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字數:3915   加入書籤

A+A-


    天氣 晴 心情 心急如焚
    毫無征兆蝗災來,
    急調軍糧去賑災。
    成都府路買來糧,
    勉勉強強過了關。
    白鹿出發了,我的後院這幾日也安靜了許多。安靜的讓我覺得失去了活力,好在有戴壽武這個小家夥。
    這天我正在陪著戴壽武蕩秋千,隨侍太監急匆匆的趕來稟報“陛下,劉丞相和幾個尚書在殿外求見,似乎發生了不得的大事。”
    了不得的大事?我心裏盤算著:我軍現在兵鋒正盛,應該不會是有那個不長眼的這時候來大舉入侵吧?如果不是兵事那會是何事呢?
    我來到大殿,劉文海等人已經等候我多時了。從他們的表情上我能看出來,這件了不得的大事不是件好事。
    “陛下,瀘州府傳來消息,南宋潼川府路發生了大範圍的蝗災,現在已經到建昌府了。”俞法晨見我來了,立馬稟告。
    蝗災?怎麽之前沒有一點的征兆啊。
    “情況如何?今年秋收還能保住自家的飯碗嗎?倉庫存糧還有多少?”我一連三問,心裏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陛下,最慢三天,蝗災就會蔓延到蘭溪郡。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損失;倉庫裏的存糧夠我國支撐到來年秋收了,隻是這中間我國不能有動亂了,能調用的糧食都是軍糧。”劉文海回答了我這三個問題。
    “能有什麽補救措施嗎?沒受災的地方可以搶收稻穀嗎?”我繼續問道。
    沉默,大殿裏一片沉默。
    我大概也知道了他們的意思,“劉丞相,救災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你負責了。法晨你盡力配合啊。能少餓死一個就少餓死一個。”眾人領旨後也都退了下去。
    翌日,我領著俞家兵和十幾個禦林軍,一路向北來到了蘭溪郡與會川府交界之處。
    看到一片充滿了生機的田野,原本應該開心的我,心裏卻隱隱的有些擔憂。
    一陣微風吹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除了聽到了樹葉沙沙的聲音外,還聽到了一種似有似無的聲音。這種似有似無的聲音莫名透著股難以言喻的不安。
    “陛下上雲了。”俞家兵指著會川府的方向喊道。
    是上雲了,黑壓壓的一大片烏雲壓了過來。但是那一大片烏雲移動的路線卻很是詭異。
    “是蝗蟲~”一個禦林軍大喊道。
    我再次看向不遠處湧起一片暗沉的“烏雲”,這雲竟帶著令人膽寒的生命氣息。隨著它如洶湧潮水般迅速逼近,才驚覺那是鋪天蓋地的蝗蟲,密密麻麻,仿若將整個世界都要吞噬。
    蝗蟲振翅的聲音,從最初的細微嗡鳴,轉瞬匯聚成震耳欲聾的轟鳴,恰似千軍萬馬奔騰而過,又似狂風暴雨裹挾雷霆。所到之處,天空瞬間被遮蔽,日光艱難地從縫隙中擠出幾縷,宛如末世殘照。
    這些蝗蟲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而來。落在田野間,刹那間,翠綠的莊稼被瘋狂啃噬,葉子、莖稈在它們鋒利口器的肆虐下,紛紛化為碎屑。眨眼間,原本生機勃勃的綠色海洋,淪為一片荒蕪,隻剩光禿禿的殘梗在風中瑟瑟發抖,恰似戰敗後豎起的白旗。
    農人們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眼神中滿是驚恐與絕望。他們揮舞著農具,聲嘶力竭地呼喊,妄圖驅趕這恐怖的蟲群,可在這遮天蔽日的災禍麵前,一切都顯得那麽無力。孩子躲在大人身後,被這駭人的場景嚇得瑟瑟發抖,哭聲在漫天蟲鳴中顯得如此微弱。
    村莊被蝗蟲層層包圍,門窗被瘋狂撞擊,發出令人心悸的聲響。牲畜們焦躁不安,在圈中瘋狂打轉,發出陣陣哀鳴。整個世界仿佛陷入了一場永無止境的噩夢,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曙光,隻被這無窮無盡的蝗蟲帶來的毀滅氣息所籠罩。
    在戰場上都無所畏懼的我,內心第一次產生了恐懼。
    我調轉馬頭一路飛奔回了大理。
    回到皇宮我立馬召見了劉文海和俞法晨兩人。見識了蝗蟲的威力,我不確信劉文海說的:我們的糧食能吃到來年秋收。
    我見到他們就隻下達了一個命令:向南宋的成都府路和廣南西路購糧。受災的地方,有必要時奏報朝廷可開倉放糧。同時,各地城防軍務必保證當地治安穩定。
    三天後,蘭溪郡就斷糧了。俞法晨火速批複了開倉放糧的請求,林墨也派兵火急火燎的向求援的地區運送糧草。
    我把政務交給了劉文海和戴壽寧,自己和俞家兵便微服出巡視察救災情況了。
    蘭溪郡的某一個小縣城。天邊剛泛起魚肚白,災民們便從四麵八方湧來。他們衣衫襤褸,腳步踉蹌,眼神中透著對食物的極度渴望。隨便一打聽就知道了這些災民中還有潼川府路過來的。
    城門緩緩打開,嘎吱作響,像是在訴說著這場賑濟的沉重。負責放糧的官員身著官服,神色凝重,大步走向臨時搭建的高台。他環顧四周,清了清嗓子,高聲宣布放糧開始。聲音在人群上空回蕩,災民們瞬間安靜下來,眼中燃起一絲希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倉門打開的那一刻,仿若時間靜止。緊接著,金黃的糧食如洶湧的瀑布般傾瀉而出,倒入巨大的木槽中。那一顆顆飽滿的米粒,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負責分糧的差役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手持長柄木勺,動作嫻熟而又小心翼翼。每一舀糧食,都承載著無數饑民的期盼。差役們將糧食精準地倒入災民們遞來的破舊碗盆中,還不時叮囑:“省著點吃,往後的日子還長。”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雙手顫抖著捧著碗,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他嘴唇蠕動,卻因激動說不出話來,隻能對著官員和差役們不停作揖。在他身後,一個瘦弱的孩子緊緊盯著碗裏的糧食,眼神中流露出對食物的本能渴望,幹裂的嘴唇微微開合,似乎在吞咽著口水。
    不遠處,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原本萎靡不振的幾人。此刻,他們接過糧食,眼中重新煥發出光彩,互相打氣,商量著如何利用這些糧食度過難關,重建生活。
    現場雖人頭攢動,卻秩序井然。官員和差役們時刻留意著現場情況,確保每一個饑民都能得到公平的救濟。偶爾有不小心灑落的米粒,立刻會有饑民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撿起,珍惜得如同撿到稀世珍寶。
    隨著時間的推移,糧食源源不斷地發放到饑民手中。原本絕望的氣氛逐漸被一絲生機所取代。
    這還隻是蘭溪郡,其他地方就不知道是什麽情況了。
    我敏銳的發現放糧官員眼中的無奈,看來救濟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今天過完了,明天又是一個未知。
    俞家兵把朝廷的密信遞給了我,我打開一看心裏稍微的放鬆了一些。
    分發到各地救災的第二批糧食已經都起運了,外出購糧不是很順利,但是吳其平也從牙縫中擠出了一千擔運往了廬州府。
    看來關鍵時候自己的徒弟還是念舊情啊。
    三個月後,劉文海上書稱,這次蝗災算是平穩渡過了。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