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字數:4020 加入書籤
天氣 大風 心情 有些不愉快
南宋政局起波瀾,
眾人商議要改革。
取其精髓我用之,
有些糟粕去不掉。
原本以為回到了大理城能輕鬆一些,沒想到大臣們要麽紮堆一起求見,要麽就是對自己的口才十分有信心的單獨求見。
而他們來說的都和戴靈汐有關,一部份人知道我疼愛戴靈汐,以這為借口要我給戴靈汐封爵,而且一開口就是王爵;
另一部份人則是對我疼愛戴靈汐有所不滿,說戴靈汐肆意妄為,毫無女子之德,勸我好好管教,不要失了皇家的顏麵。
來的都是一些品級不算高的官員,但是這才是問題所在。這是擺明了告訴我現在有人拿戴靈汐做幌子想要換太子,或者真的就是要為了我大理國出一個女皇帝。
我把幾個兒女都叫到了一起吃了個飯。平時有說有笑戴壽寧和戴靈汐這次竟然出奇的沉默不語,更加反常的是平時不怎麽說話的戴壽昶今天卻顯得特別的活躍。
“靈汐這次立了大功,要父皇賞你什麽啊?”我眼神溫柔的看向這個愛女。
換做以往,戴靈汐肯定就巴拉巴拉的說一大堆了。而這次戴靈汐卻是一臉委屈的說道“父皇,女兒以後不想再參與國事了。”
這句話讓在場的人包括我在內都很意外,戴壽寧一臉的不可思議,戴壽昶則是有些許的疑惑。
我不置可否轉頭看向身旁的戴壽寧問道“壽寧這次舉薦靈汐也是一件功勞,你想要什麽啊?”
戴壽寧到是沒有怎麽思考便回道“兒臣監國理應為國聚賢,這次用四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請父皇恕罪。”
我隻是微笑的點頭,我發現這頓飯已經不是家宴了。
“父皇這次,我和四妹一起南巡,很累的。但是也長了不少的見識。要不父皇賞我吧。”戴壽昶笑嗬嗬的看著我,眼睛裏全是期待。
“哦?壽昶想要什麽啊?”我好奇的看向這個平時話最少得孩子,現在我感覺就這孩子還算是變化不大。
“父皇是從國公開始做的。兒子也要從國公開始做,多辦差,多立功也當個王爺。”戴壽昶說著說著還興奮起來了,擺了一個一往無前的造型,像極了唱戲的出場亮相。
這個舉動把我給逗樂了,戴壽寧笑的相對真誠一些,而戴靈汐則是在一旁苦笑。
我盤算了一下後說道“哪有皇子隻是公爵的。這樣吧昶兒也辛苦了,就封你一個郡王。你先別高興,沒有封地。明日就下旨。”我說完後又看了看戴壽寧和戴靈汐。
“老二都提要求了,你們還不說嗎?”
兩人這次都沒有看我隻是默默的低下了頭,然後搖了搖。
這個不是家宴的家宴結束了,我回到了禦書房,在等一個消息。
酉時,隨侍太監將一封蓋有保皇司封泥的銅管遞給了我。
我拆去封泥,取出銅管中的信件。
這個信是俞家財送來的,內容是:家宴後戴靈汐隻帶了兩個護衛就出宮去了,在俞家與俞法晨聊了一個時辰後才回宮;戴壽昶出宮後哪裏都沒去,直接回了我賜給他的府邸;太子戴壽寧也是直接回的東宮,但是俞家財最後說了一句:太子近期與六部幾位侍郎走的很近,有傳聞,那幾位侍郎被同僚稱為小宰相。
我把信件放在燭火上點燃,然後隨手扔在了地上。
翌日的大朝會上除了封戴壽昶為郡王是一件大事外,俞家財的保皇司也送來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南宋那邊的密探傳回來的,宋孝宗清理完吳家的勢力後,張孝祥一人獨掌大權,推行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以用來凝聚國力。但是在地方上改革卻頻頻受阻,就在張孝祥大開殺戒後,這阻力反而越來越大了。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南宋的朝堂會已經掀起了一陣驚濤駭浪,這個浪湧拍打過來,最後誰還能站住腳就不知道了,甚至我那個便宜徒弟也不一定能站的住。
原因很簡單,南宋的治國就是皇權與士大夫共治,兩者要相互扶持,或者說有一方要能有絕對的實力壓到另一方,讓另一方乖乖聽話。
但是似乎從高宗開始,皇權和門閥之間的實力差距就一直不大,所以在吳家之前,還有幾個大家族在南宋也是舉足輕重。
自從我自願作為高宗的擋箭牌替高宗用武力把那些門閥狠狠的踩在腳下,高宗依舊在很多事情上要依靠門閥。所以,才有了吳家的崛起。
現在吳家倒了,試問那個門閥家族不想執天下牛耳,在加上張孝祥的鐵腕治政,門閥和皇權對立已經開始了。
“臣以為他國之事不足慮。太子與臣和俞法晨聯名上奏,改革十條。請陛下禦覽。”劉文海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了回來。
我向下看去,劉文海正恭敬的彎著腰雙手舉過頭頂,捧著一個奏折。
大太監一陣小碎步走了上去,接過奏折有一陣小碎步走到我跟前雙手奉上。
我打開奏折仔細的看了看內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一條,土地改革。重新丈量全國土地,按肥力、位置等分類,打破土地兼並現狀,將部分豪門大族多占土地分給無地少地農民,實行“均田製”。
第二條,稅製革新。簡化稅種,以土地、財產為主要征稅依據,推行“單一稅製”,取消雜稅。同時,根據年景好壞調整稅率,豐年稍高,災年減免。
第三條,科舉改革。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除傳統經史子集,增設算學、農學、法學、軍事學等實用科目。並定期考核官吏,將結果與升遷掛鉤。
第四條,軍事變革。提高士兵待遇與訓練標準,優化武器裝備,按地域設軍事轄區,加強邊防與地方治安。
第五條,促進商業。降低商業稅,取消關卡限製,統一度量衡,鼓勵商業行會發展,設立官營票號向商人有償提供資金。
第六條,戶籍優化。完善戶籍登記製度,打破戶籍身份限製,允許自由遷徙,定期普查人口,掌握人口動態。
第七條,普及教育。在全國廣設官學。要做到每個縣城都要有一座官學。
第八條,整頓吏治。製定嚴格官員考核與獎懲製度,嚴懲貪汙腐敗,實行官員定期輪崗。
第九條,興修水利。修建堤壩、疏通河道、開鑿運河。
第十條,文化開放。鼓勵各學派之間相互辯論取長補短,官府定期組織辯論,為國家發現人才提供新的途徑。
看完這十條後,我欣慰的看向戴壽寧、劉文海和俞法晨。這十條如果真能徹底的實施,那五年,大理國就可以說是真正的太平盛世了。
這十條雖說是參照宋朝曆次改革,但是中間很多地方都做了很細微的改動,也稱得上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好,甚好。那就依照愛卿所言,愛卿大膽的娶幹吧,朕會在你身後支持你的。”我滿懷期待的看向劉文海,聲音洪亮。
喜歡從上山到上朝請大家收藏:()從上山到上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