,發布專項行動通知:
“針對已明確責任項目但未出現實質性進展的地市與責任人,全麵開展倒查追責。”
“凡在一季度通報中被列入‘掛名幹部’、‘執行遲緩單位’,必須在三日內提交自查說明。”
“專項督導組將下沉抽查,並同步公布通報進展。”
全省官場瞬時震動。
這次,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動真格。
—
嶽西市鍾山縣,組織部長辦公室內,電話此起彼伏。
三名責任幹部“緊急請假”,一人“正在出差”,另有兩人表示“需要時間準備材料”。
組織部長臉色鐵青:“誰在打掩護,我親自寫檢討。”
書記直接拍板:“這批人全部列入暫停考察名單,政績評估降檔處理。”
—
星城市率先響應。
李一凡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提出三項硬性要求:
1. 凡屬列入倒查名單人員,暫停一切評先評優、晉升程序;
2. 平台公司必須出具實際配合說明,否則相關幹部納入“協查”對象;
3. 啟動市內“倒查專項清洗行動”,由紀委書記陳國威親自牽頭。
趙斌補充:“書記,這樣推下去,星城就是打響了第二輪改革保衛戰。”
李一凡望著名單,語氣冷靜:
“改革就是打仗。”
“第一仗是換血,第二仗是清雜。”
—
而這場“清雜”,來的比想象更猛烈。
衡洲市某重點工業園區項目小組,被專項組現場查出“掛名幹部”五人:
? 有人列名為協調員,實則半年未參與會議;
? 有人長期以“文書工作”為由,拒絕擔責;
? 更有甚者,將責任轉嫁至平台公司,私下留痕“規避風險”。
專項組組長賀一舟當場發問:
“你是否知曉你名下項目已連續三個月無實質性進展?”
那名副縣級幹部訥訥答:“我……我隻是配合,不是主責……”
賀一舟冷冷一句:
“你的名字寫在了主責欄裏。”
“你現在不是來配合我們,是來交代的。”
當天下午,該幹部被緊急停職,組織部下發紀律調查通知。
—
隨著首批責任倒查問責通報公開,輿論震動。
在內部工作網係統裏,第一條留言被高讚:
“改革,不是用來表態的,是用來流汗的。”
—
而在昌州市,一場由市委書記親自主持的“倒查整改專題會議”正在召開。
書記開門見山:
“有人以為,改革到了這個階段就可以躲一躲、混一混。”
“但你們錯了。”
“省委現在是要真動刀的,不幹事的走,動手腳的查。”
組織部長點頭:“下一步,我們準備將‘假改革表現’納入幹部誠信檔案係統,終身記錄。”
—
李一凡此刻正在星城市“並軌試點聯合調度指揮室”。
牆上大屏上,動態顯示著各個項目的節點推進情況。
趙斌正在匯報:“書記,目前係統自動篩查機製已經上線,凡屬責任人節點連續延期兩次以上,平台將自動預警。”
“我們已建立‘紅線警報檔’,同步抄送紀委與組織部。”
李一凡點頭:
“改革不是不允許出問題,但必須有回應、有動作。”
“我們不怕進度慢,就怕幹部躺平。”
隨後,他提出新要求:
“責任倒查機製要常態化。”
“不能等媒體曝光、不能等省委施壓,更不能等問題變大。”
“隻要出現苗頭,必須溯源倒查。”
趙斌當場記下:“明白。”
—
幾天後,省委辦公廳發布《責任倒查機製試點報告第一期)》。
報告中顯示:
? 已啟動責任倒查地市共6個;
? 查實幹部“掛名不幹事”行為23起;
? 已作出處理決定13人,另有6人轉入問責程序。
趙建國在文件上批示:
“幹部不是觀眾,更不是演員。”
“幹事是本分,不幹事就是失職。”
“必須查,必須懲,必須換。”
—
李一凡深夜回到市委大樓,站在五樓落地窗前,看著對麵工地的燈火連片。
他知道,這不是第一輪,也不會是最後一輪清理。
製度不是靠文件穩住的,而是靠一次次動真格、一輪輪強執行打出來的。
他緩聲低語:
“改革從來不是‘設計出來’的。”
“而是‘鬥爭出來’的。”
“現在該做的,是收尾,也是定型。”
喜歡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重生歸來:我誓登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